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亚属
榕亚属(学名:),是桑科榕属(无花果属)的亚属之一,由于多为常绿乔木及细节分冶不易被人分辨,因此也统称榕树。分布于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亚热带、热带地区。
榕亚属![]() | |
---|---|
![]() | |
孟加拉榕(Ficus benghalensis) | |
科学分类 ![]()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蔷薇类植物 Rosids |
目: | 蔷薇目 Rosales |
科: | 桑科 Moraceae |
属: | 榕属 Ficus |
亚属: | 榕亚属 F. subg. Urostigma (Gasp.) Miq., 1867 |
|

福州的榕树王
榕树为常绿大乔木,气根多数;叶互生,倒卵形或椭圆形,表面深绿色;隐花果,无柄单生或对生于叶腋,成熟时呈黄褐色、红褐色或黑紫色。
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太守张伯玉移知福州,夏天酷热难耐,遂令编户浚沟七尺,种植榕树,后来“绿荫满城,暑不张盖”,故福州又有“榕城”的美称[1][2]。榕树也是福州市树、福建省树[3]。全世界现有1000多种榕树,多集中在热带雨林地区,热带植物中最大的木本树种之一,常高达20米。由于耐污性好、易栽植,也是常见的行道树。
榕树的名字
榕树的英文为banyan,在西方这个名字多指来自印度及孟加拉等地的孟加拉榕();但在中国及亚洲等地则多指细叶榕()。由于它们同属榕亚属,并且有相近的生活周期及气根等特征,因此榕树现多作为桑科榕属下榕亚属的简称。
参考文献
- 《太平寰宇记》载,“榕……其大十围,凌冬不凋,郡城中独盛,故号榕城"。
- . 人民网. 2014-12-17 [2023-09-28].
- . 福州市人民政府. 2005-09-09 [2023-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8).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编辑]
外部链接
- . 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2012-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中文(香港)及英语).
- Urostigma on Figweb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