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德 (華民政務司)

杜德英語:1902年3月23日—1980年4月25日),英國殖民地官員,1946年至1955年出任華民政務司,同時兼任行政立法兩局官守議員,任內曾六度署任輔政司一職。

杜德
R. R. Todd
出生1902年3月23日
 英国劍橋郡
逝世1980年4月25日(1980歲—04—25)(78歲)
 英国根德郡
职业殖民地官員

杜德在1924年加入香港政府,1936年至1939年擔任市政局主席,1941年一度出任署理財政司,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日軍拘禁。在華民政務司任內,他曾經處理1951年11月的東頭村大火,以及應對在1952年3月發生的「粵穗慰問團事件」。

生平

早年生涯

杜德在1902年3月23日生於英國劍橋郡希斯頓(Histon),為A·E·托德(A. E. Todd)的長子。[1]杜德早年入讀劍橋及郡立高校(Cambridge and County High School),及後取得獎學金考入劍橋大學伊曼紐爾學院[1]他在校內表現優異,1924年獲文學士榮譽學位畢業,後來又於1928年獲得文學碩士學位。[2]大學畢業同年,他在英政府的公開招聘試中脫穎而出,於12月19日獲聘用為遠東的殖民地官學生,旋於翌年1月25日加入香港政府工作。[3][4]

投身港府

投身港府初年,杜德在1925年初被派往華民政務司署[5]同年改任北約理民府助理田土官,協助丈量新界土地。[6]他在1927年6月通過廣東話考試後,復獲調回華民政務司署工作,協助執行和規劃與香港華人有關的政策,同年也獲港府奉委為官守太平紳士[2][7]在1930年,杜德調任為出入口管理處助理監督,任內曾於1931年署任監督一職。[8][9]在1933年5月,他重返華民政務司署,出任總助理華民政務司,至1936年為止。[2][10]

在1936年1月1日,港府把原有的潔淨局改組為市政局,杜德遂於同年3月出任市政局主席兼衛生局局長。[11]為改革市政衛生和減少小販數目,他在任內藉著市政局擁有簽發小販牌照的權力,對小販行業加以規管,並草擬了《杜德備忘錄》,計劃調高小販牌照費用和加入嚴格的衛生條款,從而希望縮減及壓制小販的數量和規模。[12]不過,有關政策在當時引來不少批評,其中,立法局華人非官守議員羅文錦更直指杜德胡亂詮釋小販法律,強迫小販放棄本業,最終迫使港府大致撤回政策。[12]

在出任市政局主席期間,杜德還在1938年1月獲任命為勞工保護官,[13]以及在同年3月以市政局主席的身份擔任房屋委員會(Housing Commission)委員,該委員會在1935年由港督貝璐爵士成立,負責專門研究香港居住環境擠迫的問題。[14]委員會後來於1938年10月發表調查報告,報告除了提出設立專責單位處理城市規劃和房屋事務外,又建議港府聘請英國專家審視房屋問題。不過,報告不贊成由港府興建公營房屋,但傾向支持由港府協助慈善團體興建廉價房屋,為低下階層提供居所。[14]

由署理財政司杜德於1941年簽發的五仙紙幣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39年爆發後,杜德在同年9月4日一度兼任食物管制官,但旋於同月17日卸任市政局主席和其他職務,[11]改任助理財政司,[15]並於10月18日成立的戰時收益委員會(War Revenue Committee)中出任秘書。[16]在1941年2月,杜德進一步接替休假的畢打士(H. R. Butters)出任署理財政司,成為行政立法兩局官守議員,他從畢打士接過的職務,還包括出任戰時收益委員會委員、孤兒寡婦金理事和香港大學校董。[17][16][18][19]杜德署任財政司的時期,香港局勢日益不穩,中國大陸的難民因逃避戰亂而南逃來港,人口急升造成香港市面輔幣短缺。[20]鑑於鑄造輔幣需時,杜德任內決定首度印製一仙五仙一毫紙幣,以濟燃眉之急。[20]這批紙幣全部在香港印製,並印有編號和杜德本人的簽名。[20]

在1941年11月,杜德復出任政府白米壟斷管制理事會理事,負責監管香港的白米供應。[21]雖然如此,在1941年12月,日軍隨著太平洋戰爭爆發而揮軍香港,觸發香港保衛戰,港府於同年12月25日宣佈投降,杜德結果與港督楊慕琦爵士輔政司詹遜等主要官員一同遭日方拘禁。[4]一直到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香港重光後,杜德才得以獲釋,返回英國休養。[4][1]

