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榕

孟加拉榕学名:)为桑科榕属的植物,原产于印度。树高十至十五米,树叶呈长椭圆形,叶端为尖状。枝叶繁茂,向四方生。

孟加拉榕
孟加拉榕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蔷薇类植物 Rosids
目: 蔷薇目 Rosales
科: 桑科 Moraceae
属: 榕属 Ficus
亚属: 榕亚属 F. subg. Urostigma
F. sect. Urostigma
环纹榕亚 F. subsect. Conosycea
种:
孟加拉榕 F. benghalensis
二名法
Ficus benghalensis
L., 1753

种加词benghalensis”意为“孟加拉国的”。

佛教

印度古称尼拘树梵语巴利语),又译尼拘陀树尼拘留他树尼拘屡陀树尼拘律树尼俱卢陀树等。在佛经中多次提及此树名。

过去七佛中的迦叶佛在此树下成佛。释迦牟尼佛的母国中,有尼拘律园,供僧团居住、修行。

因树形高大但种子细小,故佛典常用来比喻由小因而得大果报者。《佛说无量寿经》中,以“如尼拘类树,普覆一切故”来比喻极乐世界菩萨的广大智能。《慧琳音义》卷十五解释为(大五四·四〇二上):‘此树端直无节,圆满可爱,去地三余,方有枝叶,其子微细如柳花子。唐国无此树,言是柳树者,非也。’

参考资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