气爆

气爆,又称瓦斯爆炸,指可燃气体的意外爆炸,会引发火灾及其他灾害,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2014年台湾高雄气爆事故中损毁的街道

起因

气爆有可能是因为气体外泄,使得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再加上有静电放电等起火源,或因为抽烟使用打火机,因而点燃混合气体所造成。

在家居的气爆事故中,主要的爆炸性气体是用于加热或烹饪的气体燃料,如天然气甲烷丙烷丁烷等。在工业爆炸中,许多其他气体如氢气,以及气态汽油乙醇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爆炸上限及爆炸下限

可燃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是否可燃,和空气和燃料的比例有关。每一种燃料都有特定的燃料浓度范围(爆炸上限及爆炸下限),若浓度在此范围内,混合物就会燃烧。例如甲烷及气态汽油的爆炸极限分别是5-15%和1.4-7.6%[1]

场所

气爆需要可燃气体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所以气爆多半会在密闭的空间内,不过其影响可能会影响到密闭空间以外。

在工业革命后,的需要量大增,而煤矿中常伴随着甲烷,因此常有煤矿矿坑内的气爆灾变,后来因为煤的需要量减少,类似灾变已较少发现。

若考虑家居的气爆事故,较常见的是在建筑物内因为疏忽造成的爆炸,因为日用品的多样化,也有可能因为在室内处理喷雾罐时疏忽所造成[2]。或是将打火机放置在汽车内,因燃料外泄所所引发[3]

旱厕中有因为粪便尿液累积,产生化学变化,而释放可燃气体,累积后气爆的案例。  

气爆列表

以下是一些气爆的列表:

相关条目

参考数据

  1. (PDF). [2020-09-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9-30).
  2. . 关键评论网. 2018-12-18 [2019-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4) (中文).
  3. 江志雄. . 自由时报. 2017-06-25 [2019-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4) (中文(繁体)).
  4. 魏国金. . 自由时报. 2010-04-07 [2019-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4) (中文).
  5. 高雄气爆 道路复旧估12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央社,103年8月3日
  6. 札幌・平岸で爆発、饮食店など倒壊 41人が重軽伤北海道新闻 2018年12月17日
  7. . BBC News. 19 January 2019 [19 January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8).
  8. . china.cnr.cn. [202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3).
  9. . [2021-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3).
  10. .
  11. . 新华网. [2023-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4 (中文(中国大陆)).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