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厅
概要
目前在东京都、岛根县、宫崎县和鹿儿岛县等离岛地区共设有8个支厅;此外,山形县也切割4个区域,分别设置支厅。
日本支厅源自于1871年7月废藩置县后,将原有3府72县陆续进行合并,为了协助合并事务,部份被合并的县成为为支厅。而北海道由于土地广大,原有的郡行政管辖范围太小,因此北海道于1897年开始设置支厅以协助行政事务道厅。1922年,北海道重新调整支厅为14支厅的架构。于1947年5月3日新的地方自治法开始实施后,北海道的支厅确定负责分担北海道厅的事务,成为北海道厅的派出机构。2010年4月1日,北海道废除支厅,改设为(综合)振兴局。
北海道以外的府县,于1926年7月1日在18府县曾分别设置了25个支厅,但多数支厅已先后废除,或改为地方办事处、振兴局、行政中心或县民局;千叶县的支厅于2004年(平成16年)废止,冲绳县的支厅于2009年废止。目前仅有山形县及部分岛屿地区设有支厅组织。
过去外地的支厅
桦太厅
台湾
日治台湾于1895年实施三县一厅时,于各县底下规划有支厅[1]:156。到了1897年实施六县三厅制时,裁撤原本设在各县底下的支厅,改为「辨务署」[1]:167。1901年行政区划大幅调整,全台分为二十厅,在厅下设有支厅[1]:227。1920年,台湾西部废厅改州,支厅也跟着改为州下的郡[1]:284。1937年东部的厅下辖支厅亦改为郡[1]:317。在二战结束时,全台仅剩澎湖厅有辖马公、望安两个支厅,其余均已改为郡[1]:328。
南洋厅
- 1939年:
- 1943年:
- 北部支厅:马里亚纳群岛(原サイパン支厅、美属关岛1941年12月11日日本占领)
- 东部支厅:加罗林群岛东部(原トラック、ポナペ、ヤルート支厅)
- 西部支厅:加罗林群岛西部(原パラオ、ヤップ支厅)
参考来源
- 刘宁颜(总纂)、王世庆. .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1991-06-3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