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
当归(学名:),属繖形科的一种植物,别名:白蕲、干归、补血草、马尾归。一般作为药用。当归有:台湾当归、川当归、岷县当归、北海当归、大和当归、韩国当归,产季:秋末。
当归![]() | |
---|---|
![]() | |
科学分类 ![]()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菊类植物 Asterids |
目: | 繖形目 Apiales |
科: | 繖形科 Apiaceae |
属: | 当归属 Angelica |
种: | 当归 A. sinensis |
二名法 | |
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1900 | |
其种加词“sinensis”意为“中华的”。
形态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0.4~1米。茎直立,有纵直槽纹,无毛。二或三回三出式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浅裂或有缺刻。开白色花,复伞状花序,顶生。矩圆形双悬果,侧棱有宽翅,边缘为淡紫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1]
药用
当归的根可入药。一般需培育3年才可采收。药材为干燥的根,可分为3部:根头称“归头”,主根为“归身”,支根及根梢为“归尾”。岷县当归、东当归、粉绿当归和欧当归在部分地区也作当归入药。[1]
炮制方法
当归的炮制方法是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当归酒的炮制方法是取净当归片,照酒炙法炒干。为类圆形或不规则薄片,切面有浅棕色环纹,质柔韧,深黄色,略有焦斑。味甘、微苦,香气浓厚,有酒香气。
性味归经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能与主治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应用于方剂四物汤、补中益气汤、当归芍药散、当归苦参丸、当归补血汤、当归六黄汤等。
可作为温和的镇静剂、缓泻剂、利尿剂、抗痉挛剂和减轻疼痛、改善血液、强化生殖系统,帮助身体利用贺尔蒙。用来治疗妇女疾病,如:热潮红和其他更年期的症状、经前症候群及阴道干燥。 调经止痛:当归可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心血管保健:现代药理研究指出,当归可抗肝昏迷、解痉、增强身体免疫功能,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营养心肌、扩张周边血管、降低动脉血压的综合效果。 促进血液循环:当归中含有维生素B12,可强化血管,促进荷尔蒙产生;叶酸可协助DNA与蛋白质合成;铁质为血红素与肌红素的重要成分,可预防贫血。以上3种成分皆可增进红血球生成、强化血液循环。
毒副作用
《神农本草经》等中医学典籍把当归列为无毒的上品药。当归含有雌激素活性成分,体外实验表明,当归能显着地刺激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因此乳腺癌患者应避免用当归“进补”。有报道称存在当归使男子乳房肥大,以及会使哺乳期妇女服用当归后母子均出现高血压的案例。当归能与抗凝血剂发生反应,增加出血的风险。[3] 以现代药理来说,当归的补血作用主要源自于当归多糖,而活血则是受益于当归含有挥发油和阿魏酸,简单来说,中医所谓活血化瘀,其实与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密切关系。因为当归具有抑制血小板的功用,因此无论你是使用中药行的干燥当归,或自己购买新鲜当归禁忌都要小心,当归可能与西药冲突,若本身有心血管疾病,日常使用抗凝血药物如阿斯匹灵(Aspirin)、可迈丁(Warfarin)或肝素(Heparin)等等,万一与当归混用,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所以若本身有服用药物,或对药物过敏,要使用任何中药或西药前,都请先咨询医师。[4]
由来传说
[5]话说「当归」的由来,民间有很多则传说,其中有则很感人的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有对十分恩爱的夫妻,过着快乐幸福的日子,但妻子不幸罹患重病,多年来各处求医均无效,丈夫发誓要治好妻子的病,便亲自到人迹罕至的深山里采药,临行对妻子说,若经过三年未返,一定是死于他乡,你便可以改嫁他人。时光飞逝,三年匆匆流过,丈夫果然未回家,妻子因生活所迫,只得改嫁他人。但世事难料,改嫁不久,前夫竟采得药草归来,妻子深觉愧对前夫,便服下前夫送来的草药,意欲自尽谢罪,结果反而把病治好。后来,人们就把该草药,取名为「当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当归本非芹类,特以花叶似芹故得芹名,古人娶妻为嗣续也,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恩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当归 |
- 当归 Danggu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当归 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当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中药方剂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当归 Dang Gu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中药标本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繁体中文)(英文)
- 全归 Quan Gu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中药标本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繁体中文)(英文)
- 槁本内酯 Z-ligustilid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中草药化学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张珣:〈文化建构性别、身体与食物:以当归为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