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佶煃

陵川康肃王朱佶煃(1408年1月13日—1474年11月15日)[1]明朝沈简王朱模的庶次子,明太祖之庶孙,明朝第一代陵川王。[2]

生平

永乐五年十二月(1408年1月)生。[3]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十月,明仁宗下诏封朱佶煃为陵川王。[4]宣德三年(1428年)六月,明宣宗命定国公徐景昌、行在鸿胪寺左少卿刘顺为正副使,持节册封潞州卫百户韩福的女儿为陵川王妃。[5]

宣德九年(1434年)六月,朝廷给朱佶煃及其弟平遥王朱佶煟、黎城王朱佶燏、稷山王朱佶焆、沁水王朱佶煴、沁源王朱佶㷆岁禄各二千石,米钞各半,由山西布政司仓库支用。[6]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朱佶煃的兄长沈康王朱佶焞奏称欲与朱佶煃等王参加明宣宗的祭奠几筵,明英宗认为守边任重,回信制止,以后想赴京的诸王也都被明英宗制止。[7]同年十月,朱佶焞为弟弟们奏请委派教授,以讲授经书,英宗命行在吏部拣选才学老成者担任。[8]

正统七年(1442年)九月,因长兄朱佶焞奏请,英宗命每年给陵川王府等王府校尉月粮、冬衣、布花。[9]正统八年(1443年)四月,朱佶煃、朱佶燏奏府中缺内使,明英宗各遣四人,告谕二王善待他们。[10]

明代宗登基时,朱佶焞想和朱佶煃、世子朱幼㙾等入京朝贺。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代宗回信说天气转冷,道远跋涉,可不必来。以后想来朝贺的诸王,代宗也都回信制止。[11]景泰元年(1450年)十月,朱佶焞奏本府及陵川王府本该由山西高平等县拨用的禄米至今没有收到,怀疑是受灾的缘故,请求改拨。事下户部,户部说各王禄米共计一万石,今年山西旱伤,边运浩大,请求折粮银一千二百两、准粮五千石先送王府备用,其余五千石移文山西布政司,稍从州县改征,如无可征,即以本司官库布绢折给,代宗准奏。[12]景泰三年(1452年)十二月,朱佶焞奏称欲和朱佶煃和世子入京朝觐,代宗再次回信制止。[13]

景泰五年(1454年)八月,朱佶煃奏称其母吴氏患风气等疾,请求赐丁香、片脑等药调治,又称自己永乐年间袭封王爵时蒙赐的冕旒和衮龙袍服使用已久不堪穿着,请求赐新衣服。代宗下诏批准。[14]十月,朱佶煃奏称母亲吴氏去世后家道萧索,代宗命赐白金一百两、纻丝十疋、绢二十疋,以为葬祭之资。[15]

天顺元年(1458年)七月,朱佶煃和堂弟新昌王朱磐炷各自奏称自己宫眷众多,请求每年增加支用米二百石,获准。[16]九月,赐朱佶煃潞州税课局钞一年,供其子女婚嫁。[17]十月,因朱佶煃所请,赐他长子县税课局课钞一年。[18]

天顺三年(1460年)三月,朱佶煃奏沈府良医正刘旭的次子刘瑾谙晓方脉,用药精详,凡自己府中大小疾病都调治有效,请求让他随自己居住帮自己养生,获准。[19]

天顺五年(1462年)三月,免去朱佶煃的店房门摊课钞。[20]

成化六年(1470年)十一月,朱佶煃等王奏称自己的禄米由本府收纳,近日因本府纪善等官因监收获罪,巡抚都御史奏请收贮于有司仓,令本府往支,但脚力价就费了十分之二三,正在受饿,想率子侄入京当面诉说。明宪宗回信准其所奏,令照旧各府收纳,并告诫今后不许教授人等像以前一样多收作弊、亏损纳户。[21]

成化十年(1474年)十月,朱佶煃逝世,朝廷赐谥号康肃。[22]因其长子陵川长子朱幼𡐖已经先去世,三年后的成化十三年(1477年)九月,朱佶煃长孙、朱幼𡐖之子朱诠𨮒袭封为第二代陵川王。[2][23]

评价

家庭

妻妾

  • 王妃韩氏

子孙

  • 嫡次子陵川长子→追封陵川怀懿王朱幼𡐖
    • 陵川康简王朱诠𨮒
    • 镇国将军朱诠铰,成化二年(1465年)五月赐名。[24][25]
      • 嫡次子朱勋滂,弘治七年(1494年)四月赐名
    • 第五子镇国将军朱诠鉼,成化十五年(1479年)八月赐名。[26]
      • 嫡长子朱勋溥,弘治七年(1494年)四月赐名
  • 长女榆次县主,正统十二年(1447年)八月受封、配仪宾张瓘,[27]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给岁禄六百石,米钞各半。[28]
  • 次女临晋县主,正统十二年(1447年)八月受封、配仪宾王康,[27]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给岁禄六百石,米钞各半,[28]九月三日(9月19日)去世,朝廷令遣官致祭、有司营葬。[29]

朱幼𡐖另有孙辅国将军朱勋澜,嘉靖五年(1526年)六月因伪行印信公移被诏夺禄米三月。[30]

参考文献

  1. 《弇山堂别集》卷035作卒年七十一。此从《明实录》。
  2. 《明史》卷一百二·表第三·诸王世表三
  3. 《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七十四》
  4. 《明仁宗昭皇帝实录卷三上》
  5.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四十四》
  6.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一》
  7.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一》
  8.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十》
  9.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九十六》
  10.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一百三》
  11.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四》
  12.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七》
  13.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四》
  14.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四》
  15.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六》
  16.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
  17.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二》
  18.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三》
  19.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三百一》
  20.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三百二十六》
  21.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八十五》
  22.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四》
  23.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
  24. . 壬辰赐代府隰川王第七子名曰仕墥。沈府陵川王次孙名曰诠铰。
  25. . 乙丑。。。沈府镇国将军诠鉼嫡第一子曰勋溥。诠铰嫡第二子曰勋滂。
  26. . 甲辰赐。。。陵川王诠𨮒第五弟名曰诠鉼
  27.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七》
  28.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五》
  29.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二》
  30.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六十五》

原因:明政府封之
明陵川国国王
1424年-1474年
继任:
孙康简王朱诠𨮒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