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蒲

樗蒲,或名摴蒲五木掷卢呼卢,是古中国东汉唐朝流行的掷赛游戏

历史

樗蒲,约东汉时已流行的棋牌游戏,约唐代传入古天竺地区,今日印度称为Chaupar的局戏即是来自古老中国的棋戏[1]。樗蒲,传说是老子化胡时的发明[2][3]。依东汉马融《樗蒲赋》[4]、唐李肇国史补》、《五木经》记载,樗蒲是依行棋,将棋子全数抵达终点为胜的局戏,但不需用棋盘,而是用矢作行棋的间隔,很类似西藏双六、南北美洲原住民的一些局戏[5][6]。除局戏外,还有玩法是不行棋、只比采数高低的采戏,以「卢」为最高采、「雉」次之[7]刘裕刘毅刘骏宇文泰都玩过此戏[8][9][10][11]。亦曾作为占卜,传说慕容宝祈祷富贵,掷出几率只有1/32768的三次「卢」采,让他决心复国[12][13]

樗蒲在晋朝大为流行。司马炎与宠妃胡芳玩樗蒲发生争执,前者不只因此被弄伤手指,还被后者训话[14]陶侃曾责骂沉迷的部下[15]王敦在杀害周𫖮后,有次玩樗蒲,从棋子联想到周家的衰败,因此流泪[16][17]。开元天宝年间,唐玄宗好樗蒲,杨国忠因善于樗蒲而大受宠幸[18]

北宋时赌博游戏被禁止[19][20]。宋朝出现改造自樗蒲局戏的打马,樗蒲才沉寂下去,玩法也被遗忘[21][22][23]。明彭大翼在《山堂肆考》曾考究樗蒲,以为只有「枭、卢、雉、犊、塞」五种采名[24],已被证实有误[25][23]

至今朝鲜半岛上亦有局戏叫樗蒲(韩语:),规则与《国史补》、《五木经》所记并不同,掷具用柶戏的长斫,平面各写「雉 秃」、「雉 枭」、「犊 塞」、「犊 塔」、「开」这五组字。没用矢作棋位间隔,而采用17*17方格棋盘。棋盘分为九大块,左侧三区为白色,右侧三区为青色,中上区为黑色,中下区为红色,正中区为黄色,表示五行。棋子数相同。[26]

博具

五木的两面。
  • 杯:作用同双陆棋的杯。
  • 马:每方六枚棋子,形状扁圆可堆栈,棋子称为
  • 木:即「五木」,五根形状两头圆锐、中间平广的木制品,皆一面涂白、一面涂黑。其中两根在白面刻写「雉」字、黑面刻写「犊」或「牛」字。

皆玄曰卢,厥䇲十六;皆白曰白,厥䇲八;雉二玄三曰雉,厥䇲十四;牛二白三曰犊,厥䇲十;雉一牛一白三曰开,厥䇲十二;雉一牛一余皆玄曰塞、厥䇲十一。雉白各二玄一曰塔,厥䇲五;牛玄各二白一曰秃,厥䇲四;雉二白一元二曰撅,厥䇲三;牛二白二玄一曰𢳚,厥䇲二。

  • 筹:赌博筹码。
  • 矢:作用同西藏双六的海贝,以细矢作棋线,通常一百二十根矢,也有的是三百六十根。[27][7]

五木有写「塞」、「秃」、「雉」、「枭」、「撅」、「犊」、「塔」、「开」这些字。

皆玄曰卢,厥䇲十六;皆白曰白,厥䇲八;雉二玄三曰雉,厥䇲十四;牛二白三曰犊,厥䇲十;雉一牛一白三曰开,厥䇲十二;雉一牛一余皆玄曰塞、厥䇲十一。雉白各二玄一曰塔,厥䇲五;牛玄各二白一曰秃,厥䇲四;雉二白一元二曰撅,厥䇲三;牛二白二玄一曰𢳚,厥䇲二。

樗蒲的采也可称作「齿」[28][4][29]。「枭」又可称「𢳚」;「撅」又可称「橛」;「犊」又可称「牛」[30]

