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慎行
查慎行(1650年6月7日—1727年9月25日),本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又号查田,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祖籍徽州婺源人[1],生于浙江海宁,清代诗人。着有《武侯论》、《他山诗钞》、《敬业堂诗集》等作品,其中的《舟夜书所见》一诗被中国大陆收入教材。
查慎行 | ||
---|---|---|
![]() 选自《清代学者象传》第一集,清叶衍兰辑摹,黄小泉绘。 | ||
大清翰林院编修 | ||
籍贯 | 浙江海宁袁花 | |
原名 | 查嗣琏 | |
字号 | 字悔余、夏重 号初白、他山,又号查田 | |
出生 | 顺治七年五月初七日酉时(1650年6月7日) | |
逝世 | 雍正五年八月十日辰时(1727年9月25日) | |
亲属 | 弟嗣珣、嗣庭 长子克建 | |
出身 | ||
| ||
经历 | ||
| ||
著作 | ||
|
生平
顺治七年庚寅(1650年),五月初七日酉时生。受经史于黄宗羲,受诗法于钱澄之,声名早着。曾在纳兰明珠府中教授其幼子。康熙二十八年,牵涉洪升《长生殿》的国恤张乐事件,遭革职,驱逐回籍。期间其改名换字,籍贯改作钱塘。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入值南书房。五十二年(1713年)退休回乡家居。
雍正五年(1727年),弟查嗣庭犯文本狱,查慎行也遭牵连,被逮捕。世宗知其端谨,特许其归返回田里。秋八月十日辰时先生卒。其长子克建、堂弟嗣珣都是进士。当时称为“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
著作
查慎行的诗主要学习宋人,特别是苏轼和陆游。他注过苏轼的诗,题为《补注东坡编年诗》,共五十卷。他的律诗、绝诗纯为议论,格调老成。古诗有气势。
赵翼《瓯北诗话》写:「要真功力之深,则香山、放翁后一人而已。」那「一人」便是指查慎行。
他著述甚丰,诗收在《敬业堂诗集》(53集,50卷,收录康熙18年至康熙57年所作的诗)、《敬业堂诗续集》(7集,6卷,康熙57年至雍正5年),文收在《敬业堂文集》,在易学方面有《周易玩辞集解》十卷、《易说》一卷,另着有《人海记》二卷。
参考文献
- 郑 毅, , 黄山日报, 2021-09-1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