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楷
梁鸿楷(1887年1月9日—1956年12月11日),字景云。广东新兴县天堂镇莲塘村人。中国同盟会成员,曾因廖仲恺遇刺案被捕入狱。
梁鸿楷 | |
---|---|
![]() | |
出生 | 1887年1月9日(光绪十三年)![]() |
逝世 | 1956年12月11日(69岁)![]() |
国籍 | ![]() |
政党 | ![]() |
军种 | ![]() ![]() |
军衔 | ![]() |
参与战争 | 东征 北伐战争 |
生平
1906年至广州谋生,到达广州后正好省政府正在招募新军,梁鸿楷去报名并且顺利被录取,之后被分配到邓铿部。 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7年任广东警卫军第二十五营营长。1919年改任为援闽粤军第二支队第三统领,隔年任粤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
1921年参与第二次粤桂战争。1922年1月23日兼任广州卫成副司令[1],同年3月23日第一师师长邓铿遇刺身亡,4月由孙中山命梁鸿楷兼任粤军第一师师长[2]。1923年因作战有功在论功行赏的会上孙中山先生亲笔写下「疾风吹劲草,乱世识忠臣」来评价梁鸿楷将军,4月任中央直辖粤军第四军军长。

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主持黄埔军校开学典礼。台下左三为梁鸿楷
1924年6月14日被任命为建国粤军第一军军长。1925年8月25日因廖仲恺遇刺案被捕拘留[3],在宋庆龄、何香凝、李福林的力保下2年后便出狱。1949年跟随国民政府迁台,之后任国大代表、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1956年12月11日因血压高症及脑血栓,在台北三军总医院逝世[4],总统蒋中正赠词「景云同志千古」和「忠谟永式」挽匾。
参考文献
-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993. ISBN 9787801000361.
- . 一源印刷所. 1971.
- . 亚太政治哲学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2017. ISBN 9789869373937.
- . 中央日报社. 1956.
书籍
- . 亚太政治哲学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2017. ISBN 978986937393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