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野国

毛野国日语: Keno no kuni/Ke no kuni),是古代日本在设置令制国之前存在的一个部落。其领域为现在日本关东地区北部(北关东群马县栃木县一带。有毛野毛州的别称。

毛野国名称的由来,目前共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源于倭王权对当地原住民虾夷的称呼「毛人」;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当地于一年之间在同一块地中可以培育两种谷类作物(二毛作),故称为「毛野」。

古坟时代,毛野地区的人以毛野川(今鬼怒川)为中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圈——毛野国。

依据《先代旧事本纪》卷第十〈国造本纪〉之内容,仁德天皇(第16代天皇)时,毛野国被分为上毛野国下毛野国[1]。其首领各为上毛野国造上毛野氏)和下毛野国造下毛野氏),是丰城入彦命崇神天皇长子)的后代。此二氏在当时与吉备氏筑紫氏并列为大豪族

和铜六年(713年),上毛野国改称上野国[2]。又8世纪前半,下毛野国改称下野国[3]

相关条目

脚注

注释

    出典

    1. 苏我马子等. . 洛阳书林 前川茂右衞门. 1644年 [2019年3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3月23日).
    2. 群马县教育会. . 群马县教育会. 1927年 [2019年3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3月23日).
    3. . とちぎいにしえの回廊. 栃木县. [2019年3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3月23日) (日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