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傍兴

徐傍兴客家话1909年1月29日—1984年8月3日台湾屏东县内埔乡美和村人,客家人,为美和中学的创办人。

徐傍兴
徐傍兴的铜像
徐傍兴的半身铜像
性别
出生(1909-01-29)1909年1月29日
日治台湾阿缑厅潮州支厅内埔区忠心仑徐家伙房(今屏东县内埔乡美和村)
逝世1984年8月3日(1984岁—08—03)(75岁)
 中华民国台湾省屏东县内埔乡
国籍 日治台湾(1909年-1945年)
 中华民国(1945年-1984年)
别名大将、徐大将
职业外科医生、医学系教授
配偶邱壬妹

生平

屏东县内埔乡美和村徐家伙房(徐傍兴祖屋)

徐傍兴在日治时期的1909年(明治42年)出生于阿猴厅潮州支厅内埔区港西下里忠心仑[1](今屏东县内埔乡美和村[2])徐家伙房,就读内埔公学校,而后升上州立高雄中学,并为台大医科前身——总督府台北医学专门学校第十三届毕业生[1]。1931年同邱壬妹在屏东完婚[1],生有6名子女[3]

1944年,徐傍兴发表《台湾地方性甲状腺肿瘤疾病之研究》论文取得台北帝国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1945年二战结束之后受当时帝大附属病院第一外科主任泽田教授所托接任主任职位并受聘为教授,为台湾主权移交后首任第一外科主任,但在1950年辞去职位,自行开设徐外科医院担任院长,且在1960年接任台中中山牙科专科学校首任校长[1]

1961年,徐傍兴在家乡创办美和中学[4],自己担任董事长并兼任校长一年,而后与继任者李梅玉再成立美和护专,成为台湾省第一所护理专科学校[1]。1971年他成立美和中学青少棒队[5],并曾六次获得世界杯冠军[1][4]。1984年8月3日凌晨,徐傍兴因第二度中风逝世,卒年76岁[6]

2007年,台湾客家电视台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大将徐傍兴》即以徐傍兴生平为主轴[7]

家族

注释

  1. 「隣」字在客家电视台《大将徐傍兴》中徐旦邻的医生服和字幕以及宋美盈的论文《徐傍兴与台湾六堆客家发展》上写作「隣」,惟美和中学官网及客委会新闻报导皆写作「邻」。
  2. 美和中学官网以及宋美盈的论文《徐傍兴与台湾六堆客家发展》写作菟,客委会新闻报导写作兔。

参考文献

  1. 本校创办人徐榜兴博士年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屏东县私立美和高中
  2. 徐博士傍兴先生生平事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屏东县私立美和高中
  3. 房徐蕙英 随夫活跃外交界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客家委员会
  4. . [2016-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5. 大将徐傍兴─ 热心教育、推广棒运的外科圣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民报陈永兴、黄国洲
  6. . [2016-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2).
  7. 戏剧、戏曲——大将徐傍兴
  8. 宋美盈. (学位论文). 2002 [2021-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