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思路

民主思路英语:)是一个香港中间派智库组织,2015年6月8日成立,是由前公民党成员汤家骅创办。

民主思路
Path of Democracy
召集人汤家骅
联席召集人(研究)潘学智
联席召集人(国际)龙家麟
联席召集人(内务及地区事务)黄颕灏
成立2015年6月8日
意识形态第三条道路
温和民主
政治派系中间派非建制
政治立场:愿意与中央政府沟通
香港区议会议席
1 / 470(0%)
选举委员会选委数目
2 / 1,500(0%)
官方网站
http://pathofdemocracy.hk
民主思路成立

民主思路认为民主发展需以温和的态度,与中央政府进行互信的沟通,并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大原则下,争取民主发展的最大空间[1]

愿景及宗旨

以在一国两制下「创建民主、发展善治」为目标, 希望在「推动民主人权、提高管治质素、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中港关系、以至维持可持续发展」等环节上寻求突破。民主思路欲在全面对抗的二元对立外开拓一条新的路线,为香港争取一套符合港人期望的民主制度。[2]

民主思路的目标为:

  • 凝聚社会上大多数的民主派支持者;
  • 以进取的方式,推动温和路线,在社会开拓新的政治空间;
  • 设置议题,创建有系统的论述;
  • 通过研究、对话、交互,与各持份者共同确立特区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新思维。

工作

「一国两制」指数

2017年8月开始,民主思路每半年发表「一国两制」指数,参考民意调查、国际性的人权、自由及民主指数,作为量度「一国两制」是否在香港成功实践的一个气压计;并另设「一国两制」舆情指数,从本地报章搜集1998年至今十万多篇报导,以大数据透视大众传媒对「一国两制」的感受及意见。

香港政治及行政学苑

2017年,民主思路创立香港政治及行政学苑,通过创建一个跨越界别和政治光谱的平台,并配合有系统的专业培训,逐步提升香港新一代从政者的水平。学苑和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合作,推出由不同光谱的治领袖及领域专家任教,以培训年轻人成为具质素的未来政治领袖为目标的学术课程。

与领袖共晋午餐

每月举办「与领袖共晋午餐」系列午餐演讲,邀请政府官员、驻港外交人员和其他社会领袖作演说,包括董建华陈茂波郑若骅、彭朗宁、黄远辉等,借以连系本地国际社群和向他们提供信息为目标,增加不同群组间的交流交互。

竹石台

2021年创立《竹石台》,取名自诗人郑板桥《竹石》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社区实验室

2018年成立, 成员以义务工作为主, 在活动中协助不同社区以参与式民主订立地区政策, 并参与各区民政署的地区咨询组织。

其他研究出版

  • 《2047后之愿景》 (开展中)
  • 《为香港・解忧——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建议书》
  • 《文件法及公开数据制度意见书》
  • 《民主思路就增辟发展与住宅用地之意见》
  • 《新时期香港政治文化研究报告》
  • 《民主思路意见调查2015》
  • 《活出香港──民主思路文集》

历史

2015年6月8日,在立法会表决政改方案前,汤家骅牵头成立新智库及议政平台「民主思路」。他在记者会上预告,即使政改将被否决,也希望致力在现时建制与泛民双方撕裂下,提供一条新出路给港人选择,重建泛民与中央关系,争取港人期望的一套民主制度。民主思路成员大多属中间派

汤家骅退出公民党

2015年6月18日,28名泛民主派议员,包括汤家骅,投票反对政改方案,由于33名建制派议员在表决前离场,方案被大比数否决。汤在发言时指「今天所有人都是输家」,并一度哽咽。他批评泛民没有政治智能,认为他们即使反对政改,也不应过早强硬表明否决,否则会令中央失去谈判的动力。汤亦批评负责推销政改的时任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同样欠缺政治智能,批评她及特区政府拒绝与泛民合作及沟通[3]