華民政務司

在1946年5月,香港恢復文治政府,港府有見杜德通曉中文,加上長期於華民政務司署市政局等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部門工作,於是決定起用他,以一級官學生身份接替鶴健士(B. C. K. Hawkins)出任華民政務司,並再一次出任行政及立法兩局官守議員。[22][4]杜德嘗言自己愛好中國文化,一直希望出任華民政務司也是眾所周知的「秘密」。[5]在任內,他曾經處理1951年11月的東頭村大火,以及在1952年3月發生的「粵穗慰問團事件」。[23]在事件中,廣東省地方民眾為賑濟東頭村大火的災民,於是組成「粵穗慰問團」計劃訪港探訪災民;同時間,香港的親中團體也組成「歡迎粵穗慰問團籌備委員會」,準備歡迎工作。[24]可是,港府認為訪問具政治動機,且置港府於尷尬局面,因此不願「慰問團」訪港。[24]

有見及此,杜德在1952年2月29日會見「籌委會」時強調,「粵穗慰問團」不能如期在3月1日抵港,「慰問團」須按正常程序申請抵港,最快要到3月8日才可前往香港。[24]然而,杜德未能拖延「慰問團」訪港的計劃,「慰問團」在3月1日企圖強行進入香港。同日,香港也有一批市民發起到羅湖邊防歡迎「慰問團」,但「慰問團」與歡迎民眾均被香港警方阻止和驅散,部份無法前往羅湖的民眾不滿警方行動,遂在九龍地區聚眾起事,造成大規模衝突。[24]港府最後要出動防暴警察啹喀兵維持秩序,才能平息騷亂。[24]

杜德出任華民政務司,一任九年,任內主持不少社區設施的奠基和啟用儀式,又常常與夫人出席各類大小官式場合和訪問。[5]此外,他還曾經六度署任輔政司的職務。[4]杜德在1955年3月卸任華民政務司一職,展開退休生涯。臨行前,香港各界舉行歡送大會餞別杜德夫婦,另又舉行籌款活動,最終籌集得8萬港元善款,移交華民政務司署成立「杜德基金」(The Todd Fund)作慈善用途。[25]

晚年生涯

杜德退休後定居於英格蘭根德郡小鎮七橡樹(Sevenoaks),未有再出任其他公職。[1]他在1980年4月25日卒於當地,終年78歲。[26]除了在1927年獲港府奉委為官守太平紳士外,杜德畢生未有獲英廷頒授任何勳銜[7]

個人生活

杜德與麥芝合影

杜德在1947年8月23日迎娶麥芝·格里菲斯(Madge Griffiths)為妻。[1]麥芝來自默西賽德郡沃拉西(Wallasey),是H·格里菲斯上尉(Captain H. Griffiths)之幼女。杜德夫婦與香港關係密切,兩人在香港認識,兩人的婚禮在香港中環聖約翰座堂舉行時,時任港督葛量洪爵士伉儷、兩局議員、以及華人代表何東爵士羅旭龢爵士等各界人士均有出席到賀。[27][5]杜德夫婦育有的一名兒子,也是在香港出生。[5]

杜德的興趣是打網球,他生前是皇家英聯邦學會會員。[1]

主要公職
  • 第三助理華民政務司
    (1925年1月-12月)
  • 北約理民府助理田土官
    (1925年12月-1927年)
  • 調返華民政務司署
    (1927年-1930年)
  • 出入口管理處助理監督
    (1930年-1933年)
  • 總助理華民政務司
    (1933年5月-1936年)
  • 市政局主席兼衞生局局長
    (1936年3月-1939年9月)
  • 勞工保護官
    (1938年1月-1939年9月)
  • 房屋委員會委員
    (1938年3月-10月)
  • 食物管制官
    (1939年9月)
  • 助理財政司
    (1939年10月-1941年2月)
  • 戰時收益委員會秘書
    (1939年10月-1941年2月)
  • 署理財政司
    (1941年2月-11月)
  • 行政及立法兩局官守議員
    (1941年2月-11月)
  • 戰時收益委員會委員
    (1941年2月-11月)
  • 孤兒寡婦金理事
    (1941年2月-11月)
  • 香港大學校董
    (1941年2月-11月)
  • 政府白米壟斷管制理事會理事
    (1941年11月-12月)
  • 華民政務司
    (1946年5月-1955年3月月)
  • 行政及立法兩局官守議員
    (1946年5月-1955年3月月)

