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九组

新九组,是最后一任香港总督彭定康在1992年时为1995年香港立法局选举所设立的九个新功能组别

1994年立法局(选举规定)(修订)条例草案
香港立法局
引称第381章
地域范围 英属香港
制定机关香港立法局
生效日期1994年7月8日 (1994-07-08)
废止日期1997年7月1日 (1997-07-01)
立法历史
法案公布日期1994年2月25日 (1994-02-25)
呈交者宪制事务司吴荣奎
首读1994年3月9日 (1994-03-09)
二读1994年6月29日 (1994-06-29)
三读1994年6月29日 (1994-06-29)
废除命令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六十条处理香港原有法律的决定
相关法例
立法局(选举规定)条例
现状:已废除

内容

彭定康在1992年上任港督之后,在当年的首份施政报告推出政改方案,内容包括改变最后一届立法局的组成及取消所有区议会委任议席等。根据方案,最后一届香港立法局会大幅度增加直选议席,以及增加九个功能组别:

  1. 渔农、矿产、能源及建造界
  2. 纺织及制衣界
  3. 制造界
  4. 进出口界
  5. 批发及零售界
  6. 酒店及饮食界
  7. 运输及通信界
  8. 金融、保险、地产及商业服务界
  9. 公共、社会及个人服务界

立法局表决

《1993年选举规定(杂项修订)(第2号)条例草案》实施前四项建议的改革,以及《1994年立法局(选举规定)(修订)条例草案》实施后三项建议的改革,分别于1994年2月24日和1994年6月30日在立法局通过,[1]尽管港澳办主任鲁平不停打电话去游说立法局议员对彭定康提出的政改方案投反对票或弃权票。[2]

彭定康提出的政改方案有十四项修正案。[3]李鹏飞自由党及其盟友试图去修改彭定康方案以保障功能组别的利益,鲁平动员其立法局内的盟友去支持李鹏飞的修正案,其中身兼汇丰银行董事会成员的立法局议员郑海泉因受到董事局主席浦伟士爵士的压力而投票支持自由党修正案,[4]不过自由党的修正案在1994年6月29日却因为政府三名立法局官守议员投下的反对票而以28对29票的一票之差被否决。[5]

刘慧卿提出在1995年立法局选举中实施全面直选的修正案得到港同盟民协的支持,但却因为汇点四名立法局议员弃权而以20对21票的一票之差被否决。

关于自由党修正案、刘慧卿修正案以及彭定康法案在立法局表决的投票结果细节详情如下:

席位组别姓名政治联系自由党
修正案[6]
刘慧卿
修正案[6]
彭定康
法案[6]
委任议员主席施伟贤独立出席出席出席
官守议员布政司陈方安生无党籍 反对 反对 赞成
官守议员财政司麦高乐无党籍 反对 反对 赞成
官守议员律政司马富善无党籍 反对 反对 赞成
委任议员委任李鹏飞 自由党 赞成 反对 反对
委任议员委任周梁淑怡 自由党 赞成 反对 反对
功能组别社会服务界许贤发独立 反对 赞成 赞成
地方选区港岛东李柱铭 港同盟 反对 赞成 赞成
功能组别金融界李国宝独立 赞成缺席缺席
功能组别工业界(第二)倪少杰 自由党 赞成缺席 反对
功能组别劳工界彭震海工团 反对 赞成 赞成
地方选区九龙东司徒华 港同盟 反对 赞成 赞成
功能组别劳工界谭耀宗工联会 工联会 赞成缺席 反对
地方选区新界东黄宏发独立 反对 反对 赞成
功能组别乡议局刘皇发 自由党 赞成缺席 反对
功能组别建筑、测量及都市规划界何承天 自由党 赞成 反对 反对
功能组别地产及建造界夏佳理 自由党 赞成 反对 反对
委任议员委任鲍磊早餐派弃权弃权弃权
委任议员委任林贝聿嘉独立 赞成缺席弃权
委任议员委任刘健仪 自由党 赞成 反对 反对
委任议员委任刘华森 自由党 赞成 反对 反对
功能组别医学界梁智鸿 汇点 反对弃权 赞成
功能组别商界(第一)麦理觉民主会 反对 赞成 赞成
功能组别市政局杜叶锡恩独立 赞成 反对 反对
功能组别会计界黄匡源 自由党 赞成 反对 反对
地方选区新界南陈伟业 港同盟 反对 赞成 赞成
委任议员委任郑海泉独立 赞成 反对 赞成
委任议员委任郑慕智 自由党 赞成 反对 反对
委任议员委任张建东早餐派 赞成 反对 反对
功能组别教学界张文光 港同盟 反对 赞成 赞成
功能组别金融服务界詹培忠独立 赞成缺席 反对
地方选区新界北冯智活 港同盟 反对 赞成 赞成
地方选区九龙西冯检基 民协 反对 赞成 赞成
委任议员委任夏永豪独立 反对缺席 赞成
功能组别卫生界何敏嘉 港同盟 反对 赞成 赞成
地方选区港岛西黄震遐 港同盟 反对 赞成 赞成
功能组别法律界叶锡安早餐派弃权 反对 赞成
委任议员委任林巨津 自由党 赞成缺席 反对
地方选区九龙中林巨成 港同盟 反对 赞成 赞成
地方选区九龙中刘千石 港同盟 反对 赞成 赞成
地方选区新界东刘慧卿独立 反对 赞成 反对
地方选区新界南李永达 港同盟 反对 赞成 赞成
委任议员委任李家祥早餐派 赞成 反对 赞成
地方选区九龙东李华明 汇点 反对弃权 赞成
地方选区港岛东文世昌 港同盟 反对 赞成 赞成
委任议员委任潘国濂 自由党 赞成 反对 反对
委任议员委任唐英年 自由党 赞成缺席 反对
地方选区新界北狄志远 汇点 反对弃权 赞成
地方选区九龙西涂谨申 港同盟 反对 赞成 赞成
功能组别工程界黄秉槐早餐派 赞成缺席 赞成
功能组别商界(第二)黄宜弘 新港盟 赞成 反对 反对
地方选区港岛西杨森 港同盟 反对 赞成 赞成
功能组别旅游界杨孝华 自由党 赞成 反对 反对
地方选区新界西黄伟贤 汇点 反对弃权 赞成
地方选区新界西邓兆棠独立 赞成缺席 反对
委任议员委任陆恭蕙独立 反对 赞成 赞成
委任议员委任陆观豪独立缺席 反对 反对
委任议员委任胡红玉独立 反对 赞成 赞成
功能组别工业界(第一)田北俊 自由党 赞成缺席 反对
功能组别区域市政局曹绍伟 自民联 赞成缺席 反对

