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纯仁

施纯仁1923年12月2日—2017年6月18日[1],出生于台湾台中州大甲郡梧栖街(今台中市梧栖区),是一位台湾神经外科医师,也是前行政院卫生署署长(1986~1990),任内推动重大医疗政策贡献卓着,包括制定《医疗法》,健全台湾医疗体系,并创建专业脑死判断标准,通过《人体器官移植条例[2],2000年11月获选国际外科学会荣誉院士,成为中华民国史上第二位获此殊荣者。[3]

施纯仁
 中华民国第四任卫生署署长
任期
1986年1月14日—1990年6月1日
前任许子秋
继任张博雅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23-12-02)1923年12月2日
日治台湾台中州大甲郡梧栖街(今台中市梧栖区
逝世2017年6月18日(2017岁—06—18)(93岁)
台湾台北市台北荣民总医院
学历
经历

职业经历

施纯仁是二次大战后台湾大学医学院第一届毕业生,他培育了大量医疗人才,被尊称为「医界恩师」,开创了台湾的神经外科医疗领域。包括前卫生署长詹启贤邱文达世界神经外科学会会长杜永光许达夫等名医,都是施纯仁的学生。[3] 施纯仁参与筹办许多大型国际会议、在国际组织捍卫中华民国会籍,兼具医学专业、国际视野,被认为是台湾医界的领导者,引领台湾医界走上国际舞台。杰出的贡献,让施纯仁于 1986 年被蒋经国延揽入内阁,破例成为第一位临床医师出身的卫生署署长。 [4][5]

从政经历

施纯仁署长任内为日后台湾医疗体系的健全发展奠立重要基础,并留下数波里程碑,例如:专科医师制度的创建、健全《医师法》、制订《医疗法》、公布脑死判定标准于合法的器官移植等政策制订等等[4]

开创台湾神经外科

施纯仁1956 年赴当时全世界最大最完整的神经学中心加拿大蒙特娄神经科学研究中心,接受二年严格的住院医师训练。施在1958 年回国后着手发展神经外科,增加手术量、结合各大医学院所办理研讨会,也推动成立神经学会以主办各种国际性医学会议。施也以加拿大进修受训模式为参考,来训练他在台湾的住院医师及医学生,迄今台湾的神经外科医师,大多是他的门生、学孙。[5]

推广公卫及预防医学

施纯仁重视医疗观念推展,通过制订强制力法令,来加速改变普罗大众的观念。一般认为临床医师易忽略公共卫生预防医学。施纯仁虽出身临床医师,但积极投入肝炎小儿麻痹爱滋病登革热等传染病防治工作,获得好评。在预防医学,他委请医界对癌症脑中风外伤三大主要死因进行流行病学研究,从而提出「全民量血压运动」与「骑乘机车应戴安全帽」等,积极推动预防保健的观念。[4]施的门生邱文达因为推动「骑乘机车应戴安全帽」政策等贡献,于2012年10月获得美国公共卫生协会「大卫瑞尔公共卫生倡议奖」,成为首位非美籍获此殊荣的公卫医疗人士[6]

启动台湾器官移植

施在署长任内,通过《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并公布脑死判定标准以促成合法的器官移植。同时,施纯仁对器官移植医疗伦理高度坚持,例如台大医院于1987年,未经报备自行进行全台湾第一例移植,引发署长施纯仁震怒,坚持依法重惩,开出卫生署有史以来首张罚单;这项「铁腕」开罚,施认为「不只是保障病人,也是保护医生与医疗制度。」[3]

近十年来,台湾病人赴境外移植器官案例,赴中国大陆就占9成,「移植旅游」现象引起台湾医界关注中国大陆器官供体来源。2012年11月台湾逾2400医生连署反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当局强制摘取法轮功及异见人士的器官供移植,施纯仁公开表示:「违反人的意志摘取器官,这种恶行已经不是医疗行为,已经是杀人行为了,放任现象横行,对人类是很大的灾难。」并呼吁门生公开支持。施纯仁认为,这对中国是一个关键时刻,他严词批评中国共产党执政当局是「生命尊重力量都没有的政府,将来这个政府绝对不能够生存下去。」[3](参见关于指控中共摘取法轮功学员器官的独立调查报告

主要政绩

卫生署官网,枚举施任内重要施政成果如下[2]

  • 制定《医疗法
  • 修订行政院卫生署组织法》
  • 扩编卫生署预防研究所将原台湾省传染病研究所合并于该所、成立检疫总所
  • 办理「医疗奉献奖」选拔活动,表扬为台湾默默牺牲奉献的医事人员。
  • 创建专科医师制度及制定各医师之甄审原则
  • 规划创建台湾地区医疗网,设立群体医疗执业中心
  • 定期实施医院评鉴
  • 健全药局管理,医师专业执业体系,提升医师执业功能
  • 健全食品中毒监视体系,推动食品卫生、国民营养与宣导
  • 加强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防治工作,创建预防接种疫苗伤害救济制度
  • 推行全民量血压运动、推广不吸烟运动

延伸阅读

台湾大学校长陈维昭认为,《施纯仁回忆录》是台湾医疗与社会变迁的重要史实,带给台湾社会深层的启示和省思。[4]

《一个医师的时代见证─施纯仁回忆录》,2009[4]
施纯仁珍藏史料选辑 I:《变局中的自由风气》,2008[7]
施纯仁珍藏史料选辑 II:《体会协和医院的精神》,2008[7]
施纯仁珍藏史料选辑 III:《领航世纪的神经医学研究中心》,2008[8]
施纯仁珍藏史料选辑 IV:《神经外科与专业发展的领航者》,2008[9]
施纯仁珍藏史料选辑 V:《医疗与民主转型的见证》,2008[10]
《施纯仁荣誉教授论文辑》,1996

参考文献

  1. 熊桂花 施懿津 报导. . 梧栖区 永宁国小. 台中市政府教育局. 2012-12-02 [2012-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2. . 中华民国行政院卫生署. [2012-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4).
  3. 郭云开、陈真. . 新唐人电视台 (台湾台北). 2012-12-04 [2012-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1).
  4. 蔡笃坚/编. . (台湾)记忆工程出版社. 2009年6月1日 [2012-12-05].
  5. 朱真一. . 《台湾医界》杂志. 2003年6月,. 第46卷第6期.
  6. 推安全帽立法 邱文达美国获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央通信社,2012-10-27
  7. 蔡笃坚. . (台湾)记忆工程出版社. 2008年11月 [2012-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8. 蔡笃坚. . (台湾)记忆工程出版社. 2008年5月 [2012-12-06].
  9. 蔡笃坚. . (台湾)记忆工程出版社. 2008年10月 [2012-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10. 蔡笃坚. . (台湾)记忆工程出版社. 2008年12月 [2012-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参见

官衔
 中华民国行政院
前任:
许子秋
行政院卫生署第四任署长
1986年1月14日—1990年6月1日
继任:
张博雅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