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魯吉亞世界遺產列表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2年制訂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世界遺產是指對全人類有重要文化遺產或自然遺產價值的遺產項目[1]。常見文化遺產包括古蹟(如建築、雕塑、題字)、建築群、遺址(如考古遺址);自然遺產通常是具備特殊物質和生物價值的自然地貌、地質和自然地理結構(如瀕危動植物棲息地),或在科學、保育、自然美角度極具價值[2]。格魯吉亞於1992年11月4日接受公約,該國自然和文化遺蹟因此有資格列入《世界遺產名錄》[3]。
截至2022年,格魯吉亞共有四處遺產入選,另有十四處遺產入選預備名單[3]。1994年,姆茨赫塔和由巴格拉特主教座堂與格拉特修道院組成的遺址首次入選[4][5]。然而,由於重大的重建工作不利於巴格拉特主教座堂完整性和真實性,該主教座堂在2010年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其後在2017年被移出世界遺產。上斯瓦涅季於1996年入選[6],科爾基斯雨林及濕地則在2021年入選[7],也是格魯吉亞唯一的自然遺產,而前三者皆屬於文化遺產[3]。
世界遺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根據十項標準收錄世界遺產,入選的每一個必須符合至少一項標準,其中第一()至六()項為文化遺產,第七()至十()項為自然遺產,同時符合文化和自然遺產標準的叫複合遺產,順序按入選年份排列[8]。
名稱 | 圖像 | 地址 | 入選年份 | 教科文數據 | 簡介 |
---|---|---|---|---|---|
姆茨赫塔 | 姆茨赫塔-姆季阿涅季州 | 1994 | 708;iii,iv(文化) | 姆茨赫塔是公元前三世紀到公元五世紀格魯吉亞的首都,迄今仍是格魯吉亞東正教的中心。公元337年,格魯吉亞在姆茨赫塔正式宣佈其官方宗教更改為基督教。十字修道院(如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6世紀,而生命之柱主教座堂和聖妮諾女子修道院則在11世紀於早期教堂的遺址上建造。這些紀念建築物顯示了該地區的中世紀宗教建築發展的不同階段。[4] | |
格拉特修道院 | 伊梅列季州 | 1994 | 710;iv(文化) | 格拉特修道院是格魯吉亞黃金時代的名作,由國王大衛四世於1106年建造,是整個中世紀格魯吉亞的主要文化和知識中心之一。修道院裏的學院僱用了一些最著名的格魯吉亞科學家、神學家和哲學家,當中許多人曾在國外各種修道院裏活動,包括君士坦丁堡的曼根學院。格拉特修道院入選世界遺產時,巴格拉特主教座堂也同時入選文化遺產,然而在2010年至2017年期間,因巴格拉特主教座堂經歷了不利於其完整性及歷史真實性的大型重建,而被列為瀕危世界遺產,後於2017年從世界遺產名錄中移除,而格拉提修道院也最終從瀕危世界遺產名錄中除名。[5][9] | |
上斯瓦涅季 | 薩梅格列羅-上斯瓦涅季亞州 | 1996 | 709;iv,v(文化) | 上斯瓦涅季是位於高加索和斯瓦涅季山脈之間的因古里河沿岸的一個山谷。斯凡人曾居住於此,村莊中最突出的建築是中世紀的石塔,具有居住和防禦功能。而在恰扎西村保留了200多座塔樓和房屋。[6] | |
科爾基斯雨林及濕地 | 薩梅格列羅-上斯瓦涅季亞州、古利亞州和阿扎拉自治共和國 | 2021 | 1616;ix,x(自然) | 格魯吉亞的沿海地區(古稱科爾基斯)被濕地、森林、泥炭沼澤、湖泊和沙丘覆蓋。部分地區以拉姆薩爾濕地加以保護,是重要的生物多樣性景點,其為黑鸛、灰鶴和大白鷺等鳥類遷徙路線上的路徑。位於科爾基斯雨林及濕地的世界遺產有七處,包括阿扎拉自治共和國的Kintrishi-Mtirala和Ispani、古利亞州的Grigoleti和Imnati、薩梅格列羅-上斯瓦涅季亞州的Pitshora、Nabada和Churi。此地在格魯吉亞由科爾基斯國家公園(如圖)、金特里希嚴格自然保護區、科布萊蒂保護區和姆蒂拉拉國家公園進行部分管理。[7][10] |
預備名單
除已入選的世界遺產外,接受《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成員國還可以把遺產項目列入預備名單,任何遺產在提名《世界遺產名錄》前都必須入選預備名單[11]。截至2022年,格魯吉亞的預備名單共有十四項財產[3]。
名稱 | 圖像 | 地址 | 列入年份 | 對應標準 | 簡介 |
---|---|---|---|---|---|
阿拉維迪修道院 | 卡赫季州 | 2007 | iv,vi(文化) | 阿拉維迪修道院建於11世紀上半葉,原址是一座6世紀的修道院。其高度為50(160英尺),是格魯吉亞最高的大教堂,內部寬敞。該建築群由一道圍牆所包圍。[12] | |
阿納努里修道院 | 姆茨赫塔-姆季阿涅季州 | 2007 | iii(文化) | 阿納努里城堡群建於17世紀,位於格鲁吉亚军用道路沿線。城堡群包括幾個教堂,畫有精美的壁畫及牆面浮雕。其中的聖母教堂是阿拉格維河埃里斯塔維(公爵)的葬身之地。[13] | |
大卫·加列加修道院 | 卡赫季州 | 2007 | i,ii,iii,iv,v,vi,vii,x(複合) | 格魯吉亞東正教寺院群包含19座中世紀的寺院,約有5000個僧侶牢房。最早的寺院是由十三位亞述教父之一的聖大衛加雷傑里在6世紀建立的。該寺院在10世紀和13世紀之間經歷了一段黃金時代,而後在蒙古人入侵後衰落,並在17和18世紀出現了小規模的複興。修道院裡保存了不同時期的壁畫,在該地還發現了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的定居點遺跡。[14] | |
德馬尼西人類考古遺址 | 克維莫-卡特利州 | 2007 | iii,v(文化) | 在德馬尼西發現的人類遺骸屬於非洲以外最早的人類化石。自1983年以來,挖掘工作仍持續進行中。挖掘工作中發現了一些頭骨、牙齒、後顱骨遺骸以及石器和動物遺骸。該遺骸年代約為175萬年前,顯示了人類進化的一個重要階段。[15] | |
格雷米大天使教堂和皇家塔樓 | 卡赫季州 | 2007 | ii,iii(文化) | 格雷米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座城市,直到17世紀被薩非王朝的阿巴斯摧毀而成為廢墟前,曾是卡赫季王國的首都。大天使教堂於1565年由萊萬國王委託建造,顯示了格魯吉亞教會建築的演變。大天使教堂旁有一座三層的皇家塔樓,其上方有一個鐘樓。[16] | |