结果

跟以往的功能组别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新九组的选举方法。任何在1991年人口普查中报称从事其中一个行业的在职人士,都会自动成为新九组其中一组的选民,当时的选举事务委员会还选用了“在职人士多一票”作为宣传口号。因为新九组都是一人一票产生的,而选民数目高达106万,所以这九个议席变相成了直选议席。当时的北京政府认为彭定康是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漏洞而大表不满,他因而被当时任职港澳办主任的鲁平骂作「千古罪人」。最后,北京政府宣布「直通车」(即原来中英政府协定最后一届立法局会自动过渡成为第一届特区立法会)不再有效;并决定「另起炉灶」,成立预委会以及临时立法会

通过这九个新界别而进入立法局的议员,当中五名为泛民主派,一名为传统亲中派(工联会),另外三名为工商界建制派(自由党),计有:

  1. 渔农、矿产、能源及建造界曾健成
  2. 纺织及制衣界梁耀忠
  3. 制造界李卓人
  4. 进出口界唐英年
  5. 批发及零售界周梁淑怡
  6. 酒店及饮食界陈荣灿
  7. 运输及通信界刘健仪
  8. 金融保险地产及商业服务界郑家富
  9. 公共、社会及个人服务界黄钱其濂

影响

1997年,特区政府研究第一届立法会功能界别选举时,有一少部分人建议以新九组作为新的功能组别,但政府没有采纳这个意见,并最后以当时的廿八个功能界别(包括当时添加的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功能界别信息技术界功能界别劳工界功能界别增加一席)选出议员,2000年,由于市政局区域市政局因《提供市政服务(重组)条例草案》而被解散的关系,饮食界功能界别区议会(第一)功能界别则取代两个市政局成为立法会功能界别。

2000年代初期,在讨论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初期,仍有一些人士建议香港立法会的功能界别可以仿效这个做法,以达致接近普及选举的效果。但现时所有泛民主派人士要求直接将功能界别取消,所有议席最终都是直选产生。与此同时,部份建制派人士为保留功能界别,支持增加功能界别民主成份,例如梁爱诗[7]

2011年,特区政府及北京政府接纳民主党的建议,推出区议会(第二)功能界别,把非功能界别的选民全数归纳于这个界别中,以比例代表制选出五名议员,故这个界别又称「超级区议会」,与新九组雷同,大幅增加了功能界别的选民,变相成为直选议席。其后在2021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中,因为泛民主派控制大多数区议会民选议席而被废除。

参考

  1. Loh 2010,第183页.
  2. Dimbleby 1997,第258-260页.
  3. Dimbleby 1997,第254页.
  4. Dimbleby 1997,第258-259页.
  5. Chung, Sze Yuen. .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1: 210.
  6. (PDF). Legislative Council of Hong Kong. 29 June 1994 [27 April 20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10-20).
  7. 梁爱诗倡功能组别撤公司票 撑议席值得保留 建议调整界别增选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明报》,2008年1月5日

参见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