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坊

东安坊台湾台南城之历史行政区划,始于明郑时期永历年间,清代分为两坊[1]:54。东安街坊的发展始于十字街向东,即中西区民权路一段、东区东门路一段为主轴,一路向东发展,延伸至台湾府城大东门的位置。[2]

东安坊
汉字
白话字
台罗拼音

历史

明永历年间,郑成功将普罗民遮城改为承天府治,永历十八年,郑经划承天府治为东安、西定、宁南、镇北四坊,是为东安坊之始。永历二十三年(1669年),在东安坊郡署之右,首建城隍庙[3]:239

清朝,台湾府署台湾县署曾设于东安坊。[1]:361750年(乾隆十五年),知县鲁鼎梅新建县署于镇北坊[1]:36后来台湾府城四坊被析分为六坊二堡,原东安坊被分为东安上坊东安下坊,范围与原东安坊略有不同。[1]:54

台湾的第一个寺庙弥陀寺也兴建于此。

另见

参考文献

  1. 王世庆. . 南投县: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1991-06-30 [2022-04-04]. OCLC 30131974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2. 台南市政府 府城消遥游网站 http://map.tncg.gov.tw/sceniccommerce.aspx?id=2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3. 廖财聪. . 南投县: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1996-12-30 [2022-04-04]. ISBN 9570083980. OCLC 76871408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4).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