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晖
晋晖(845年—923年7月20日[1]),字光远,许州人,唐朝末年及五代十国时前蜀政治人物。
晋晖年少胆大勇敢,没有继承家人祖业。最初他和蜀高祖王建一同当贼,潜入许昌民居;事发后连夜逃遁,躲藏在武阳古墓中。突然听到有人问墓中鬼魂:「颍州有无遮大会,你一同去吗?」鬼魂却回应:「蜀王在这里啊,我不能和你一起去了。」二人因此私下暗喜,说:「谁是蜀王?」不久,有人送饭到王建面前,道:「这是御饭。」王建十分高兴,晋晖以王建小字称道:「行哥相貌和常人不同,必有非常之举!」于是晋晖一心事奉王建。[2]
中和四年(884年),唐僖宗逃亡入四川,晋晖和王建、韩建、张造、李师泰均率领部众到皇帝行在,唐僖宗大喜,称他们为「随驾五都」,命十军观军容使田令孜收养他们为养子,并在回归长安后封他们为神策军宿卫[3][4]。
光启二年(886年),僖宗再次逃亡,到兴元府时王建用长剑攻击敌人,并携带玉玺同行;而晋晖也一同前往,共同担任清道斩斫使[5]。其后观军容使杨复恭驱逐田令孜的党羽,晋晖因此被贬为集州刺史[6]。
王建创建前蜀,两人经常把酒言欢,谈及旧事;晋晖说:「当年武阳墓中的事果然不假。」王建回应:「真的想不到啊!」[7]干德元年(919年),晋晖进封弘农郡王。干德五年六月四日(923年7月20日),在成都县碧鸡坊去世,寿七十九岁。王衍为之辍朝,命曹邽、王昱为册赠正副使,赐谥献武[1]。
引用
- 《晋晖墓志铭》:公竟以干德五年岁次癸未六月四日薨于在京成都县碧鸡坊之私第,享年七十有九。明廷三日为辍朝参同曲四隣不违春相礼寺征于旧典,有司式举于盛仪。圣朝遂命册赠使中大夫守右谏议大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曹邽、副使将仕郎守秘书省著作郎赐绯鱼袋王昱赐谥曰献武。
- 《十国春秋·前蜀·卷40》:晋晖,许州人。少有胆勇,不务家人生业。初,与高祖为盗,潜攻许昌民家。事发,夜遁伏武阳古墓中,闻人呼墓中鬼曰:「颍州设无遮㑹,盍同往乎?」墓中应曰:「蜀王在此,不得相从!」二人私心独喜,曰:「是谁为蜀王者?」已而,有人将饭献高祖前,曰:「只此为御饭也。」髙祖愈益喜,晖呼高祖小字曰:「行哥状貌异人,必有非常之举!」由是倾心事之。
- 《新五代史·卷63·前蜀世家第三》:僖宗即以晏弘为节度使,晏弘以(王)建等八都头皆领属州刺史。已而晏弘拥众东归,陷陈、许,建与晋晖、韩建、张造、李师泰等各率一都,西奔于蜀。僖宗得之大喜,号「随驾五都」,以属十军观军容使田令孜,令孜以建等为养子。僖宗还长安,使建与晋晖等将神策军宿卫。
- 《资治通鉴·卷256·唐纪72》:(中和四年九月)十一月,二建与张造、晋晖、李师泰帅众数千逃奔行在,令孜皆养为假子,赐与巨万,拜诸卫将军,使各将其众,号随驾五都。
- 《资治通鉴·卷256·唐纪72》:(光启二年正月)时军民杂糅,锋镝纵横,以神策军使王建、晋晖为清道斩斫使,建以长剑五百前驱奋击,乘舆乃得前。
- 《十国春秋·前蜀·卷40》:光启二年,僖宗复幸兴元。高祖既以长劒五百前驱奋击,负玉玺以行。而晖亦与俱西,同为清道斩斫使。未几,观军容使杨复恭斥田令孜之党,出晖为集州刺史。
- 《十国春秋·前蜀·卷40》:高祖即位,晖积功封弘农郡王。高祖常与饮极欢,把臂叙旧事。晖顿首曰:「武阳墓中言果不诬也!」高祖笑曰:「始念不及此!」
参考文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