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奉琛
杨奉琛(1955年1月26日—2015年4月6日),台湾雕塑家,出生于宜兰县,已故著名雕塑家杨英风长子,生于台湾宜兰县,曾任杨英风美术馆馆长、台湾雕塑学会理事长等职务。
杨奉琛 | |
---|---|
英文名 | |
出生 | ![]() | 1955年1月26日
逝世 | 2015年4月6日![]() | (60岁)
死因 | 鼻咽癌引发败血症 |
国籍 | ![]() |
职业 | 雕刻家 |
杨奉琛专注于公共艺术领域,以东方的文化为底蕴,打造流动着儒家精神的现代艺术之作,并融合了传统雕塑艺术和现代科技。例如灯光和雷射等,以展示大自然材料的力量,用简单的结构和线条打动人心。他的大型雕塑作品为空间注入了艺术气息。自1991年以来先后获得国内外公共艺术设计与台湾灯会元宵主灯设计等多项首奖,并获Washington Smithsonian Science Museum U.S.A. 收藏『雷射艺术版画』作品二件,致力于光效雕塑、雷射艺术、景观雕塑等领域。
杨奉琛在光效雕塑、雷射艺术、景观雕塑和独特的园林景观方面投入了多年时间,创作了无数的雷射画。并通过雷射技术与雕塑结合,他的雕塑开始发光,结合金属、琉璃及雷射科技的艺术技巧,为台湾的立体艺术创下发光发亮的新诠释。从元宵灯会璀璨绚丽的主灯开始,用光彩来为艺术品上妆。光不仅让夜间景观更为生动有趣,也使人们愿意驻足脚步、停下歇息、促膝谈心。用「光意境」塑造「光环境」,「为自己做小作品,为大众做大作品」,是杨奉琛在艺术创作上达成的目标与愿景。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台湾灯会的一等奖,并成为多个知名博物馆的馆藏。近年来,他积极参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交互,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文化的发展。
经历
杨奉琛于1955年生于宜兰县,1973年毕业于台湾省立宜兰高级中学,1976年毕业于国立台湾艺术专科学校雕塑科(今国立台湾艺术大学雕塑学系)[1],1978到1980年间在国立台湾大学严庆龄工业研究中心雷射实验室研究并授课。曾任台湾雕塑学会理事长、杨英风美术馆馆长、杨英风艺术文教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呦呦艺术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木易国际艺术有限公司负责人等多项职务。
雕塑风格
杨奉琛的雕塑风格着重在大地造景、景观雕塑、玻璃雕塑、光效雕塑、雷射艺术。
杨奉琛以设计多座台湾灯会主灯与公共艺术而闻名,如劲马开太平、吉羊康泰、高雄爱河主灯鳌跃龙翔、洪福齐天、同心开大业、三阳开泰 ,
屏东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 海天一色逍遥鱿、桃园国际机场公共艺术等
家庭
杨奉琛的妻子是骨董收藏家王维妮,两人育有一子一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