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筝
日本筝,日语写为「」,偶尔写作「」(但是「琴」本是另外的乐器,指「和琴」),口语经常称为「」,是日本传统音乐中一项重要的乐器,一般认为源自于中国的古筝。
![]() | |
日语写法 | |
---|---|
日语原文 | |
假名 | |
平文式罗马字 |
著名的古典筝曲有《六段》。现代代表乐曲有宫城道雄作曲的筝与尺八二重奏的《春之海》。
构造
日本筝有着不同流派。日本筝分为雅乐和俗乐。雅乐筝是从唐代十三弦筝传承下来,张十三根黄色丝弦。后来有筑紫筝、五八筝等筝类型,均为生田流的筝,主要流行在日本关西地区。筑紫筝较短,多为四尺六寸,约为140cm。五八筝长五尺八寸,较长,在174cm左右。然而,因为日本筝审美标准的改变,使得生田流的筑紫筝和五八筝没有再做,却多数在琉球群岛作为他们的筝流派演奏,而五八筝成了日本国内可以演奏的最古老的筝。日本从六十年前开始主要使用山田流筝,琴弦较细,声音清亮,比弦稍微粗一点的筑紫筝、五八筝更加符合审美。现代日本山田筝的长度大约为180 cm,有十三根弦,弦由十三个可移动的琴柱架着,演奏者可根据需要移动琴柱的位置来调音。演奏时以拇指、食指、中指戴上拨子拨动琴弦来演奏。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纪中国筝的制造水平停滞不前,传统筝的制作方法也濒临失传。在文革时期还有流传下来的传统筝被毁,中国大陆的演奏家们购入日本的筝,或者是用日本人带来的筝演奏传统曲目。筝曲-渔舟唱晚,便是使用日本筝创作的。而当时中国演奏家使用的筝,大多为日本生田流的筑紫筝和五八筝,来代替传统丝弦筝。而后期,还改造筑紫筝或五八筝,做成了十六/七弦的钢丝筝。
最早标准的日本古筝有十三根琴弦,现今常看到低音声部的十七弦筝,甚至还有20弦筝,琴体和中国古筝基本相似,由桐木作为琴体的主要材料。
琴弦以尼龙制作,音色柔和,可以根据适用场合的不同分为乐筝和俗筝,前者多用于演奏雅乐,后者多用于民间音乐的演奏,定调有黄钟调等六种。
流派
早期日本筝的演奏者以盲人为主,他们是有朝廷官位的。其中山田流、生田流是其影响较大的两个传统流派。到近代,日本筝的演奏者以职业艺人为主,筝的地位也逐渐从重奏乐器发展成为独奏乐器,现今的日本筝乐作家通过吸收西洋音乐技巧进行进行创作使得日本的创作筝曲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 Johnson, H. (2004). The Koto: A Traditional Instrument in Contemporary Jap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msterdam: Hotei.
- Malm, W. P. (2000) Traditional Japanese Music and Musical Instruments (Rev. ed.). New York, NY: Kodansha International.
- Sachs, C. (1940). The History of Musical Instruments. New York, NY: W.W. Norton & Company. Inc. Publishers.
- Richard Louis Edmonds, et al. "Japan." Grove Art Online. Oxford Art Online. July 30, 2008.
外部链接
- 筝の事典(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