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琼
林丽琼,台湾物理学家,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物理学博士,现为国立台湾大学物理系合聘教授及台大新颖材料原子级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是中央研究院第三十三届院士。专长领域为纳米材料学与应用。
生平
林丽琼高中毕业于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1981在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物理系。就读台大期间知名物理学家吴健雄夫妇访台,她特意搭车到新竹,虽然当时根本听不懂演讲内容,但却深受吴对于科学研究的热情所感动。1983年考进美国哈佛大学并于1989年取得应用物理学博士。专长领域为纳米材料学与应用。获得第十届「台湾杰出女科学家奖」。1989-1994年任职于美国奇异公司研发总部,从事高性能节能材料的研究。1994年返台后,进入国立台湾大学凝态科学研究中心担任副研究员,并于2012-2018年出任该研究中心主任。目前则是国立台湾大学物理系合聘教授及国立台湾大学新颖材料原子级科学研究中心主任[1][2]。
学术成就
林丽琼博士目前主持国立台湾大学新颖材料原子级科学研究中心下的尖端材料实验室。主要研究半导体、光电与能源材料,致力于发展出更加环保有效率的材料。与台大化工系教授吴纪圣合作,期望通过「人工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换成可用的低碳氢化合物,取代石油成为新燃料[3],为绿能及永续能源做出进一步贡献。在美国及台湾拥有多项专利[4]。
年份 | 项目 |
---|---|
1986-1988年 | IBM Predoctoral Fellowship, USA |
1989年 | Reinhold Rudenberg Memorial Prize for Graduate Student, Harvard, USA |
2000年 | 中央研究院年轻学者研究著作奖 |
2004年 | 国立台湾大学研究成就奖 |
2006年 | 中华民国物理学会会士 |
2007年 | 中华民国国家科学及技术委员会杰出奖
瑞典林雪平大学荣誉博士, 瑞典( Linköping University,Sweden) |
2007-2011年 | 国立台湾大学院级特聘研究员 |
2008年 | 英国皇家工程学院杰出访问学者, 英国(UK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UK) |
2008-2011年 | 中华民国国家科学及技术委员会杰出学者研究计划 |
2009年 | 国际发明家协会女士奖
国际花喇子模奖, 伊朗(The Khwarizmi International Awar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2010年 | 美国材料学会会士, 美国(The Minerals, Metals & Materials Society,USA) |
2010-2013年 | 中华民国国家科学及技术委员会杰出奖 |
2010-2015年 | 杰出人才发展基金会杰出人才讲座 |
2011年- 至今 | 国立台湾大学校级特聘研究员 |
2012年 | 侯金堆杰出荣誉奖_材料组 |
2013年 | 阿查亚维诺瓦国际材料科学与技术奖, 印度 |
2015年 | 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Asia 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APAM) |
2017年 | 第10届台湾杰出女科学家奖 |
2018年 | 台湾真空学会会士
教育部学术奖 |
2020年 | 徐有庠先生纪念基金会「有庠科技讲座_纳米科技类」 |
2022年 | 中央研究院第33届数理科学组院士 |
家庭
林丽琼为家中的么女,排行第八。林家子女学业优异,有七位考取台大、一位师大。除了他以外二哥和四姐也分别投入科学的研究领域中,林丽琼也是追随四姐的脚步进入台大物理系就读。林丽琼于1983年与陈贵贤结婚育有两女。两人同为台大的同学,1983年一同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深造,两人的大女儿也于这段期间出生[3][4]。
轶事
林丽琼夫妇在攻读博士期间大女儿诞生。夫妇俩为了照顾女儿,特意错开进实验室的时间,并节省奖学金以供半天的褓姆费用。林丽琼1989-1994年任职于美国奇异公司研发总部时,该部门当时只有两位白人女性,而她则是是第一位华人女性。根据林的描述当时另一位应征相同职位却未受聘的韩国同学曾对她说:「都是因为你是女性!」。林丽琼任职于美国奇异公司时适逢美国职场两性平权议题崛起的年代,竞争对手认为林因为性别优势取得工作,林丽琼因此非常不服气,她认为自己是因为能力成功。林丽琼多年来努力维持实验室学生的性别比例,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能够成为女学生的榜样,也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参加演讲或接受采访,期望让自己的故事可以鼓励更多女性「科学无关性别,只要努力都可以做出贡献」[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