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钟士

荣钟士英语:1895年7月25日—1968年4月23日),一译温钟士[1],英国殖民地官员,曾担任理民官劳工主任等职位;1936年至1948年间多次担任香港邮政司一职。

荣钟士
E.I. Wynne-Jones
香港邮政司
任期
1936年12月—1940年1月
前任毕打士
继任富励士
香港邮政司 (第二度)
任期
1941年1月—1941年12月
前任富励士
继任日占时期
香港邮政司 (第三度)
任期
1946年6月—1948年2月
前任日占时期
继任李佐安
个人资料
出生(1895-07-25)1895年7月25日
 英属印度阿萨姆邦
逝世1968年4月23日(1968岁—04—23)(72岁)
 英国萨里郡

一战期间,荣钟士曾参与欧洲战事。战后,他于1920年加入港府。担任邮政司期间,他曾协助居港妇孺疏散以及进行广播管制;亦于赤柱拘留营设计出首个香港纹章,并于1947年向港督杨慕琦爵士汇报其设计,惟最终未被接纳。

早年生涯

荣钟士于1895年出生于印度阿萨姆邦,是汤玛士·约翰·琼斯(Thomas John Jones)和伊利沙伯·韦恩·威廉姆斯(Elizabeth Wynne Williams)的儿子,两人皆来自威尔斯[2]。荣钟士早年就读菲尔斯特德学校(Felsted School),之后负笈牛津大学耶稣学院[3],但不久以后一战爆发,荣钟士遂于1914年加入军官训练兵团辖下的步兵团受训,之后服役于威尔士军团第8营(8th Battalion, Welsh Regiment),任职少尉[4],翌年获擢升为上尉[5]。一战结束后,他以上尉阶级从军中退伍。

殖民地生涯

退役后,荣钟士于1920年以官学生身份加入香港政府。投身港府初年,他便被调派至理民府,出任南约理民官,但于翌年调任北约理民官[6][7]。任内,新界六日战间被运至英国的吉庆围铁门运回香港,荣钟士出席交还铁门仪式,并受邓氏乡绅邀请,在仪式上致辞[8]。1926年,他再次出任南约理民官。两年后,荣钟士卸任理民官一职,转任九龙巡理府[9],但一年后旋即被调任为助理辅政司兼定例行政两局秘书[10],再于翌年因理民官出缺的缘故,兼任北约理民官和南约理民官两职,负责新界事务[11]。1933年,荣钟士再度出任九龙巡理府,至1936年出任邮政司为止[12][13]

香港邮政司

荣钟士任内,航运业得以发展。帝国航空(The Imperial Airways)来往香港至槟城的商业航线开办。此外,中国航空于1936年将业务扩展至香港[14],翌年泛美航空业务亦涵盖香港,邮政局亦有邮寄至汉口及天津的直销函件服务[15]。1938年,荣钟士规定头等邮件必须以空运方式运送[16]:R1。除了邮政事务,荣钟士亦负责广播事宜。1938年,他兼任广播委员会以及广播事务咨询委员会主席,负责为广播政策提出建议[17][18]。他曾指出,香港广播业发展相当快速,听众数目快速上升,也更国际化[18]。其任内,香港电台加设一个录音室以及控制室,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另外,香港电台1939年于中文台加设客家话和旁遮普语节目[19]:R4。除此之外,荣钟士亦负责广播管制。1938年,他以同盟社收藏无牌无线电机为理由,禁止该组织接收电报[20]

因应二战于欧洲爆发,可能为香港带来威胁,荣钟士遂于1939年8月通过电台广播劝喻非隶属任何作战部队居民之妇孺向政府登记,以便安排撤离,并劝喻他们尽早离开香港[21]。但荣钟士于一个月后发现仍有一大部份人士尚未向政府登记,他于是再次敦促他们登记,并指出万一香港遭遇重大危机,居港妇孺需要强制撤离;又重申局势变幻无常,市民务必做好准备[22]。荣钟士于1940年一度出任劳工主任,至1941年回任邮政司[23][24]。同年,他与澳州广播部门合作,向身处于当地的香港居民播放香港电台频道[25]。1941年,荣钟士被任命为香港通信辅助队总监[26]