2015年6月22日,汤家骅宣布退出公民党及辞任议员。他指出自2009年底,开始察觉公民党所走的路线,与当日创党的理念日渐偏离。他原一直期待公民党可吸纳更多政治倾向较为中立的港人,成为与中央创建关系较为正面的首个民主派政党。汤又表示将会集中处理他一手成立的智库民主思路的事务,希望能为一国两制找到出路,同时修补社会裂缝,并培养有质素的年青人议政。退党前,他被视作党内的温和民主派内核人士,早于2010年他反对梁家杰余若薇领导参与黄毓民推动的五区公投,亦是唯一拒绝参与占领中环雨伞革命的泛民主派议员[4][5]

2016年香港立法会选举

民主思路公布立法会选举候选人。

民主思路于2016年香港立法会选举派出2位参选代表,黄梓谦出战香港岛,麦嘉晋出战新界东,以「让香港重新选择,让香港重见希望」为选举口号,并表明反对特首梁振英连任,并主张重启政改。结果两候选人均告落败,但得票不俗,分别获得10,028票及8,084票。学者叶健民及张楚勇认为民主思路由研究走向议政,于选举前后退出[6]

2017年香港特首选举

汤家骅曾于2016年香港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中在法律界参选,不过落选。之后汤家骅在不少场合或文章上支持林郑月娥,成员李律仁和刘培荣加入林郑月娥的竞选团队中,总干事袁弥昌则加入另一名候选人曾俊华的竞选团队。林郑月娥在胜出特首选举后委任汤家骅为行政会议成员,冯海容为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政治助理,其后学者陈祖为宣布退出民主思路。

拜会港澳办

2018年3月,民主思路相隔2年再度访京,到访港澳办获主任张晓明和副主任冯巍接见。汤家骅与张晓明单独会面2小时,二人又到北京玉渊潭公园欣赏初开的樱花,形容「很特别、很浪漫和有戏剧性」[7]。会面时双方在一国两制、选举权利和国家尊重等议题上曾有争拗,汤家骅认为一国两制下,毋须拥护或效忠共产党,才有选举权及发言权[8]。张晓明则认为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及在宪法授权,要尊重政治事实,如不接受共产党即不接受一国,亦即不接受一国两制,若不接受一国两制的话,则不用参选[9]

完成访京后港澳办发稿称对民主思路在基本政治立场以及在重大问题上理性、专业、务实的取态表示赞赏,对其「致力培养更多有香港情怀、国家观念和国际视野的青年政治人才」表示肯定和支持[10],其高调赞赏被认为是中央乐于与温和民主派中间派沟通,及对民主思路以温和方式推动民主表示认同[11][12]

再访港澳办

2019年5月,民主思路理事会和香港政治及行政学苑学员上京,再次拜访港澳办获张晓明接见。会上,张晓明主动谈及香港修订《逃犯条例》一事,指修例是「合适、合理、合法」,强调中央会依法处理移交申请,喻港人不用过份担忧。民主思路反映近年香港有政治争拗,突显港人对国家制度,特别是司法制度有保留,甚至有质疑和不信任,期望中央能下功夫,增加信心港人的信心。而最新一国两制指数首次出现下降,希望中央关注港人和国际对一国两制的负面看法,并多作解释,证明一国两制是可行;以及与一国两制下创建民主的政党对话和沟通,创造重启政改的有利条件及对人大8.31决定的优化方案[13]

会后港澳办发稿,指张晓明充分肯定民主思路「秉持理性、专业、务实的宗旨,在推进一国两制研究、发表有积极社会影响的言论观点以及培养香港青年政治人才等方面所作的努力」[14]。访京团亦拜访了全国人大宪法及法律事务委员会、全国港澳研究会、国家发改委等机构。

反修例风波

反修例运动期间,身为行政会议成员的汤家骅,为政府肩负起法律解说的工作。随着运动发酵,有报道指行政会议内意见分歧,召集人陈智思与汤家骅不反对搁置修例。当政府正式暂缓修例,汤家骅承认「社会公义输了给政治」,呼吁政府与反对修例者对话,寻找可接受的中间方案[15]

