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艺
御宅艺(日语:),又称打艺、Wota艺或Ota艺,是一种由御宅族或日本偶像支持者表演的舞蹈或打气动作,其中包括跳跃、拍掌、挥动手臂和有节奏地喊口号。御宅艺通常在演唱会、有关日本动画和日本漫画的活动、以及偶像支持者的聚会中出现。随着时间的演变,现在逐渐蜕变成了一种以华丽的光弧和动作编排搭配上歌曲, 所形成的萤光棒舞蹈。
御宅艺通常以「打」(打ち)作为动词,打御宅艺的人成为「艺师」或「打师」(打ち师)。
历史
早在1970-1980年代,日本偶像的粉丝就自行发展了一套喝彩的形式。在松田圣子和近藤真彦的演唱会,就有类似御宅艺的行为产生。但「ヲタ芸」这个名词是从早安家族走红后才确立的,渐渐也流传到其他偶像的粉丝圈里,常见的如AKB48、桃色幸运草Z、V家、Lovelive等。
常见的御宅艺
call
打call,日语「コール」,是指在日系live中的一种应援方式,根据弱拍补足原理,在节奏较为明显的间奏中的弱拍部分喊出「hi」或者是对应的MIX。同时根据歌曲、节奏的不同动作和口号,动作中常见的有「里打(上敲击一下,下敲击一下)」、「里跳(里打同时跳跃,一般会跟着喊hi)」、「前挥」、「快挥」、「上升气流」等。
MIX
「MIX」是指配合歌曲间奏每段八拍依序呼喊口号。 这是最常见的MIX: 第一段间奏中呼喊英语「Tiger、Fire、Cyber、Fiber、Diver、Viber、Jarjar」
第二段则呼喊日本语「虎(Tora)、火(Hi)、人造(Jinzo)、纤维(Seni)、海女(Ama)、振动(Shindo)、化纤飞除去(Kasen Tobi Jokyo)」(通常「化纤飞除去」不会念「飞除去」,除非特殊状况。)
第三次则呼喊虾夷语「chabe、abe、kana、kira、rara、tusuke、myahon、tusuke」
打艺
wota艺的动词是「打」而不是「跳」、「做」。
打艺分成两种类型:
- 《表演御宅艺(ヲタ芸)》
俗称「光棒艺」「地上艺」 主要用途:表演、拍视频 特色:手上有拿萤光棒,通常是化学萤光棒或电子萤光棒。动作上有一定的要求。以萤光棒挥舞时的光弧和动作编排,搭配上歌曲。
- 《地下御宅艺(オタ芸)》
主要用途:应援、娱乐 特色:手上没拿萤光棒,以空手挥舞的方式。动作比起地上还大,十分自由,没有标准的动作。通常会在地下偶像场、动漫DJ场、动漫展看到。
常见的御宅艺动作
- 《OAD》
为「over action dolphin」的简称,双手挥动的幅度动起来像海豚跃出水面的样子。 Dolphin本来是JAZZ舞的动作之一,被喻为像海豚的跳跃一样。
- 《ロザリオ》
- 《PPPH》
为「PAN,PAPAN,Hyu 」的简称,顾名思义就是双手在胸前拍手三下,在跳起来,同时喊「Hyu」(根据不同的团体有不同的喊法)
- 《ケチャ》
源自于印尼峇里岛祭典仪式,向着表演者双手伸出,伸出同时拍掌。
- 《ナルシス》
中文翻作水仙,引申为自恋的意思,是一种能使自己更陶醉在歌曲中的动作。拍掌一下,双手靠近头部做出陶醉的姿势,有时更夸张的还会将肢体蜷曲。 也延伸出了副歌技「ミスナルシー」、「デルシーザ」、「ナルシウス」、「ミセスナルシッサ」等
另外ナルシス也是魔界人偶像椎名光魔力提升的动作。
- 《ロマンス》
意思是罗曼史的意思,是御宅艺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动作。在做罗曼史之前,会打一个叫「ロマンス警报(罗曼史警报)」的一个动作,左手向左上方指,右手转圈。接着开始罗曼史,将双手分别以 「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的方式向上挥舞(地下艺做完一轮之后,则会改成「左、右、左」「右、左、右」)
ロマンス的原型作为迪斯可中的常见动作出现并运用在偶像演出现场中。当时70年代“ロマンス”被叫做“アリババダンス(阿里巴巴舞)”,来由是当年的热门迪斯可曲目Marco Polo的《アリババ》,这种将食指斜着指向天空的动作被石野真子的亲卫队带入了现场。80年代由小猫俱乐部时代定下来ロマンス(罗曼史)的叫法。
- 《サビ技》
意思是副歌技的意思,以「サンダースネイク(雷蛇)」最为代表。动作较于前面复杂,在很早以前就被誉名为梦幻御宅艺技。
御宅艺/萤光棒舞蹈
御宅艺/萤光棒舞蹈(wotagei/cyalume dance)属于一种御宅艺所延伸出来的舞蹈,以萤光棒将直线和曲线的光轨与舞蹈结合,在全世界都是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最近也备受人们瞩目,但其实说的就是日本偶像演唱会上常见的御宅艺。
历史
ヲタ芸原是偶像应援的种方式,但因为渐渐有许多人不是「为了看喜欢的偶像而去现场」,而是「为了玩ヲタ芸去现场」,因此ヲタ芸渐渐退出偶像场。反而渐渐进入地下偶像场。
2009年,一群喜欢ヲタ芸的朋友们聚集组成「ギニュ~特戦队」,原本只是一群喜欢跑场偶像应援的朋友们组成的团体,在2009年尝试把ヲタ芸和萤光棒作结合,拍摄成视频,成了一种新的ヲタ芸形式,在网络造成风潮。
为了和地下没有拿萤光棒的ヲタ芸区别,渐渐有了地下艺的说法。也有了ヲタ芸是光棒艺,オタ芸是地下艺的说法。
2010年后,许多人开始效法新的ヲタ芸方式,产生了许多很不同风格的技术和打师。逐渐在日本和海外开始流行。
之后的ギニュ~特戦队(2017年后改为英文名GinyuforcE) 开始在传统的ヲタ芸(又称关西艺)加入其他编舞的元素,成了一种舞蹈形式,被外界称之为「CyalumeDance(萤光棒舞蹈)」。创新同时也不断的向海内外推广ヲタ芸文化,现今「ヲタ芸 」 「CyalumeDance(萤光棒舞蹈)」渐渐成了一种风靡全世界的艺术表演的形式,还曾经举办世界级的比赛。
使用的萤光棒
主要使用两种萤光棒,化学萤光棒和电子萤光棒。 化学萤光棒主要是用来表演、拍视频用,效果佳,一次性使用,花费较高。最常见的是由lumica公司制造的「大闪光」系列萤光棒。
电子萤光棒的好处在于可多次使用,可以自行设置成不同颜色和亮度,主要是用来练习用。种类很多种,以光羽星的PL(Polar light)和YAMATO的CL(cheerlight)最为常见。
参考数据
- (英文)"Wota lota lov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by Eric Prideaux, The Japan Times, January 16, 2005.
- (英文)"J-Pop's dream facto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by Chris Campion, Observer Music Monthly, August 21, 2005.
- (西班牙文)"¿Qué es el wotage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Wota.tv, October 23, 2006.
- "EvolutionN ヲタ芸 "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January 30,2019.
外部链接
- . 沪江日语. 2017-08-19 [2017-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0)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