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焯芬

李焯芬GBSJP英语:1945年4月17日),香港地质工程师及水利专家,曾参与多个核电站大坝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包括三峡工程。他曾担任香港大学副校长、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院长、珠海学院校监和校长、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讲座教授。现兼任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理事会主席、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馆长、共建维港委员会主席等公职。

Professor
李焯芬

GBS JP 教授 院士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 (1945-04-17) 1945年4月17日[1]
 中国
籍贯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永宁大华村[1]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配偶李美贤1970年结婚)
儿女长子
(1971年(52—53岁)
次子
(1975年(48—49岁))
居住地 香港
学历
母校圣公会圣彼得小学
圣若瑟书院
宗教信仰佛教
获奖
经历

背景

李焯芬1945年生于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永宁大华村[1],其父亲李潮书是国文老师[2],曾得过青年文学奖冠军[3],母亲何惠兰出身自小榄镇的旺族[2]。而堂弟是妙派风水师李国腾(原名:李国芬)[4]。李焯芬有2名胞弟[5],其中二弟李扬芬是前香港教育学院教务长[6]。而李焯芬在1948年10月从大华村随父母移居广州[1],1950年入读位于珠江南岸的小学[1],直至1953年10月才移居香港[1],分别居住在湾仔铜锣湾以及北角[5],并插班入读圣公会圣彼得小学上午校二年级[1][5],在校时与曾钰成为同班同学[5]。。他在1957年小六毕业后[1],升读圣若瑟书院[1],1965年在该校读至中七毕业入读香港大学土木工程[1];1968年以一级荣誉毕业[7],1970年再获得港大理学工程硕士学位[3][8](与水务署署长高赞觉及澳门大学创办人兼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黄景强为同学[8][9])。

随后,李焯芬到了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主修岩土工程,1972年取得博士学位。[10]毕业后曾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多伦多大学任教;后长期服务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水电局及省电力公司,历任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工程部门总经理等职;负责水电核电建设、大坝安全评估、核电站及大坝抗震、核废料处理等研究课题。至1994年回到母校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任教,1998年升任该系的系主任;并于2000年至2008年间担任副校长,先后主理「研究」及「大学关系」[10]

2008年2月1日起,他正式接替杨健明,出任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院长[11],至2015年退休。同年7月1日起,李焯芬接替江可伯担任珠海学院校监[12]。2018年7月1日,李焯芬接替张忠柟担任珠海学院临时校长,随后出任校长[13],至2022年10月28日卸任[14]

成就

学术成就

李教授曾发表国际学报论文270余篇,专着9册。2001年当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及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又获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颁授荣誉理学博士[10]

工程成就

李教授曾长期兼任世界银行联合国发展计划亚洲开发银行国际原子能机构加拿大国际开发总署等机构的科学技术顾问;此外,他曾被选任加拿大岩土工程学报副主编、加拿大大坝安全委员会主席、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构造委员会主席、加拿大核学会抗震设计规范委员会主席、香港工程师学会岩土工程委员会主席,并于2001年受特邀做环加拿大岩土工程学术演讲[15]

李教授曾参与中国多个水电核电大桥基础设施项目的可行性及设计论证[10]。自90年代回到香港工作后,差不多每周都到内地去[15],多年来踏遍了内地偏远地区进行水利工程,当中包括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以及中国第一个向世界银行借贷兴建的水电项目-二滩水电厂;在三峡工程中,他成功协助工程人员解决船闸高边坡的岩石时效变形问题,又运用在香港治理斜坡的手法套用于高边坡的巩固工程。近年,李仍然奔波于国内新建的水电站工地,为地下厂房的岩石稳固问题提供专家意见[16]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正英曾以「大禹传人」四字相赠,表彰他对中国水利的贡献[3]

社会事务

李焯芬到加拿大留学及发展后,积极参与当地华人安老及教育义务工作;2003年起担任香港福慧慈善基金会会长,该基金会主要从事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助学工作[3]

此外,李亦一向热心参与社会事务,曾任文化委员会策发会委员[17]。现同时担任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理事会主席、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馆长、香港兽医管理局主席、共建维港委员会主席、卫奕信勋爵文物信托理事会主席、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成员及国民教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10]

个人生活

李焯芬在1970年11月与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李美贤于加拿大结婚[1],婚后育有2名儿子(1971年9月生、1975年5月生)[1]

