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灵碑
祭前
仕隆国小是高雄桥头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小学,校内有一棵百年榕树因新建网球场而遭到破坏,经过抢救后依然枯死[1]。桥头乡公所秘书林敬尧发起举办树灵祭,该校校友高雄县县长余政宪知晓后,扩大为全县性活动[2]。为台湾战后时期首见的树灵祭[3]。在乡民准备举行树灵祭前夕,校内另一棵相隔四公尺、作为「老妻树」的百年树木也倒下[4]。
祭典
1994年4月25日上午9点30分的仕隆国小,活动名为「台湾第一次人类以平等态度对待死亡老树的感性祭典」的树灵祭开始。高雄县政府各单位主管、地方各级民意代表、高雄县内各国小「环保小局长」、各地环团及民众共一千多人参加。什隆国小校友、刚退役的前中华民国空军副总司令许铭昌也闻讯主动前来。该棵枯死的老榕树干上挂满彩带、纸蝉与纸鸟,四周布置小学生为老榕所作的图画、作文、壁报、剪报等。主办单位配合主题,制作大批老树造型的纸帽赠送给参加者。许多民众拍下老树最后的镜头、或在老树前合影留念。[2]
余政宪率所有参加者向老树行三鞠躬礼,述说昔日在老树下度过的童年回忆,并说对不能再把这种美好快乐的记忆交给下一代表示遗憾。桥头乡籍立委戴振耀表示老树无法继续存活,代表生长环境日渐恶劣,值得警觉。地方耆老、帝仙宫管委会主委许智发也讲述在老树下玩乐的儿时回忆。参加者合唱《老榕树》及仕隆国小学生们朗诵献诗后,余政宪、戴振耀、桥头乡长李清福与书写碑文的邱明星等,共同为树灵碑揭幕,并在老树旁另植一株榕树苗,象征生生不息。最后,全体人员绕行老树一周,以示抚念。高雄县政府农业局并提供一千株树苗,祭典后赠送参加民众。[2]
参考
- 吴旭峰. . . 台湾: 时报文化. 1997-07-01. ISBN 9789571322742 (中文(台湾)).
- 包希胜. . 《联合报》. 1994-04-25 (中文(台湾)).
- 商成. . 《民生报》. 1994-04-25 (中文(台湾)).
- 郑清和. . 《联合报》. 1994-05-02 (中文(台湾)).
- 陈纬华、张茂桂. . 《高雄画刊》 (台湾: 高雄市政府新闻局). 2014-03-03, (2014年2月号) [2016-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中文(台湾)).
- 蔡宗彦. . 《台湾时报》. 2009-06-24 [2016-12-16] (中文(台湾)).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