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英華

文苑英華》是宋太宗李昉扈蒙宋白徐鉉等二十餘人共同編纂的文學總集[1]。《文苑英華》於太平興國七年(982年)開始編輯,[2]後來宋太宗又命蘇易簡王祐范杲宋湜宋白等人參修。[3]雍熙三年(986年)完成初稿,篇幅多達一千[1],所選詩文共二萬三百余首。

特點

文苑英華選材侷限與《文選》相銜接,上自南朝梁代,下至五代,按文體分賦、詩、歌行、雜文,還收錄了詔誥、書判、表疏、碑誌……等,可用來考訂史實。其中唐人作品佔十分之九。

缺點

《文苑英華》成书草率,內容有不少缺失,“原修书时,历年颇多,非出一手。丛脞重复,首尾冲决。一诗或指为二,二诗或合为一,姓氏差互,先后颠倒,不可胜计”[4]

校刊

景德四年(1007年)又重新编选,並進行“删繁补阙”的工作。祥符二年(1009年)又命石待问张秉薛映戚纶陈彭年等复校。[5]終北宋一朝,《文苑英華》遲未刊刻。南宋時,还在做补删工作,周必大退隱“老丘園”,邀集胡柯彭叔夏等好友進行再校訂工作,書中多補有異文“一作……”或“集作……”,嘉泰元年(1201年)終於付印。今存者即此校定本。彭叔夏曾将部分校文写成《文苑英華辨證》十卷,將問題分“十類四十五子目”。清朝勞格又有《辯證拾遺》。一般以為清朝編《全唐文》其實是以《文苑英華》爲底本,如李商隐《樊南文集》即是從《文苑英华》中輯出。李慈銘越縵堂日記》指出“所收赋至一百五十卷,唐赋居十之七八,陈陈相因,最无足现”;又说“其杂文中不收柳柳州《乞巧文》、昌黎《送穷文》,而收沈下贤为邯郸妓李容子所作《乞巧文》,殊不可解。”

参考文献

  1. . 中華百科全書.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0) (中文(臺灣)).
  2. 《宋会要辑稿》册“勘书”条载:“景德四年(1007)八月,诏三馆秘阁校理分校文苑英华……以前所编次未精,遂令文臣择古贤文章,重加编录,芟繁补阙,换易之。”
  3. 王明清《揮麈後錄》卷一,有“太宗收用舊臣,處之編修,以役其心”一條,引朱希真之言:“太平興國中,諸降王死,其舊臣或宣怨言,太宗盡收用之,置之館閣,使修群書,如《冊府元龜》、《文苑英華》、《太平廣記》之類。廣其卷帙,厚其廪祿贍給,以役其心,多卒老于文字之間。”
  4. 周必大《文苑英华》跋
  5. 玉海》卷五十四〈雍熙文苑英華〉記:“遂令文臣,擇古賢文章重加編錄,刪繁補缺換易之,卷數如舊。”

參見

外部連接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文苑英華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