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川
李远川教授(英语:,1932年3月30日—[1]),新竹市人,美籍台裔生物学家,是前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的长兄。1994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生命科学组﹞。
李远川 | |
---|---|
出生 | ![]() 1932年3月30日 |
国籍 | ![]() ![]() |
母校 | 新竹中学 国立台湾大学 爱荷华大学 |
配偶 | 李高坂玲子( Reiko T. Lee) |
儿女 | Bryan I. Lee |
奖项 | 美国化学学会Claude Hudson奖 (2002年) 中央研究院院士 (1994年,第20届)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生物化学、糖生物学 |
机构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1965年 ─ ) 京都大学 北京大学医学部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中央研究院 (1995年 ─ ) |
自1965年迄今,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教长达约40年的时间。
经历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Assistant Professor (1965 — 1970), Associate Professor (1970 — 1974), Professor (1974 — 2011), Research Professor (2011 — )
- Visiting Professor, Kyoto University, Japan (1980)
- 中央研究院 Visiting Professor, Inst. Biol. Chem. (1987)
- Visiting Professor, Beij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ina (1988)
- Visiting Professor, Shanghai Medical University, China (1991)
- Corresponding Research Investigator(通信研究员), Academia Sinica (1995 — )
- Executive Board, Chemistry and Biology Interface, Johns Hopkins Univ. (2009 — )
研究领域与兴趣
李远川教授毕生钻研糖类化学,以其在「糖类结构分析」的杰出贡献,荣获美国化学学会2001年「哈德森奖」(Claude Hudson Award)。
李是糖类结构分析的先驱者,多年来发展出一系列糖类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法,例如高品质阴离子糖类分离法(HPAEC),是已公认糖类微量分析的典范。
他的研究让人类得以深入了解俗称碳水化合物的糖类结构,从而探究糖类在生命现象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另外对于讲学及指导后进也是不遗余力,每年固定返国指导母校生化所及中研院研究员进行研究,并促成中研院成立国内第一个「细胞糖类生物学」研究群,一本他对学术研究专的执着。
学术荣誉
-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 Res. Career Devel. Award (1972-1977)
- Jap. Soc. Adv. Sci. Fellowship (1980)
-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 MERIT Award (1986-1995)
- 中央研究院 Special Chair Lectureship (1987)
- Herbert Sober Lectureship Award (1994)
-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特聘教授 (1995)
-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 Fogarty Fellowship Award (1995-1998)
- 中央研究院 李卓皓纪念奖 (1996)
- 美国化学学会 Claude Hudson Award (2002)
- 名誉客座教授, 克罗地亚University of Osijek
- 国立清华大学 客座讲座教授
- The Rosalind Kornfeld Award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 in Glycobiology, Society for Glycobiology (2011)
参考文献
- 《自由时报》2001年2月10日5版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