以「卢」、「雉」、「犊」、「白」此四采为「贵采」或称「王采」;其他采为「杂采」或称「甿采」,后又增加「进九」、「退六」这两种采,但组合不明[27][30]

博法

  • 初始布置时,将所有细矢排成一长列,然后分为三「聚」。每「聚」的矢间留有空隙作棋位,称为「䇲」。以长列的两端作起点、终点。
    • 聚间的空隙称为「关」,并非棋位,共两处。
    • 每关前一个棋位称为「坑」,后一个棋位称为「堑」[31][32],各有三处。
    • 所有棋子先置于起点。
  • 玩家轮流将五木放在杯摇晃掷出,依采数移动一己棋朝终点前进,行进可越过其他棋子,至空位、己棋处,掷出贵采时可至数量少于或等于己方移动棋叠的敌棋处。
    • 若至敌棋处,将该些敌棋打回起点。并再获得一回合、与约定的筹码。
    • 若至己棋处,可叠在该些己棋上成为棋叠,之后一同移动。
    • 掷出杂采时,采数大于或等于距离关的步数,则只能移到关前面的「坑」,并且需掷出贵采才能移开。
    • 掷出贵采时,再获得一回合。
    • 掷出贵采时,棋子才能越过关、或在坑、堑的棋子才能移开。
    • 掷出退六时,一枚棋子可打回最多五枚的敌方棋叠。
  • 以所有己棋先到达终点为胜。[6][27][30][31]

文化影响

樗蒲的玩家掷「五木」时往往喊叫希望得到几率各只有1/32的“卢”、「雉」两大采,为“呼卢喝雉”成语的由来。樗蒲在中国文化中也成为赌博的代称[25][33]

樗蒲从东汉就被写入文学,如马融的《樗蒲赋》。晋末刘敬叔的《异苑》记载两则怪谈。第一则是有人骑马时遇到两位老者在玩樗蒲便下马观看,中途无意间撇见马鞭已腐,马已成枯骨,回家时发现亲属居然都已去世[34],后来被郑缉之的《东阳记》、任昉述异记》等陆续更改,成为烂柯的典故[35][36]。第二则是鬼与人类下樗蒲[37]

樗蒲在诗词也出现不少。

  • 曹丕《艳歌何尝行》:「但当在王侯殿上,快独樗蒲六博,坐对弹棋。」
  • 李白《少年行》:“呼卢百万终不惜,报仇千里如咫尺。”
  • 王建《宫词》之六十:“避暑昭阳不掷卢,井边含水喷鸦雏。内中数日无呼唤,拓得滕王蛱蝶图。”
  • 郑嵎《津阳门诗》:“上皇宽容易承事,十家三国争光辉。绕床呼卢恣樗博,张灯达昼相谩欺。相君侈拟纵骄横,日从秦虢多游嬉。”
  • 韦应物《逢杨开府》:“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
  • 和凝《宫词》:“锦褥花明满殿铺,宫娥分坐学樗蒲。欲教官马冲关过,咒愿纤纤早掷卢。”
  • 花蕊夫人《宫词》:“摴蒱冷澹学投壶,箭倚腰身约画图。尽对君王称妙手,一人来射一人输。”

