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明
张晓明(1963年9月3日—),汉族,江苏泰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
张晓明 | |
---|---|
![]() | |
![]() (分管日常工作) | |
任期 2020年2月13日—2022年6月28日 | |
主任 | 夏宝龙 |
继任 | 周霁 |
![]() | |
任期 2017年9月22日—2020年2月13日 | |
总理 | 李克强 |
副职 | 冯巍、宋哲、黄柳权 |
前任 | 王光亚 |
继任 | 夏宝龙 |
![]() | |
任期 2017年9月22日—2020年2月13日 | |
副职 | 冯巍、宋哲、黄柳权 |
组长 | 张德江 → 韩正 |
前任 | 王光亚 |
继任 | 夏宝龙(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
![]() | |
任期 2012年12月18日—2017年9月22日 | |
总理 | 温家宝 → 李克强 |
前任 | 彭清华 |
继任 | 王志民 |
![]() | |
任期 2022年6月23日—2024年3月2日 | |
主席 | 王沪宁 |
秘书长 | 王东峰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 | 1963年9月3日
国籍 | ![]() |
政党 | ![]() |
母校 | 西南政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
曾任廖晖秘书、香港中联办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分管日常工作)兼党组副书记(正部长级)[1],以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正部长级)。
生平
进入港澳系统
1986年7月进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工作,任副主任科员,长期担任原港澳办主任廖晖的秘书。
张晓明曾参加中英联合联系小组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预备委员会秘书处工作。1988年任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代表处三秘。1990年起,先后提任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1997年,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党组秘书,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秘书行政司副司长、政研司副司长。2001年起,先后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政策研究司司长、综合司司长。2004年任办公室副主任。
2006年2月28日被任命为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委员。2008年3月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4]
2012年11月的中共十八大上,当选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2017年10月的中共十九大上,当选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主管港澳事务
2012年12月18日,张晓明出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系办公室主任一职,进入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
其中谈及中联办的工作方向时他表示,会客观、全面及准确地向中央反映香港情况,不存在中央收紧对港政策问题,也主动否认「西环治港」,强调「西环要尽职」,履行中央赋予的权力,做应该做的事。他强调撤换行政长官梁振英之说是「无稽之谈,可以休矣」。在《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问题上,张晓明重申完成二十三条立法是香港应尽的宪制义务,由特区政府按实际情况决定,他认为,二十三条并非「提都不能提的禁区」。[5][6]
担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中联办)主任期间,被指高度影响及介入香港的内部事务及被泛民主派认为有违反《香港基本法》第22条及《中英联合声明》之嫌。2016年香港立法会选举,他表明不容主张香港独立的人士参选立法会,对港独零容忍,导致有数名人士无法参选。
2017年7月,张晓明在香港回归20周年暨中联办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发言:「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香港期间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高瞻远瞩,为继续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指路引航,是我们继续砥砺前行的科学指南」。张晓明又表示中联办的首要任务,就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重要讲话精神,不折不扣地落实总书记的希望和要求。[7]
2017年9月22日,接替王光亚出任为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8]。
2020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升格为领导小组[9],新的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兼时任秘书长夏宝龙担任。张晓明的职务相应调整。13日,国务院宣布免去张晓明的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职务,改任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仍为正部长级)[10]。6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会同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在港举办了12场座谈会,听取香港社会各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草案)》的意见[11][12]。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张晓明、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张勇出席会议[13]。
言论及观点
对于有港独支持者参选立法会之事,张晓明指出:「容许这样的港独分子堂而皇之进入香港的立法机关,这符合一国两制吗?符合基本法吗?符合法治原则吗?」他强调,这不仅是法律技术层面问题,而是大是大非、原则和底线问题[18][19]。张晓明在接受央视专访时表示,「一国两制」要守三条底线,并以此回应2016年香港立法会宣誓风波,他认为这三条底线是「一国两制」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应有之规则。它们分别是:[20][21]
|
张认为在落实「一国两制」方面,已取得成功,如要用一个词语形容回归后香港的变化,他想到的是「风采依然」。对于港独,他认为「近年来激进分离势力,在香港滋长冒升。遏制港独需要全社会强化底线思维及法治思维,大家都须遵守一些底线要求。」。[20][21]而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张认为大湾区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法域和三个关税区,制度差异较大,香港可作为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地位;澳门主要建设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及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而一国两制下可以把港澳市场经济成熟、国际联系广泛等优势和广东市场大、制造业发达优势结合,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都为港澳提供更广阔舞台,港澳仍然有特殊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优势,仍然可以大有作为。[22]
张认为香港未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及未设立相应运行机构,是近年港独等激进分离活动不断加剧的主因之一,认为创建相关法律及机制是当前突出问题和紧迫任务。[23][24]
相关事件
指责媒体断章取义
2014年9月11日,媒体报道指张晓明在回答北京是否允许泛民主派人士担任香港行政长官时发表言论:「让你活着就足以显示国家的文明和包容」[25]或「仍能安然坐在这儿,反映我们的宽大」[26]。对此他表示,个别媒体引用他的「泛民能活着,足证国家包容」的说法,是用意恶毒、断章取义。他说,双方会面事先已有约定,就是四场会面的交谈都是闭门进行,互不引述对方讲话。他承认曾在对话中使用「还活着」一词,但他的原话是在一国两制下,宣称以推翻一党专政为宗旨的支联会,现在还能举行各种活动,支联会成员还可以当选立法会议员,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很大的政治包容。他指1997年以前,有人担心回归后无法在香港待下去,但他反问,「说这种话的人现在不是还活着,而且活得好好吗」[27]?
