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整
心脏节律不整(英语:arrhythmia, dysrhythmia[7], cardiac arrhythmia, heart arrhythmia)通称心律、心律、心律不正、心律不齐,是指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所引起的各种征候,泛指任何不正常的心跳或心律问题,包含心跳不规则、过快、或过慢的表现总称。其中心搏过速(或称频脉)的定义是成人每分钟心跳大于100下,而心搏过缓(或称缓脉)的定义是成人每分钟心跳小于60下[2]。
心脏节律不整 arrhythmia | |
---|---|
同义词 | heart arrhythmia, cardiac arrhythmia, cardiac dysrhythmia, irregular heartbeat、心律不齐、心律不整 |
![]() | |
心室颤动(英语简称V-Fib或VF),是一种心律不整的表征。 | |
症状 | 心悸、晕厥前期、昏厥、呼吸困难、胸痛[1] |
并发症 | 中风、心脏衰竭[2][3] |
常见始发于 | 中老年[4] |
类型 | 心室期外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搏过速、心室心律不整、心跳过缓[3] |
肇因 | 心脏电传导系统问题[2] |
诊断方法 | 心电图、动态心电图(Holter monitor)[5] |
治疗 | 药物、医学处置(心律调节器)、手术[6] |
盛行率 | 数百万[4] |
分类和外部资源 | |
医学专科 | 心脏病学 |
ICD-10 | I47、I49 |
ICD-9-CM | 427.9 |
OMIM | 115000 |
DiseasesDB | 15206 |
MedlinePlus | 001101 |
Orphanet | 218436 |
许多心律不整表现是无症状的,一旦有症状则常以心悸或心跳暂停的感觉表现。严重的心律不整会导致头晕、晕厥、呼吸困难或胸痛[1]。即使大部分情况是良性的,有些心律不整却会增加中风或心脏衰竭等并发症的风险[2][3],甚至导致心跳骤停、休克、猝死[8][3]。
心律不整分为四大类:期外收缩、心室上心搏过速、心室心律不整及心搏过缓。期外收缩包括心房期外收缩及心室期外收缩。心室上心搏过速包括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以及阵发性心室上心搏过速。心室心律不整包括心室颤动和心室心搏过速[3]。儿童也会发生心律不整的问题,然而注意儿童正常心律范围随着年龄变动,和成人(每分钟60-100下)不同[3]。心律不整的诊断常见有十二导程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9]。
治疗
大部分心律不整都可以有效地治疗[2],包括药物治疗、置放心律调节器以及手术。心搏过速的药物包括乙型交感神经阻断剂或抗心律不整药物如普鲁卡因胺(procainamide),而后者在长期使用有较显著的副作用。心律调节器通常用在有症状且药物治疗无效之心搏过缓病患。抗凝血剂用在某些心律不规则(如心房颤动)的病患以降低如中风等并发症的风险。危及生命的心律不整需要紧急进行电击治疗,包括心律调整(cardioversion,又称整流或心脏复律)以及去颤(defibrillation,又称心脏除颤)两种[6]。
第Ⅰ类:钠离子信道阻断剂
本类药物抑制快速性钠离子信道,降低心肌去极化动作电位变化速率(Vmax),即动作电位第0相,延长不反应期及动作电位期间(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APD),此类药物可迅速与钠离子信道结合,阻断Na+进入细胞内,因具有作用依赖性,当钠离子信道打开的频率愈高,药物的作用愈强,只抑制心跳较快的心肌细胞,但是不干扰正常的心跳频率,再依药物与钠离子信道之结合与解离速度不同,即Vmax与APD的变化,分为IA、IB、IC三组[10][11]。
IA组:阻断快速性Na+信道(quinidine (Quinidex®)、procainamide (Pronestyl®)、disopyramide (Norpace®))
降低传导速度,中度抑制Vmax及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期间(APD)及不反应期。
IB组:阻断快速性Na+信道(lidocaine (Xylocaine®)、mexiletine(Mexitil®)、phenytoin(diphenylhydantoin; Dilantin®))
与Na+信道快速地结合和分开,治疗心室心律不整特别有效,轻度抑制Vmax及可缩短心室动作电位间期及心电图之QT间期。
IC组:强效阻断快速性Na+信道(flecainide (Tambocor®))
与Na+信道快速地结合但解离速率极慢,不影响钾离子信道,明显抑制Vmax,但不影响心肌动作电位有效不反应期,正常心跳亦受影响。
第II类:β受体阻断剂
常用者有:propranolol(Inderal®)。
本类药物β阻断剂可抑制第4相之去极化作用,又具有细胞膜稳定作用,因此可抑制心肌细胞之自主性,尤其是抑制窦房结的自主性,延长房室传导速度使心电图之PR间期变长、QRS间期不变、而QT间期缩短,类似Lidocaine ,另外可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耗O2量[10][11]。
第Ⅲ类:阻断K+信道抗纤维颤动药物
常用者有:amiodarone(Cordarone®)、bretylium(Bretylol®)、sotalol(Betapace®)、dofetilide(Tikosyn®)、ibutilide(Corvert®)。
