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 (星官)

文昌星三垣二十八宿紫微垣的一个星官,有星六颗,分别象征六个政府部门或官员。

历史缘由

两宋以前,「文昌」仅仅只是三垣二十八宿之一,其虽象征文学,但并非人格神祇。由于信仰的传布,使得原本的梓潼神信仰,与传统观念中掌管文学的文昌星相混合。

讹误

有人认为文昌、魁星为同一星,也有人认为不同。民间也经常把文曲星和文昌星混同。其实在道教信仰上,文昌星主文人打扮的梓潼神,而魁星则主鬼面踢魁的大魁星君

至于天文学上的画分,「文曲」是北魁斗中第四星天权的古名[1](英文名:Megrez δ,大熊座第六十九号星δ星)。

魁星则指《春秋运斗枢》所载:北斗中的「第一至第四为魁[2]」。

星名古名英文名拜耳恒星
命名法
能见度距离
光年
天枢贪狼Dubheα UMa1.8124
天璇巨门Merakβ UMa2.479
天玑禄存Phecdaγ UMa2.484
天权文曲Megrezδ UMa3.381

也有一说指「魁,斗之首」,认为魁星只是指北斗中的第一颗星天枢

「文昌」则是三垣二十八宿紫微垣的其中一个星官。

另外,紫微斗数所指文昌,乃指南斗(斗宿)中之一颗。

由此看来,文曲、文昌和魁星实各有所指。

文昌六星

「文昌」作为三垣二十八宿紫微垣的其中一个星官,有星六颗,如半月形,列在北斗魁前(因此有「魁星」之说)。分别象征六个政府部门或官员,指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按西方星座的画分,这六星均属大熊座

文昌六星中西星名对照表
中国星名现代星名所属星座备注
文昌一大熊座
文昌二大熊座
文昌三大熊座
文昌四大熊座
文昌五大熊座
文昌六大熊座

文昌增八星

清钦天监1752年编成《仪象考成》星表,文昌增加了8颗肉眼可见的星。

文昌增八星中西星名对照表
中国星名现代星名所属星座备注
文昌增一28 UMa大熊座
文昌增二HIP 47965大熊座
文昌增三21 UMa大熊座
文昌增四26 UMa大熊座
文昌增五37 Lyn大熊座
文昌增六39 Lyn大熊座
文昌增七31 UMa大熊座
文昌增八大熊座

古书记载

  • 史记·天官书》:「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又《周礼注疏》引《武陵太守星传》:「三台,一名天柱。上台司命为大尉,中台司中为司徒,下台司禄为司空。……文昌宫第四曰司命,第五曰司中。」又 《开元占经》引《黄帝占》曰:「第一星为上将,建威武;第二星为次将,临左右;第三星为贵相,主文理;第四星为司命,主赏功进贤;第五星为司中,主司过诘咎;第六星司禄,佐理宝。」引《春秋纬》曰:「文昌宫为六府,以布升度,明天道;上将招威,次将辅主,贵相宣德,司命进官,司中灭咎,司禄赏善,佐理扬宝,六名执权,守隶四海之府,土官也。」又《太平御览》引《大象列星图》(《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题作天象列星图)「其第六星,名曰司禄。」
  • 太平御览》引《石氏星经》:「文昌六星,如半月形,斗魁前,为天府。主天下集计事,第一星名上将,第二名次将,第三名贵相,第四名司禄,第五名司命,第六名司法。」
  • 汉书·天文志》:「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禄,六曰司灾」,又《史记索隐》引《春秋元命包》:「上将建威武,次将正左右,贵相理文绪,司禄赏功进士,司命主老幼,司灾主灾咎也。」
  • 《开元占经》引陈卓曰:「文昌,一星上将,大将军也;二曰次将,尚书也;三曰贵相,太常也;四曰司中,司隶也;五曰司怪,太史也;六曰大理,廷尉也。」
  • 晋书·天文志》:「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天之六府也,主集计天道。一曰上将、大将军,建威武。二曰次将、尚书,正左右。三曰贵相、太常,理文绪。四曰司禄、司中、司隶,赏功进。五曰司命、司怪、太史,主灭咎。六曰司寇、大理,佐理宝。所谓一者,起北斗魁前近内阶者也。明润,大小齐,天瑞臻。」
  • 宋史·天文志》:「文昌六星,天之六府也,主集计天道。一曰上将、大将军,建威武;二曰次将、尚书,正左右;三曰贵相、大常,理文绪;四曰司禄、司中、司隶,赏功进;五曰司命、司怪、太史,主灭咎;六曰司寇、大理,佐理宝。所谓一者,起北斗魁前近内阶者也。」

参见

注释

  1. 唐代密教教典《佛说北斗七星延命经》中则称天权为「文曲」,原文如下:「南无文曲星。是东方无忧世界最胜吉祥如来佛。」
  2. 《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卷》也认同此说:「北斗一至四颗星组成斗形,故名斗魁,或称魁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