克維特拉教堂 | 卡赫季州 | 2007 | iii,iv(文化) | 克維特拉教堂建於10世紀,位於一個堡壘群內,是一座小教堂。該教堂是姆茨赫塔十字修道院的衍生建築。俯視圖為一個四角形的十字架,而其拱門之間有四個壁龕。[17] | |
图舍季 | 卡赫季州 | 2007 | iv,v,vii,x(複合) | 图舍季是高加索山坡上的一個地區。山坡上的棲息地從森林到高草甸再到亞尼韋斯地帶,每一種環境都是各種動物和植物的家園。該地鄉土建築的特點為堡壘式建築,與斯瓦涅季的建築相似。[18] | |
尼科爾茨敏達主教座堂 | 拉恰 | 2007 | ii,iv(文化) | 尼科爾茨敏達主教座堂是格魯吉亞最重要的中世紀遺蹟之一,建於11世紀初巴格拉特三世國王統治時期。教堂的平面呈六邊形,裝飾有描繪宗教主題的浮雕。內部裝飾包含了部分16世紀和17世紀的繪畫。[19] | |
薩姆塔維西主教座堂 | 什達-卡特利州 | 2007 | iv(文化) | 薩姆塔維西大教堂建於1030年,在15世紀進行了一次大修,如重建穹頂和西牆等。鑑於建築的發展,大教堂引入了新的裝飾風格,在東面的外牆上有一個巨大的裝飾性十字架和菱形圖案。其內部保留了17世紀壁畫的碎片。[20] | |
沙提利 | 姆茨赫塔-姆季阿涅季州 | 2007 | v(文化) | 沙提利是一個海拔1,400(4,600英尺)的山村,位於阿爾貢河峽谷中。該村是一個堡壘綜合體,其建築同時具有居住和防禦功能。而該村可以追溯到中世紀末和現代初。[21] | |
第比利斯歷史區 | 第比利斯 | 2007 | ii,iii,iv,v,vi(文化) | 第比利斯是格魯吉亞的首都,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城市,也是高加索地區的一個重要中心。它始建於公元5世紀,受到不同文化的影響。該市位於库拉河河畔,被納里卡拉要塞所俯瞰。其典型特徵為居民房屋的陽台和庭院。[22] | |
烏普利斯克赫洞穴鎮 | 什達-卡特利州 | 2007 | ii,iii,iv,v(文化) | 在烏普利斯克赫最早的人類居住痕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千年。在希臘時期和古代晚期,其為一個重要中心,在9至11世紀達到另一個全盛時期,最終在13世紀的蒙古人襲擊中被蹂躪。該鎮被切割在岩石中,包括一個宮殿群和一個6世紀的三面體大教堂,部分洞窟有複雜的裝飾。[23] | |
瓦尼 | 伊梅列季州 | 2007 | ii,iii,vi(文化) | 瓦尼是歷史上科爾基斯地區的一座古城,從公元前7世紀到1世紀一直有人居住。它是該地區的一個政治和宗教中心。在希臘化時代,這座城市受到了希臘文化的重大影響,如建築、珠寶和埋葬習俗等。考古發掘中發現了大量的文物,目前在第比利斯的格魯吉亞國家博物館展出。[24] | |
瓦爾齊亞-赫爾特維西 | 薩姆茨赫-扎瓦赫季州 | 2007 | ii,iii,iv,v,vi,vii(複合) | 此遺產提名包括庫拉河的峽谷,在赫爾特維西要塞和瓦爾齊亞的岩石修道院之間,長約18(11英里),建於12世紀與13世紀。人類的居住區已經適應了景觀的佈局。[25] | |
參考文獻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10-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7).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1-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1).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1-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08).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8-03).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6).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2).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5).
- . Civil Georgia. 2021-07-27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8).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9).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0).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5).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3 April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2-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3).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2-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2-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0).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1).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3).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8).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4).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6).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6 April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3).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