本类药物可减少K+流至细胞外,干扰心肌之再极化作用(第3相),可延长有效不反应期,和延长动作电位期间,抑制再进入(re-entry)造成之心律不整,但第0相及第4相的作用很少,临床应用于较严重的心室心律不整及上心室心律不整病人身上[10][11]。
第Ⅳ类:Ca2+信道阻断剂
常用者有:verapamil (Isoptin®)、diltiazem (Herbesser®)。
本类药物能阻断电位敏感的L型Ca2+信道,减少Ca2+流入心肌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可抑制动作电位之高原期(第2相)而延长有效不反应期,并减少自发性去极化速度(第4相)、降低依赖Ca2+信道组织,如房室结之传导速度及心肌收缩力,因此具有减弱心肌收缩力、抑制早发性异位心跳、降低房室传导速度及扩张血管等作用[10][11]。
第V类:其他制剂
常用者有:adenosine(Adenocard®)、digoxin(Lanoxin®)。
腺苷 为天然核苷酸,也是体内重要的传递物质,对呼吸、心肌、血小板及心脏传导产生作用。给予高浓度可加速K+流至细胞外,造成过极化现象,而且阻断Ca2+流至细胞内,降低窦房结之自主性及抑制房室结之传导速度,静脉速注给药是急救上心室心搏过速的首选用药。虽然本药药效极短(10~15秒),毒性低,但会引起热潮红、胸痛、头晕及低血压;Theophylline可阻断腺苷酸受体,降低其作用;而Dipyridamole可阻断腺苷酸回收,会延长腺苷酸的副作用[10][11]。
地高辛
具有迷走神经作用,可阻断房室结,降低房室传导速度,可用于治疗阵发性上心室心律不整及心房扑动或纤维颤动;但其治疗指数低且毒性大,会引起致命性心室性心律不整,临床上并不普遍使用于治疗心律不整[10][11]。
流行病学
全世界有数百万人有心律不整的问题[4]。根据欧洲及北美于西元2014年统计,心房颤动患者占其人口约2%至3%[12]。因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死亡人数从1990年的约29,000人攀升到2013年的约112,000人[13]。全世界因心律不整而导致突发性心跳停止的案例占了所有心血管疾病相关患者的一半死亡原因、以及全球死亡原因的15%[14]。其中,心室心律不整占了突发性心跳停止的80%[14]。虽然全年龄层都有可能发生心律不整,但以年长者较普遍[4]。
分类
心房
心室
参考数据
- . http://www.nhlbi.nih.gov. 2011-07-01 [2015-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9). 外部链接存在于
|website=
(帮助) - . http://www.nhlbi.nih.gov. 2011-07-01 [2015-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02). 外部链接存在于
|website=
(帮助) - . http://www.nhlbi.nih.gov. 2011-07-01 [2015-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7). 外部链接存在于
|website=
(帮助) - . http://www.nhlbi.nih.gov/. 2011-07-01 [2015-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03).
- . http://www.nhlbi.nih.gov/. 2011-07-01 [2015-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8).
- . http://www.nhlbi.nih.gov/. 2011-07-01 [2015-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7).
- . [2020-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 赖文德教授(心脏加护室主任暨心脏内科). 19. 高医医讯月刊. 2000-3 [2011-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7).
- . http://www.nhlbi.nih.gov/. 2011-07-01 [2015-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8).
- 蔡秋帆、汤念湖、王耀宏合著. . 新文京开发有限公司. 2014.
- Richard A Harvey. . Wolters Kluwer. 2015.
- Zoni-Berisso, M; Lercari, F; Carazza, T; Domenicucci, S. . Clinical epidemiology. 2014, 6: 213–20. PMID 24966695. doi:10.2147/CLEP.S47385.
- GBD 2013 Mortality and Causes of Death, Collaborators. . Lancet. 2014-12-17, 385 (9963): 117–171. PMID 25530442. doi:10.1016/S0140-6736(14)61682-2.
- Mehra, R. . 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 2007, 40 (6 Suppl): S118–22. PMID 17993308.
外部链接
- 中的“心律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