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宫城
新宫城(日语:/ Shingu-jō *)是一座位于日本和歌山县新宫市(旧为纪伊国东牟娄郡新宫町)的城。续日本100名城之一。
新宫城 | |
---|---|
/ Shingu-jō | |
丹鹤城、冲见城 | |
![]() 出丸 | |
类型 | 城郭构造:平山城 天守构造:不明(非现存) |
位置 | ![]() |
坐标 | 33°43′47.7″N 135°59′32.9″E |
建成时间 | 元和4年(1618年) |
废城时间 | 明治8年(1875年) |
当前用途 | 现存遗迹:石垣、天守台 文化财指定:国之史迹 |
主要城主 | 浅野氏、水野氏 |
建造者 | 浅野忠吉 |
别名为丹鹤城、冲见城。命为「丹鹤城」的由来有两个说法,一为此地原本是源为义女儿丹鹤姬的居住地,另一个为在筑城前此地为丹鹤山东仙寺,取该寺的山号为名[1]。「冲见城」则是处在本丸即能远眺熊野滩而得名[2]。
历史
庆长6年(1601年),在关原之战后浅野氏受封纪伊国,浅野忠吉进入新宫一地并开始筑城,虽在庆长末年时大致上完成,但因一国一城令遭到废城。之后取得再建许可,在同4年(1618年)忠吉开始重建新宫城。翌年,浅野氏转封至安艺国,德川赖宣入纪伊国,新宫由赖宣的付家老水野重仲管治。重仲接续筑城工作,于二代城主重良治理时完成大部分构造,最后在三代城主重上任职时竣工。[1][3]
明治8年(1875年),在废藩置县发布后废城,现在以本丸迹为中心整备成「丹鹤城公园」[3]。
平成15年(2003年),与水野家墓所一同被指定为国之史迹 [4]。
平成29年(2017年),入选为续日本100名城(167号)[5]。
构造

A. 本丸 B. 出丸 C. 钟之丸 D. 松之丸 E. 二之丸 F. 水之手 ① 天守台 ② 地面缆车轨道迹
新宫城位于熊野川河口的南岸,标高约60公尺的丹鹤山顶上。属于平山城。该城的涵盖范围东西180间、南北115间、周长540间。东西18间、南北17间半的本丸西边为钟之丸,在钟之丸的北边为松之丸,西边则为东西32间、南北28间的二之丸。根据江户时代初期的新宫古图,城的南边有东西75间、南北45间、深1间的「イサ田溜池」,推测作为外堀使用。大正11年(1922年),外堀遭填平变为市道使用。[1]
现今残留本丸和钟之丸的石垣、在本丸西方的天守台。根据天守台的遗迹可推测天守以九间四方的大天守和三间、四间的小天守结为复合式形式。天守阁有三层或五层的说法。[1]
图片
- 本丸大手门
- 本丸搦手门
- 本丸石垣
- 出丸
- 松之丸虎口
- 水之手(1)
- 水之手(2)
- 西侧登城门(仿真城门)
历代城主
就任期间 | 氏族 | 城主 |
---|---|---|
1618~1619 | 浅野忠吉 | |
1619~1621 | 水野氏 |
水野重仲 |
1623~1658 | 水野重良 | |
1658~1707 | 水野重上 | |
1707~1714 | 水野重期 | |
1714~1749 | 水野忠昭 | |
1749~1763 | 水野忠兴 | |
1763~1822 | 水野忠实 | |
1822~1835 | 水野忠启 | |
1835~1860 | 水野忠央 | |
1860~1871 | 水野忠干 |
相关条目
参考数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