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鸬鹚
(学名:,),又名长鼻鸬鹚、绿鸬鹚、欧洲绿鸬鹚,是一种鸬鹚。牠们在欧洲西部及南部、亚洲西南部及非洲北部的石岸孵蛋。除了居住在最北部的以外,牠们主要在繁殖季节迁徙。
欧鸬鹚![]() | |
---|---|
![]()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鸟纲 Aves |
目: | 鲣鸟目 Suliformes |
科: | 鸬鹚科 Phalacrocoracidae |
属: | 绿鸬鹚属 Gulosus Montagu, 1813 |
种: | 欧鸬鹚 G. aristotelis |
二名法 | |
Gulosus aristotelis (Linnaeus, 1761) | |
![]() | |
Range of G. aristotelis 繁殖区 非繁殖区 | |
异名 | |
Phalacrocorax aristotelis |
描述

在克罗地亚的欧鸬鹚
欧鸬鹚是一种中等体型及呈黑色的鸟类,长68—78厘米,双翼展开达95—110厘米。牠们尾巴稍长,颈部有黄点。成体在生育季节时有一个小冠,羽毛上有一层金属绿色的光泽,幼体的上身较深色。牠们与普通鸬鹚的分别在于其较细小及轻盈。欧鸬鹚的尾巴有12条羽毛,普通鸬鹚则有14条羽毛。
栖息地
欧鸬鹚在海上觅食,很少像普通鸬鹚在陆地上觅食。牠们会沿有充足鱼类供应的海岸迁徙。
欧鸬鹚是鸬鹚科中其中一种潜得很深的鸟类,牠们最少可以下潜达45米。牠们多数都是往底栖区觅食的。牠们吃不同种类的鱼类,最普遍吃鳗鱼。牠们会到达巢穴外数公里的地方觅食。
在英国的海岸,欧鸬鹚每次潜20-45秒,每次下潜后只需要休息15秒。这显示牠们是无氧下潜的,即牠们会视乎肺部内及溶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来下潜。牠们会跳下水中来增加下潜的动力。

在当尼戈尔郡的欧鸬鹚。
欧鸬鹚在海岸生育,在岩石暗礁、或石间裂缝或细小的洞穴中筑巢。牠们的巢是以海草或树枝乱堆而成,并以牠们的鸟粪黏合。牠们要用很长时间来筑巢,由二月下旬或迟至五月才开始。每胎会生8只蛋,雏鸟要到六月初至八月尾,最迟十月中才会出生。出生后的雏鸟完全需要依赖父母达两个月,直至牠们能够自行飞翔。

卵 Phalacrocorax aristotelis
亚种
欧欧鸬鹚有3个亚种:
- G. a. aristotelis:栖息于欧洲北部的大西洋海岸。
- G. a. desmarestii:栖息于欧洲南部及亚洲西南部的地中海及黑海海岸。
- G. a. riggenbachi:栖息于非洲西北部的海岸。
这些亚种之间在喙的大小、雏鸟的胸部及脚的颜色上只有少许不同。最近的研究指栖息在欧洲西南部大西洋海岸的欧鸬鹚与其他三个三种有所不同,可能是未描述的亚种。[2]
参考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8, 2018: e.T22696894A133538524 [19 November 2021]. doi:10.2305/IUCN.UK.2018-2.RLTS.T22696894A133538524.en
.
- Yésou P., Buchheim A. & Bermejo A. . Brit. Birds. 2005, 98: 369–370.
外部链接
- European Shag Phalacrocorax aristotelis Joint Nature Conservation Committee, www.jncc.gov.uk.
- Phalacrocorax aristotelis Stamp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