太阳照常升起
2014年9月下旬,香港爆发雨伞革命。10月1日,有记者问到张晓明对该场社会运动的看法时,他仅缓缓举高右手,并用食指指着天上说「太阳照常升起」一句作为回应。民主派学者陈健民反驳其言论,指自从梁振英上台后,就算「有时太阳升起,都感受唔到温暖(有时候太阳升起,也感受不到温暖)」,又认为「佢个太阳同我哋个太阳系唔同嘅(他的太阳跟我们的太阳是不同的)」[28][29]。
行政长官超然论
2015年9月11日,中联办主任张晓明出席《香港基本法》颁布25周年研讨会时就香港政制表示,草拟基本法时的主导思想,是以特区政府作为内核的主要体制,「行政长官具有超然于行政、立法、司法三个机关之上的特殊法律地位」。张晓明于研讨会发表致谢辞说,香港于回归前及回归后,也没有实行过任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他说,「作为领导特区政府的行政长官,他所具有的双首长身分和双负责制的责任,使得行政长官具有超然于行政、立法、司法的三个机关之上的特殊法律地位,处于特别行政区权力运行的内核位置,在中央政府之下,特别行政区的三权之上起着链接的枢纽作用」[30]。
9月14日,香港大律师公会发表声明,对张晓明的演讲内容的讨论表示深切关注。声明提到,基本法清晰界定了三权的关系和权责。大律师公会坚信「权力分立」的法律概念在基本法底下得到充分的落实。张晓明「超然于三个机关之上」的描述,难免被解读为特首「凌驾于三权之上」,引起公众忧虑,大律师公会对此深表遗憾。大律师公会又促请张晓明及律政司司长早日作出澄清,「消除香港市民以及国际社会对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秉行法治的疑虑」。[31]
同日,23位民主派立法会议员以泛民会议的名义发表联合声明,引用基本法三项条文,说明特首权力受多重制衡,因此「超然」一说是无中生有。泛民会议表示希望张晓明能「尊重『一国两制』及《基本法》,勿再发表损害香港内核价值的言论」,又促请梁振英「公开重申会遵守本地法律,并按基本法条文接受立法与司法的制衡」[32]。9月15日,梁振英在政府总部会见记者时,评论了张晓明的演说内容,指张晓明在演说中并无使用「凌驾」字眼,有人没在现场听而作出批评,出现断章取义或误导的情况[33][34]。9月16日,梁振英又对传媒表示行政长官地位「确实是超然」[35]。9月20日,香港律师会就张晓明的言论发表声明,重申两个基本原则:「司法独立对法治的重要」和「香港司法机构的专业及其制度健全」[36]。
参考文献
- .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2020-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1).
- . 星岛日报. 2012-11-14 [2013-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7).
- . 中国人民大学. [2013-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4).
- . 西南政法学院. 2013-01-08 [2013-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3).
- . 东方日报. 2013-01-11 [2013-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4).
- . 成报. 2013-01-11.
- . 大公报. 2017-07-22 [2017-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6).
- . 凤凰网. 2017-09-22 [2017-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本书编写组.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21: 500. ISBN 978-7-01-023185-3.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20-02-13 [2020-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3).
- 邢斯馨. . CCTV. [2021-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6).
- . 新华网. [2021-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0).
- . 光明网. [2021-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4).
- . 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新闻稿). 2020-08-07 [2020-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 . 中国经济网. [2022-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5).
- . CNA中央社. 2024-03-03.
- . 香港电台 rthk.hk.
- . 中新社. 2016-07-20 [2020-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1).
- 朱晋科. . 大公网. 2016-07-21 [2020-08-08].
- . 苹果日报 (香港). 2017-01-01 [2017-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4).
- . 香港01. 2017-01-01.
- . 文汇报. 2019-01-13 [2019-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1).
- . 大公报. 2019-11-09 [2019-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9).
- . now新闻台. 2019-11-09 [2019-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4).
- . Reuters. 2014-09-11 [2015-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1).
- . 雅虎香港. 2014-08-19 [2019-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9).
- 尹世昌. .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09-15 [2020-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9).
- . 苹果日报. 2014-10-02 [2020-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 . 东方日报. 2014-10-02 [2020-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2).
- . 明报. 2015-09-13 [2015-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2).
- (PDF). 香港大律师公会. [2015-10-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6).
- . 立法会叶建源议员办事处. [2015-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AM730. 2015-09-16 [2015-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6).
- . BBC. 2015-09-15 [2015-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22).
- . BBC. 2015-09-16 [2015-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22).
- . 香港律师会. [2015-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0).
- 美国宣布制裁11名中港官员,林郑月娥首当其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20年8月7日,BBC
- 罗冠聪. . 立场新闻. 2020-08-08 [2020-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5).
-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21-03-12 [2021-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2).
外部链接
![]() |
维基语录上的张晓明语录 |
![]() | ||
---|---|---|
空缺 上一位持有相同头衔者: 陈佐洱 |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2020年2月-2022年6月 |
继任: 周霁 |
前任: 王光亚 |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 2017年9月-2020年2月 |
继任: 夏宝龙 |
前任: 彭清华 |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 2012年12月-2017年9月 |
继任: 王志民 |
![]() | ||
前任: 王光亚 |
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 2017年9月-2020年2月 |
继任: 夏宝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