榮譽

相關條目

注腳

  1. Who Was Who. London: A & C Black, 1996.
  2. The Dominions Office and Colonial Office List 1934. Great Britain: Waterlow & Sons, Ltd., 1934.
  3. "Issue 3299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London Gazette, 5 December 1924, p.20.
  4. 〈華民政務司杜德下月退休,鶴健士將繼任〉,《工商日報》第五頁,1955年2月5日。
  5. 〈昨晚全港紳商名號歡送華民司杜德盛況〉,《工商日報》第五頁,1955年3月8日m
  6. "No. 74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Hong Kong: Hong Kong Government, 24 December 1925.
  7. "No. 336 - Justices of the Peace 1928",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Hong Kong: Hong Kong Government, 15 June 1928.
  8. "No. 67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Hong Kong: Hong Kong Government, 7 November 1930.
  9. "No. 689",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Hong Kong: Hong Kong Government, 29 October 1931.
  10. "No. 350",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Hong Kong: Hong Kong Government, 16 May 1933.
  11. Hamilton, Geoffrey Cadzow,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 Hong Kong, 1841-1969. Hong Kong: Government Printer, 1969.
  12. 西巽,〈海外——大牌檔與香港熟食小販簡史〉,《晶報》,2011年8月28日。
  13. "No. 3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Hong Kong: Hong Kong Government, 11 January 1938.
  14. Report of the Housing Commission 1935. Hong Kong: Noronha Co. & Ltd., 1938.
  15. "Mr. Butters Leaving on Furlough", The China Mail, 20 February 1941, page 7.
  16. Report of the War Revenue Committee. Hong Kong: Noronha Co. & Ltd., 1940.
  17. Littlewood, Michael,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0.
  18. "No. 23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Hong Kong: Hong Kong Government, 26 February 1941.
  19. "No. 10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Hong Kong: Hong Kong Government, 28 February 1941.
  20.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Issued Bank Notes", Rod Sell's Homepage, 11 September 1999.
  21. "No. 1378",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Hong Kong: Hong Kong Government, 15 November 1941.
  22. The Colonial Office List 1953. Great Britain: HM Stationery Office, 1953.
  23. 〈華民政務司杜德召街坊會首長,商東頭村賑災問題〉,《工商日報》第五頁,1952年1月8日。
  24. 周奕,《香港左派鬥爭史》。香港:利訊出版社,2009年。
  25. 〈杜德慈善基金經募獲八萬元〉,《工商日報》第六頁,1956年4月17日。
  26. "Issue 48178", London Gazette, 7 May 1980, p.28.
  27. 〈華民政務司杜德結婚典禮盛況〉,《工商日報》第一張第三頁,1947年8月23日。

參考資料

中文資料

  • 〈華民政務司杜德結婚典禮盛況〉,《工商日報》第一張第三頁,1947年8月23日。
  • 〈華民政務司杜德召街坊會首長,商東頭村賑災問題〉,《工商日報》第五頁,1952年1月8日。
  • 〈華民政務司杜德下月退休,鶴健士將繼任〉,《工商日報》第五頁,1955年2月5日。
  • 〈昨晚全港紳商名號歡送華民司杜德盛況〉,《工商日報》第五頁,1955年3月8日。
  • 〈杜德慈善基金經募獲八萬元〉,《工商日報》第六頁,1956年4月17日。
  • 周奕,《香港左派鬥爭史》。香港:利訊出版社,2009年。
  • 西巽,〈海外——大牌檔與香港熟食小販簡史〉,《晶報》,2011年8月28日。網頁

英文資料

  • The Dominions Office and Colonial Office List 1934. Great Britain: Waterlow & Sons, Ltd., 1934.
  • Report of the Housing Commission 1935. Hong Kong: Noronha Co. & Ltd., 1938. 網上版本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Report of the War Revenue Committee. Hong Kong: Noronha Co. & Ltd., 1940. 網上版本
  • "Mr. Butters Leaving on Furlough", The China Mail, 20 February 1941, page 7.
  • The Colonial Office List 1953. Great Britain: HM Stationery Office, 1948.
  • The Colonial Office List 1953. Great Britain: HM Stationery Office, 1953.
  • Hamilton, Geoffrey Cadzow,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 Hong Kong, 1841-1969. Hong Kong: Government Printer, 1969.
  • Who Was Who. London: A & C Black, 1996.
  •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Issued Bank Notes", Rod Sell's Homepage, 11 September 1999. 網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Littlewood, Michael,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0. 網上版本

外部連結

政府职务
前任:
嘉利
市政局主席
衛生局局長

1936年3月-1939年9月
繼任:
嘉利
前任:
畢打士
署理財政司
1941年2月-11月
繼任:
畢打士
前任:
鶴健士(軍管)
華民政務司
1946年5月-1955年3月
繼任:
鶴健士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