奖项和荣誉

宗教信仰

李焯芬是虔诚的佛教弟子,精通中、西亚的佛教史,曾在不少佛学讲座中讲述佛教的发展和历史。他亦曾创办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福慧基金会等佛教慈善组织[18]

文学著作

除学术论文著作外,李焯芬亦有撰写散文通识书籍及心灵小品等;著作包括:《心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悲智愿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应当如是》、《水的反思》、《心无罣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活在当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禅是一朵花》、《佛智今用》、《轻安自在》、《安忍精进》、《走出困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等。其中 《活在当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心无罣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商务印书馆的2008年畅销书榜「中文文学」类别中排名第一及第六位[19]

此外,李教授现时亦有在报章《信报财经新闻》定期撰写「生命通识」专栏。

相关新闻

  • 2005年6月19日,部份香港大学医学院毕业生不满大学将医学院冠名为「李嘉诚医学院」,遂到医学院大楼外静坐抗议。期间,时为港大副校长的李焯芬到场接请愿信,并应校友要求即场展开对话。他形容,冠名之举「就好像『去饮做人情』,礼尚往来,投桃报李」,随即遭校友大喝倒采[20]
  • 2010年1月,李焯芬曾公开支持政府提出兴建高铁的方案,亦倾向支持总站设于西九文化区;并批评公共专业联盟提出的「高铁锦上路总站方案[21]
  • 大亚湾核电厂核反应堆燃料棒于2010年5月23日泄漏辐射,事后被传媒揭发事件;身兼大亚湾核电厂安全咨询委员会副主席的李焯芬表示会可加强与公众沟通[22]
  • 2011年9月26日,绿色和平揭发三大香港核电专家何钟泰、李焯芬及梁广灏,与核电行业潜藏的利益联系后,李焯芬教授向传媒表示,由他担任非执董的「香港保华建筑集团」有份投资的「中建保华」「完全冇做」核电工程,并强调「多年凭良心说话,以科学角度讨论核电,没存在利益冲突」,更指绿色和平提出的质疑「好有创意」 。然而,绿色和平翻查「香港保华建筑集团」有份投资的「中建保华深圳分公司」官方网页,却发现确凿证据,清楚证明「中建保华」有份承接核电工程,显示李焯芬教授的回应与事实不符。[23]
  • 2011年9月27日绿色和平5名成员于港大校外专业进修学院送交核电代言酬金的支票,讽刺李焯芬接受核电行业的利益,对外不断唱好核电。绿色和平要求李焯芬教授尽快公开所有与核电行业的利益联系,并辞任大亚湾安咨会副主席之职。[24]
  • 2014年5月2日获委任高铁工程调查小组主席不到2小时,即因被传媒指为高铁承建商独立非执董而闪电辞职。[25]

参考数据

  1. 李焯芬. . 香港中和出版. 2012: 309-310.
  2. 李焯芬. . 香港中和出版. 2012: 21.
  3. . 《文汇报》. 2008-02-20 [2010-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07).
  4. 李国腾: http://leekwoktang.com/master-lee-kwok-tang-inf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5. 李焯芬. . 香港中和出版. 2012: 31.
  6. 李焯芬. . 香港中和出版. 2012: 33.
  7. . 华侨日报. 1968-11-14: 14 [2022-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4).
  8. . 华侨日报. 1970-11-27: 18 [2023-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2).
  9. . 华侨日报. 1968-06-23: 14 [2023-12-24].
  10. 李焯芬简历
  11. . 《头条日报》. 2008-02-14 [2010-07-13].
  12. . 珠海学院. 2015-05-13 [2015-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3. . on.cc东网. 2018-06-21 [2022-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2) (中文(香港)).
  14. . on.cc东网. 2022-10-28 [2022-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8) (中文(香港)).
  15. . 《文汇报》. 2008-06-15 [2010-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0).
  16. . [2010-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4).
  17. . 香港政府新闻网 行政与公民事务. 2006-03-17 [2018-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4).
  18. . 《鹿野苑》第24期. 2008-10 [2010-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19).
  19. . 《文汇报》. 2009-01-12 [2010-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7).
  20. . 《明报》. 2005-06-20 [2010-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1. . 《新报》. 2010-01-15 [2010-07-19].
  22. . [2010-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10).
  23. . 绿色和平. 2011-09-26 [2011-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7).
  24. . 绿色和平. 2011-09-27 [2011-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7).
  25. . mingpao.com. 2014-05-21 [2014-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6).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