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梅九
景梅九(1882年—1961年),名定成,字梅九,以字行,笔名老梅、灭奴又一人,晚号无碍居士。山西安邑城关(今属山西运城市盐湖区)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家、学者、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红学家、翻译家,世界语者。[1]
生平
景梅九7岁入私塾, 10岁通五经 ,13岁和父亲同年入泮(成为生员)。清朝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他到太原,入晋阳书院、山西大学堂西斋。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命山西选五名学生入京师大学堂,景梅九为其中之一。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他奉派留学日本,入东京帝国大学预科。在日本期间,他加入中国同盟会并任山西分会评议部部长。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他从东京帝国大学预科毕业,和井勿幕回国,到陕西西安,任教于陕西高等学堂。其间,他和马开臣、李异材、李桐轩、王一山等陕西人秘密聚会,组建了中国同盟会陕西分会,李异材任会长,景梅九拟定了革命密约。此后他回到日本,向中国同盟会总部报告西北革命情况,和宋教仁、景耀月等人分析部署革命活动。[1]
回到中国后,宣统三年(1911年)初,他在北京编辑出版《国风日报》。辛亥革命太原光复后,他受山西同盟会邀请,从北京回到山西,任山西军政府政事部部长。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他改任山西稽勋局局长,并于1913年当选民元国会众议院议员。1915年,袁世凯解散国会,命令缉捕景梅九。他遂回到山西,因山西都督阎锡山已投靠袁世凯,遂又到陕西三原,随即和李岐山、邓宝珊、续范亭在白水曹世英家会盟,组建西北护国军,呼应孙中山、蔡锷、李烈钧等。[1]
1916年,袁世凯称帝。景梅九拟《讨袁世凯檄文》,并为此被捕,解往北京关押,直到袁世凯逝世后方获释。1923年,他在广州参加中国国民党改组会议,拥护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后来,冯玉祥、胡景翼率国民军在河南反直系吴佩孚,景梅九在胡景翼部任职。四一二事变时,他在庐山避难,不久回到太原,策动反蒋。1930年,他回到家乡,纂修《安邑县志》。1934年,他被杨虎城邀请到陕西,创办国学社,出版《出路》杂志,执教陕西商业专科学校。[1]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决定在西安创办一家民间报纸,宣传该党的团结抗日主张。南汉宸等请景梅九任报社社长,重新设立《国风日报》。1938年7月,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自太行山抗日前线回延安,8月中旬经过西安,杨明轩在莲湖公园设宴招待,请林伯渠、景梅九等人作陪。景梅九即席作《赠朱德将军》诗四首,其中一首为:[1]
百战归来意态闲
当筵说笑露欢颜
迂回周转八千里
干羽而今驻历山
他后来还和韩望尘、刘文伯等一共八人为延安捐赠图书五马车。毛泽东称他们为“长安八大家”,并指示有关方面每月与他们联系一次。1947年夏,景梅九率请愿团到南京要求撤换阎锡山,但未成功,遂与蒋介石决裂,到上海参加李济深、蔡廷锴等发起成立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任第一届民革中央监察委员。[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受到林伯渠、董必武、李济深联名邀请赴北京,但他因病未去。后来他当选为西安市人民代表、第一届陕西省政协委员,任西北历史文物研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51年11月8日,他70岁时到甘肃天水参加土地改革,写下《参加天水土改纪行俚句》25首。[1]
1961年,景梅九病逝。[1]
学术贡献
景梅九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文学家、书法家。在文字训诂方面和章太炎并称“南章北景”。他还曾著有辛亥革命回忆录《罪案》。他的《〈石头记〉 真谛》 一书是红学研究的早期专著之一。他精通日语、英语及世界语,是中国研究世界语的先驱之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