其他含意

除常用的局戏、采戏外,樗蒲此词也有其他的含意。

参考

  1. . Cultural-china. [2011-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07) (英语).
  2. 刘宋·何法盛《晋中兴书》:“樗蒲,老子入胡所作,外国戏耳。”
  3. 太上老君历世应化图说》:「胡人专于肆杀,老子乃作樗蒲教胡掷之。」
  4. 汉·马融《樗蒲赋》:「杯为上将,木为君副,齿为号令,马为冀距,筹为策动,矢法卒数。」
  5. 大谷通顺. . . 中国: 北京理工大学. 2000 (中文(中国大陆)).
  6. 崔乐泉. . 中国: 文津出版社. 2002-12-01. ISBN 9789576687037 (中文(中国大陆)).
  7. 宋·程大昌演繁露·樗蒲经略》:「五木之形,两头尖锐,故可转跃,中间平广,故可镂采,凡一子悉为两面,一面涂黑,画犊,一面涂白,画雉。投子者,五皆现黑,名曰卢,为最高之采,四黑一白,名曰雉,降卢一等,自此而降,白黑相寻,或名为枭,或名为犍。」
  8. 魏书·刘裕传》:「裕家本寒微,住在京口,恒以卖履为业。意气楚剌,仅识文本,樗蒲倾产,为时贱薄。」
  9. 太平御览》:「刘裕于东府聚樗蒲大掷,一判应至数百万,余人并黑椟,惟裕及刘毅在后。毅次掷得雉,大喜,褰衣绕床,叫谓同座曰:『非不能卢,不事此耳。』裕因挼五木久之,曰:『老兄试为卿答。』即成卢焉。毅意殊不快,然素黑,其面如铁色焉。」
  10. 南梁·萧绎《金楼子》:「颜师伯要幸,贵臣莫二,而多纳货贿,家累千金。宋世祖常与师伯樗蒱,筹将决,世祖先掷得雉,喜谓必胜。师伯后掷得卢,帝失色。师伯掷遽敛手佯曰:『几作卢尔。』是日师伯一输百金。」
  11. 北史》:「周文帝曾在同州,与群公宴集,出锦罽及杂绫绢数千段,令诸将摴蒲取之。物尽,周文又解所服金带,令诸人徧掷,曰:『先得卢者即与之。』」
  12. 太平御览》:「慕容宝,初在长安,与韩黄、李根等因燕樗蒱,危坐整容,誓之曰:『世摴蒱有神,岂虚言哉?若富贵可期,频得三卢!』于是三掷三卢。」
  13. 郭双林、萧梅花. . 台湾: 文津出版社. 1996. ISBN 9789576683688 (中文(台湾)).
  14. 晋书·妃传上·胡贵嫔》:「武帝喜胡贵嫔。帝尝与之樗蒱,争道,遂伤上指。帝怒曰:『此固将种也!』芳对曰:『北伐公孙,西距诸葛,非将种而何?』帝甚有惭色。」
  15. 晋书·陶侃传》:「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樗蒲之具,悉投之于江,吏将则加鞭扑,曰:『樗蒲者,牧猪奴戏耳。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君子当正其衣冠,摄其威仪,何有乱头养望自谓宏达邪。』」
  16. 世说新语·尤悔》:「王大将军于众坐中曰:『诸周由来未有作三公者。』有人答曰:『唯周侯邑五马领头而不克。』大将军曰:『我与周,洛下相遇,一面顿尽。值世纷坛,遂至于此!』因为流涕。」
  17. 邓粲晋纪》:「王敦参军有于敦坐樗蒲,临当成都,马头被杀,因谓曰:『周家奕世令望,而位不至三公。伯仁垂作而不果,有似下官此马。』」
  18. 新唐书·杨国忠传》:「诸杨日为兼琼誉,而言国忠善摴蒲,玄宗引见,擢金吾兵曹参军、闲厩判官。」
  19. 宋史·太宗纪》:「太宗淳化二年闰二月己丑,诏京城蒲博者,开封府捕之,犯者斩。」
  20. 《宋史·薛季宣传》:「禁蒱博杂戏,而许以武事角胜负。」
  21.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打马格局》一卷,无名氏。《打马图式》一卷,郑寅子敬撰,用五十马。《打马赋》一卷,易安李氏撰。用二十马。以上三者,各不同。今世打马,大约与古之樗蒱相类。」
  22. 宋·李清照《打马赋》:“打马爰兴,樗蒲遂废。”
  23. 宋会群、苗雪兰. . 中国: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08-01. ISBN 9787509716854 (中文(中国大陆)).
  24.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古者乌曹氏作博:以五木为子,有枭、卢、雉、犊、塞为胜负之彩。博头有刻枭形者为最胜,卢次之,雉、犊又次之,塞为下。”
