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燕郡
沿革
晋惠帝光熙元年(306年),进封东嬴公司马腾为东燕王[1],分濮阳郡燕[2]、白马二县,陈留国酸枣、长垣二县,置东燕国,属兖州,治东燕城(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3]。辖境约当今河南省延津县、滑县等地。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徙封东燕王为新蔡王[4],改东燕国为东燕郡。
十六国时期,东燕郡先后为汉(315年-319年)、后赵及其残余势力(319年-359年)、前燕(359年-369年)、东晋(369年)、前燕(369年-370年)、前秦(370年-384年)、东晋(384年-387年)、翟魏(387年-392年)、后燕(392年-399年)所有。后赵武帝建武元年(335年),东燕郡改属洛州。前燕景昭帝光寿三年(359年),东燕郡还属兖州。后燕成武帝建兴七年(392年),东燕郡改属兖豫二州。[5]
国主
- 东燕王司马腾,306年-307年在位。
注释及征引文献
- 《晋书·卷四·帝纪第四》
- 《晋书·地理志》脱漏燕,参见《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等。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
- 《晋书·卷五·帝纪第五》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
- 《资治通鉴·卷一〇二·晋纪二十四》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