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敏

施敏1936年3月21日—2023年11月6日[注 1][2]),号福佑[3]江苏吴江[注 2]震泽人[4],生于南京[5],知名半导体学者,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职于美国贝尔实验室国立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国立阳明交通大学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的荣誉讲座教授、及美国史丹福大学电机系顾问教授。他与姜大元发明并实作了第一个非挥发性内存(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NVSM)[6][7]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8]、尊荣会员。

施敏
出生(1936-03-21)1936年3月21日
 中华民国南京市
逝世2023年11月6日(2023岁—11—06)(87岁)[注 1]
 美国
国籍 中华民国 美国[1]
别名施福佑、
母校国立台湾大学
华盛顿大学
史丹福大学
知名于非挥发性内存闪存
伴侣王令仪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物理学
机构国立阳明交通大学电子工程学系所
博士导师John Moll
博士生张俊彦

生平

施敏的父亲施家福是留学法国的矿冶专家,因被调任为台湾金铜矿务局[注 3]局长,施敏全家于1948年12月迁居台湾[4]。1957年,施敏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电机工程学系,之后至美国留学。1960年,取得华盛顿大学硕士学位。1963年,取得史丹福大学电机博士学位[注 4]。毕业后,随即进入贝尔实验室工作,在此工作直到1989年退休。

1967年5月,与韩裔美国人的姜大元在《贝尔系统科技期刊》()发表第一篇关于非挥发性内存的论文「浮闸非挥发性半导体内存细胞组件」[6][7],随后由贝尔实验室取得专利。在此年开始,撰写《半导体组件物理学》(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9]。1969年,《半导体组件物理学》(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第一版出版,成为工程及应用科学领域最畅销的教科书[4]

1968年,回台湾于国立交通大学担任董浩云讲座教授一年。并创办台湾第一家半导体公司「环宇电子」[注 5][10]

1976年,应经济部长孙运璇之邀,为当时经济部发展集成电路计划工作小组成员之一,自述「当时这个小组给孙运璇的建议是,台湾没有地下资源、矿产稀少,唯一可以好好发展的资源就是脑力。半导体绝对是最新的高科技,未来发展前景看好,建议台湾应该要发展IC产业。」,力荐孙运璇推动半导体业。[11][12]

1977年获选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13],1989年自贝尔实验室退休后,1990年开始于国立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任教[14]

1991年,获选IEEEJ J Ebers奖[15][8]

1994年,当选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数理组)。1995年,获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98年,获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

2010年6月,获赠国立交通大学终身讲座教授。

2014年6月,获赠国立台湾科技大学荣誉讲座教授。

2017年12月获IEEE颁赠2017年度「尊荣会员」[16]

著作

施敏所着的《半导体组件物理学》()是目前全世界工程及应用科学领域最畅销的书之,一曾被翻译成六种语言,销售超过100万册,被引用次数达两万多次,有「半导体界的圣经」之称。1969年推出第一版,1981年与2006年再版两次。

  • 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S. M. Sze. New York: Wiley, 1969, ISBN 0-471-84290-7; 2nd ed., 1981, ISBN 0-471-05661-8; 3rd e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with Kwok K. Ng, 2006, ISBN 0-471-14323-5, ISBN 0-470-06830-2, ISBN 978-047-006-830-4.
  • Nonvolatile Memories: Materials,Devices and Applications" 2-volume set, Tseung-Yuen Tseng and Simon M. Sze. Los Angeles: American Scientific Publishers, 2012; ISBN 1-58883-250-3
  • Semiconductor Devices: Physics and Technology, S. M. Sze. New York: Wiley, 1985; 2nd ed., 2001, ISBN 0-471-33372-7; 3ed e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with Ming-Kwei Lee . 2012, ISBN 978-047-053-794-7
  • VLSI Technology, ed. S. M. Sze. New York: McGraw-Hill, 1983, ISBN 0-07-062686-3; 2nd ed., 1988, ISBN 0-07-062735-5.
  • Modern Semiconductor Device Physics, ed. S. M. Sz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8, ISBN 0-471-15237-4.
  • 中文书
  • 上册:施敏; 伍国珏; 译者:张鼎张、刘柏村. . 台湾: 国立交通大学. 2008-08-01 [2008]. ISBN 978-986-843-951-1 (中文). (繁体中文)
  • 下册:施敏; 伍国珏; 译者:张鼎张、刘柏村. . 台湾: 国立交通大学. 2009-04-14 [2009]. ISBN 978-986-843-954-2 (中文). (繁体中文)

注释

  1. 美国当地时间
  2. 现属苏州市
  3. 在台湾基隆金瓜石
  4. 与学弟张忠谋杜俊元都师承半导体大师约翰·路易斯·摩尔[9]
  5. 施敏回台后成立的第一家环宇电子公司,据说有50位科技界董事长出自其中,宏碁电脑施振荣当时就是环宇的研究工程师[9]

参考文献

  1. . 中国工程院院士馆. [2023-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1) (中文(中国大陆)).
  2. . [2023-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2).
  3. 祖籍苏州的外籍两院院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苏州教育博物馆
  4. 王丽娟. . 宏津数字科技. 2013-06-21. ISBN 9789868959002 (中文(台湾)).
  5.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1996. ISBN 978-0-7803-9957-0 (英语).
  6. 浮闸非挥发性半导体内存,其架构类似常规MOSFET施敏. (PDF). 第191纳米通信. 国家纳米组件实验室财团法人国家实验研究院. 2012 [2015-09-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9-27). 外部链接存在于|work= (帮助)
  7. (英文)
  8. . web page at the IEEE. [2007-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28) (英语).
  9. 远见杂志》 第197期 - 前进的动力:施敏要用十纳米终结内存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成章瑜,2002年11月号
  10. YouTube上的「施敏教授」成立环宇电子的由来
  11. 周品均. . www.businesstoday.com.tw. 2023-11-08 [2023-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1) (中文(台湾)).
  12. 科技大观园. . scitechvista.nat.gov.tw. [2023-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8).
  13. 院士基本数据,中央研究院
  14. 施敏(Dr. Simon M. Sz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电子工程学系,国立交通大学
  15. Past J.J. Ebers Award Winner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web page at the IEEE, accessed 2013-08-27
  16. 引领全球半导体产业五十年 施敏教授获IEEE颁「尊荣会员」 为台湾首位获奖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国立交通大学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