香港沦陷期间,荣钟士与其他香港政府官员被日治政府拘禁于赤柱拘留营内。荣钟士于拘留营内绘画一套以「胜利和平纪念」邮票的草稿,在其草稿中,两排文本「凤鸟复兴,汉英升平」分别于邮票的两边,正中间则绘有不死鸟[27]。其设计于战后被英国殖民地部采纳作纪念香港重光的邮票[1][28]。此外,他又设计出首个代表香港的纹章,并于1947年向港督杨慕琦爵士汇报其设计,但杨慕琦并不对原有「阿群带路图」图案反感,最终没有接纳其设计[29]

香港重光后,荣钟士复任邮政司一职。鉴于战前仍有大量信件未及于沦陷前寄出。为解决信件堆积问题,荣钟士遂为这些信件盖上印章,以标示该信件于日占时期期间被扣留在港[30];此外,战后初期香港没有可用的邮票,邮政局一度需要以印章代替邮票,至1945年年尾才恢复使用邮票[1]。香港邮政与广播业于战后发展迅速,荣钟士于1948年接受《香港工商日报》访问时表示,邮票销售量节节上升,甚至已超越战前水平。此外,政府正积极考虑容许电台播放商业广告[31]

晚年生涯

荣钟士于1948年辞去邮政司一职,退休归国,结束28年殖民地生涯[32]。荣钟士退休后居于英国萨里郡,并于1968年4月23日于当地逝世,终年72岁[33]

个人生活

荣钟士1920年于阿伯里斯特威斯迎娶莫尔福温·沃恩·欧文(Morforwyn Vaughan Owen)为妻[34],两人共育有一子两女,分别名为约翰(John)、莫妮(Molly)和露丝玛莉(Rosemary)[33]

荣钟士的兴趣包括草地滚球射击[35][36]。此外,他曾于1943年和1946年两度担任圣大卫协会(St. David's Society)主席[37]

参考文献

  1. 何明新; 吴贵龙. . 商务(香港)印书馆. 2016: 7.
  2. . RG14. Kew, Surrey, England: The 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UK. 1911: 21–22.
  3. . H.M. Stationery Office. 1949: 574.
  4. Government of Great Britain. . THE LONDON GAZETTE. 17 November 1914: 5946.
  5. Government of Great Britain. . THE LONDON GAZETTE. 15 June 1917: 5946.
  6. Hongkong Government. (PDF). Hongkong Government Gazette. 9 June 1922.
  7. Hongkong Government. (PDF). Hongkong Government Gazette. 12 January 1923 [2020-03-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3-25).
  8. . The Hong Kong Telegraph. 27 May 1925.
  9. Hongkong Government. (PDF). Hongkong Government Gazette. 9 November 1928 [2020-03-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3-25).
  10. Hongkong Government. (PDF). Hongkong Government Gazette. 30 May 1929.
  11. Hongkong Government. (PDF). Hongkong Government Gazette. 14 March 1930 [2020-03-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3-25).
  12. Hongkong Government. (PDF). Hongkong Government Gazette. 13 October 1933.
  13. Hongkong Government. (PDF). Hongkong Government Gazette. 11 December 1936.
  14. Wynne-Jones, E.I. . Hong Kong Administrative Report.
  15. Wynne-Jones, E.I. . Hong Kong Administrative Report.
  16. Wynne-Jones, E.I. . Hong Kong Administrative Report.
  17.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7 March 1939.
  18.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9 May 1938.
  19. Forrest, R.A.D. . Hong Kong Administrative Report.
  20. . 香港工商日报. 1938年8月28日.
  21. . 工商晚报. 1938年8月25日.
  22. . 香港华字日报. 1939年9月15日.
  23. Hong Kong Government. (PDF).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17 January 1940 [2020-03-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3-27).
  24. Hong Kong Government. (PDF).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17 January 1941.
  25.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9 August 1941.
  26. Hong Kong Government.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13 November 1941.
  27. . www.bastillepost.com. 2017-03-17 [2020-03-27].
  28. 蔡思行. .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3: 9. ISBN 978-988-8236-95-4.
  29. . www.chinese-armorial.com. [2020-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5).
  30. . gwulo.com. [2020-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31. . 香港工商日报. 1948年1月13日.
  32.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7 Feb 1948.
  33.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968-05-02.
  34. . . : 253.
  35.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5 September 1939.
  36.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2 April 1938.
  37. . St. David's Society of Hong Kong. [2020-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美国英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