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巴蛇屬

曼巴蛇属(拉丁屬名:)为眼镜蛇科的一,其成員被統稱為曼巴蛇。目前共有4個已經確認物種及兩個亞種[2]全部為非洲移動迅速且帶有劇毒的毒蛇。曼巴蛇在非洲亦為聲名狼藉的蛇類,當地流傳了不少有關它們的傳說及故事,特別是黑曼巴蛇。[3]

曼巴蛇屬
黑曼巴蛇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Reptilia
目: 有鳞目 Squamata
亚目: 蛇亚目 Serpentes
科: 眼镜蛇科 Elapidae
亚科: 海蛇亞科 Hydrophiinae
属: 曼巴蛇屬 Dendroaspis
Schlegel, 1848[1]
物種
  • 東部綠曼巴蛇
  • 簡氏曼巴蛇
  • 黑曼巴蛇
  • 西部綠曼巴蛇

名稱含義

曼巴蛇屬的屬名為“”。此字來自於拉丁文中,意指“樹上”的“”及“毒蛇”的“”兩字。

行為模式

曼巴蛇屬的成員大多數為樹棲性,只有當中的黑曼巴蛇多在地面活動。它們都是日行性,在白天外出捕獵小型哺乳類鳥類蜥蜴等生物,到了晚上會回到同一個地方休息。

曼巴蛇與眼鏡蛇為近親。它們在防衛時的行為也非常相似。遇到威脅時,曼巴蛇會抬起身體的前端,脹平其頸部,並發出低吼聲。不過,它們頸部的扁平程度卻沒有眼鏡蛇的那麼明顯。

在這當中,黑曼巴蛇為世上移動速度最快的蛇。[3]其因此而被誤認為會追着人攻擊。可是剛好相反,黑曼巴蛇主要是用速度逃離危險而非尋找麻煩,它們也只在受到挑引時才會發動攻擊。[3][4][5]

雖為高度危險的蛇類,但由曼巴蛇所造成的蛇咬個案相對其他一些毒蛇而言並不多。這是因為它們的棲息場所並不非常接近民居。另外,所有曼巴蛇都會在盡可能的情況下,避免與人類發生衝突,就和別的蛇一樣。[3][5]

毒性

所有曼巴蛇均帶有劇毒,它們的毒液裡主要含有神經毒素,另也包括心臟毒素。[3][6]不同種類的曼巴蛇的毒液成分及比例也會有差別。再者,即便是同一物種,不同個體的毒性也會稍有不同。人類若在被咬後不即时求醫並得到正確的血清治療的話,就很有可能會喪命,因為毒液會使心肺功能衰竭。在有效血清面世前,黑曼巴蛇的蛇咬曾造成過100%的死亡率,因為此蛇較易發怒並有較高的攻擊性,在每次的防衛攻擊裡都會注入足以致命的毒液分量。[5][7]不過,隨著醫療的進步,由曼巴蛇所造成的死亡人數及比率已經大大降低。

毒素

曼巴蛇毒素()有多個種類,它們會抑制不同生物機體的正常運作(以下列出主要的毒液活躍成分):

分類

  • 現共有3種綠曼巴蛇及1種黑曼巴蛇。[5]黑曼巴蛇名稱中的“黑”字是形容其烏黑的口腔而非棕或灰色的身體。
中文名 学名[2] 最早命名者
(首次命名年份)[2]
亞種*[2] 主要分佈地
東部綠曼巴蛇 Dendroaspis angusticepsT (Smith, 1849) 0 肯尼亞坦桑尼亞馬拉維莫桑比克津巴布韋斯威士蘭納米比亞南非西部、剛果民主共和國南蘇丹蘇丹尼日爾中非共和國乍得
簡氏曼巴蛇 Dendroaspis jamesoni (Traill, 1843) 2 蘇丹、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肯尼亞、烏干達加蓬安哥拉贊比亞喀麥隆尼日利亞盧旺達貝寧加納中非地區。
黑曼巴蛇 Dendroaspis polylepis Günther, 1864 0 剛果東北部、蘇丹西南部到埃塞俄比亞一帶、厄立特里亞索馬里、烏干達、坦桑尼亞、肯尼亞;跨越南部到:萊索托博茨瓦納誇祖魯-納塔爾省、莫桑比克、斯威士蘭、馬拉維、贊比亞、津巴布韋、盧旺達、吉布提;安哥拉納米比亞等南非及東非地區。
西部綠曼巴蛇 Dendroaspis viridis (Hallowell, 1844) 0 塞內加爾南部、岡比亞幾內亞比紹幾內亞塞拉利昂利比里亞科特迪瓦多哥、加納、貝寧、尼日利亞西南部等西非地區。

“*”也包括所有已提名的亞種。T模式種

参考

  1. (英文). ITIS. [30 October 2012].
  2. (英文). 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整合分類學資訊系統). [05-07-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27).
  3. (英文).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美國國家地理學會). [05-07-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4). African myths exaggerate their capabilities to legendary proportions; Black mambas are shy and will almost always seek to escape when confronted.
  4. (英文). Time Book Ltd. 2002.
  5. (英文)O'Shea, Mark. . multiple places: US and Canad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Europe: New Holland (UK) Ltd. 2005: 78-79. ISBN 978-0-691-15023-9. ...in common with other snakes they prefer to avoid contact;...Of the three species of green mambas...;...from 1957 to 1963...including all seven black mamba bites - a 100 per cent fatality rate
  6. (英文)van Aswegen G, van Rooyen JM, Fourie C, Oberholzer G. . Journal of Wilderness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May 1996, 7 (2): 115–21 [2013-07-05]. PMID 1199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4).
  7. (英文)Davidson, Terence.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2011-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2).
  8. (英文)Newitt RA, Houamed KM, Rehm H, Tempel BL. . Epilepsy Research Supplement. 1991, 4: 263–73. PMID 1815606.
  9. (英文)Rang, H. P. . Edinburgh: Churchill Livingstone. 2003: 139. ISBN 0-443-07145-4.
  10. (英文)Berndt KD, Güntert P, Wüthrich K. .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 5 December 1993, 234 (3): 735–50. PMID 8254670. doi:10.1006/jmbi.1993.1623.
  11. (英文)Harvey AL, Robertson B. . Curr Med Chem. 2004, 23: 3065–72. PMID 15579000. doi:10.2174/092986704336382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