  25. 史良昭. . 中国: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ISBN 9787532510689 (中文(中国大陆)).
  26. . Daum tv팟. 2011-07-29 [2016-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2) (韩语).
  27. 《唐国史补》:「洛阳令崔师本,又好为古之樗蒲。其法:三分其子三百六十,限以二关,人执六马,其骰五枚,分上为黑,下为白。黑者刻二为犊,其背白刻二为雉,余三枚未刻字。掷之全黑者为卢,其采十六;二雉三黑为雉,其采十四;二犊三白为犊,其采十;全白为白 ,其采八;此四者贵采也。开为十二,塞为十一,塔为五,秃为四,撅为三,枭为二;六者杂采、甿釆也。贵釆得连掷,得打马,得过关,余采则否。新加进九退六」两采。」 以下可能是韩国五木釆(唯文本说明开塞诸釆进几步是正确的)
  28.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樗蒲用博齿五枚,如银杏状,各上黑下白,内取二黑刻为犊,其背刻为雉。」
  29. 世说新语·忿狷》:「桓宣武与袁彦道摴蒱。袁彦道齿不合,遂厉色掷去五木。温太真云:见袁生迁怒,知颜子为贵。」
  30. . [2012-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2).
  31. 《樗蒲经》:「凡近关及后一子,谓之堑。近关及前一子,谓之坑。落坑堑非贵釆不出。凡一马打一马,如遇退六踏马,则一马可踏五马。」
  32. 唐·郑谷《永日有怀》:「能消永日是樗蒲,坑堑由来似宦途。」
  33. 成戎、叶辛. . 中国: 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7-08-01. ISBN 9787806360422 (中文(中国大陆)).
  34. 刘宋·刘敬叔异苑》:“昔有人乘马山行,遥岫里有二老翁,相对樗蒲。遂下马,以策拄地而观之。自谓俄顷,视其马鞭,漼然已烂,顾瞻其马,鞍骸骨朽,既而至家,无复亲属,一恸而绝。”
  35.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引郑缉之《东阳记》:「信安县有悬室坂,晋中朝时,有民王质,伐木至石室中,见童子四人弹琴而歌,质因留,倚柯听之。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质含之便不复饥。俄顷,童子曰:其归。承声而去,斧柯漼然烂尽。既归,质去家已数十年,亲情凋落。」
  36. 南梁·任昉述异记》「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
  37. 刘宋·刘敬叔异苑》:「元嘉中,颖川宋寂,昼忽见一足鬼长三尺,遂为寂驱使。欲与邻人樗蒲,而无五木。鬼乃取刀斫庭中杨枝,于户间作之。即烧灼,黑白虽分明,但朴耳。」
  38. 清·钱以垲《罗浮外史·五木经·跋》:「古之言樗蒲者凡八,为经、为采名、为象戏格、为广象戏格、为樗蒲格总是经、为八部,今郑夹襟之志艺术悉载焉。」
  39. 和汉三才図会 巻第十六・十七 摴蒱・木偶
  40. 太平御览》引《博物志》:“或胡人亦为樗蒲卜。”
  41. 《梵网戒本疏日珠钞》:「樗蒲形貌者,有五掘木子,各长四寸,上各有刻,一有四刻、二有三刻、三有二刻、四有一刻、五者无刻,用以掷卜。若掷得多刻者,吉卦;若得一刻及无刻者,恶卦。木既有五,还有五名;一名野,有六克;二名卢,有四克;三名艮,有二克;四名银,有一克;五名白,无克。是名樗蒲,此之博戏佛并制之。」
  42. 宋·程大昌演繁露》:「今世蜀地织绫,其文有两尾尖削而中间宽广者,既不象花,亦非禽兽,乃遂名为樗蒲。岂古制流于机织,至此尚存也耶!」
  43. 宋·郑樵通志·草木略》:「樗似椿,北人呼小椿,江东人呼虎目。叶脱处有痕,为樗蒲子,又如眼,故有其名。」
  44.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背骨名海螵蛸,形似樗蒲子而长,两头尖,色白,脆如通草。」
  45. 清·姚鼐《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