麦嘉晋黄梓谦宋恩荣先后退出民主思路。麦、黄明言坚持中间路线,惟认为组织成为众矢之的。宋则指不少朋友离去,难以履行其目标[16]潘学智龙家麟接任联席召集人,并倡议成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具独立调查及建议特赦的权力,修补社会冲突[17]

2019年香港区议会选举

民主思路曾计划于2019年香港区议会选举派出六名社区干事出战,包括陈进雄姚洁凝黄颕灏李彦仪李启雄白俊达[18]

2021年香港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

民主思路于2021年香港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派出2位在法律界参选,召集人汤家骅大律师与麦庆欢大律师当选。

2021年香港立法会选举

民主思路于2021年香港立法会选举派出2位参选代表,陈进雄出战九龙东,黄颕灏出战新界东北,最终两人未能当选。

2023年香港区议会

民主思路联席召集人(内务及地区事务)黄颕灏获委任为第七届元朗区区议员。

架构

荣誉顾问

理事会

  • 召集人:汤家骅
  • 联席召集人(硏究):潘学智
  • 联席召集人(国际):龙家麟
  • 联席召集人(内务及地区事务):黄颕灏
  • 陈之望
  • 李律仁
  • 朴完基
  • 黄志雄
  • 陈进雄
  • 麦庆欢
  • 朱柏陵

会员及「同行者」

民主思路接受认同理性实干路线、支持「一国两制」有效落实的支持者成为会员,参与民主思路的不同工作,包括政策硏究及倡议、社会参与、传媒关系、市场及品牌推广。获接纳的会员亦经常以其他个人身份积极服务社会。

已退出成员

  • 司马文(前:理事;退出:2016年1月)[19]
  • 陈永政(前:理事)
  • 张楚勇(前:秘书长;退出:2017年2月)
  • 叶健民(前:联席召集人;退出:2017年2月)[20]
  • 陈祖为(前:联席召集人;退出:2017年8月)[21][22]
  • 赖卓彬(前:联席召集人;退出:2017年8月)
  • 刘培荣(前:联席召集人;退出:2017年12月)
  • 袁弥昌(前:总干事;退出:2017年12月)
  • 许桢(前:理事;退出:2018年5月)
  • 麦嘉晋(前:联席召集人;退出:2019年6月)
  • 冯海容(退出:2019年6月)
  • 黄梓谦(前:联席召集人;退出:2019年7月)
  • 宋恩荣(前:联席召集人;退出:2019年8月)[23]
  • 宋陈宝莲(前:理事、秘书长;退出:2019年8月)

参见

参考数据

  1. . [2020-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8).
  2. . [2020-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8).
  3. . 苹果日报 (香港). 2015-06-22 [2015-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2).
  4. . 香港苹果日报. 2015-06-22 [2015-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2).
  5. 【A1头条】汤家骅辞立会 泛民或失分组点票否决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苹果日报,2015-06-23
  6. . 众新闻. [2020-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7. . 香港01. 2018-03-24 [2020-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8. . 明报. 2018-03-26 [2018-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1).
  9. . 明报. 2018-03-27 [2018-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1).
  10. .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2018-03-24 [2018-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1).
  11. . 香港01. 2018-03-24 [2020-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12. . 香港01. 2018-03-27 [2020-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13. . 经济日报. [2020-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14. .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2020-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6).
  15. . 明报. [2020-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16. . 香港01. [2020-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2).
  17. . 民主思路. [2020-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8).
  18. 彭毅诗. . 香港01. 2018-09-11 [2020-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中文(香港)).
  19. . 信报财经新闻. 2016-03-19 [2016-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3).
  20. . 众新闻. 2017-02-13 [2017-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21. . 众新闻. 2017-08-06 [2017-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22. . 明报. 2017-08-07 [2017-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5).
  23. . 苹果新闻. 2019-08-02 [2019-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2).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民主思路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