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亭笛
典故
根据《后汉书》〈蔡邕传〉注引张骘《文士传》载,相传东汉才子蔡邕一次经过会稽高迁亭(即柯亭),发现屋椽东间第十六根竹子质地奇特,可以作为制笛的材料。结果蔡邕以此竹料制作笛子,果然能发出优质的笛声。干宝《搜神记》亦载:「蔡邕尝至柯亭,以竹为椽,邕仰盼之,曰:『良竹也。』取以为笛,发声辽亮。」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柯亭」成为了一流竹笛的代名词。
与柯亭笛有深厚关系的,还有东晋名将桓宣族子,有「笛圣」之称的桓伊。晋代诗人伏滔所作《长笛赋序》,提及其友人桓伊曾拥有柯亭笛。[1]《晋书》〈桓伊传〉载桓伊「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2]
明代刘基《横碧楼记》载:「予又闻柯亭有美竹,可为笛,风清月明,登楼一吹,可以来凤凰,惊蛰龙,真奇事也。」明代诗人唐之淳亦有诗作名〈柯亭〉。[3]
文学作品
- 南朝梁武帝《咏笛》:「柯亭有奇竹,含情复抑扬。」
- 唐代李縠《浙东罢府西归酬别张广文皮先辈陆秀才》:「兰亭旧趾虽曾见,柯笛遗音更不传。」
- 唐代胡曾《咏史诗·柯亭》:「一宿柯亭月满天,笛亡人没事空传。」
- 唐代杜牧《寄珉笛与宇文舍人》:「调高银字声还侧,物比柯亭韵校奇。」又〈寄题甘露寺北轩〉:「孤高堪弄桓伊笛,缥缈宜闻子晋笙。」
- 唐代牟融《题竹》:「柯亭丁相遇,惊听奏钧天。」
- 唐代李郢《赠羽林将军》:「唯有桓伊江上笛,卧吹三弄送残阳。」
- 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温庭筠〉:「(温庭筠)善鼓琴吹笛,云:『有弦即弹,有孔即吹,何必爨桐与柯亭也。』」
- 清代乾隆帝《题柯亭》:「陈留精博物,椽竹得奇遭。昔已思边让,今兼传伏滔。琴同识焦爨,剑比出洪涛。汉史无能续,千秋恨董逃。」
- 清代纳兰性德《水龙吟·题文姬图》:「须知名士倾城,一般易到伤心处。柯亭响绝,四弦才断,恶风吹去。」
备注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