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里馬科夫主義

普里马科夫主义英語:),是1990年代形式化的俄罗斯政治理念。普里马科夫主义認為俄罗斯的国家安全繫於其超级大国地位,所以俄罗斯需阻止以美国为首的单极国际秩序形成。 [1] [2]

歷史

主義得名于叶夫根尼·普里马科夫 。1996年,普里马科夫獲总统鲍里斯·叶利钦任命为俄罗斯联邦外交部长。普里马科夫主導俄罗斯外交,致力远离西方,力主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组成战略三角同盟[3],在欧亚大陆上制衡美国。 [4]

普里马科夫主义围绕五个关键主張:[2]

  1. 俄罗斯是責無旁貸地奉行独立外交政策的行動者
  2. 俄罗斯应该追求由大国共同管理的多极世界
  3. 俄罗斯应谋求在前苏联势力范围内的霸权,并应谋求欧亚一体化
  4. 俄罗斯应反对北约东扩
  5. 俄罗斯应与中国发展伙伴关系。

普里马科夫主义催生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三角格局,最终形成金砖国家英語:)。 [5][6]

参考

  1. Delong, Marek. . Internal Security. January–June 2020, 12 (1): 307–318. S2CID 225425522. doi:10.5604/01.3001.0014.3205可免费查阅.
  2. Rumer, Eugene. (PDF). Washington, D.C.: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June 2019: 1–23 [10 August 2023]. JSTOR resrep20980.
  3. 方天賜. (PDF). 展望與探索. 2005-05, 3 (5).
  4. Weitz, Richard. . The Fletcher Forum of World Affairs. Winter 2007, 31 (1): 103–118 [10 August 2023]. JSTOR 45289386.
  5. . TASS. 28 October 2014 [10 August 2023].
  6. Simha, Rakesh Krishnan. . Modern Diplomacy. 30 June 2015 [10 August 2023].

參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