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 (东汉)
生平
初为武官
张杨以武勇见称,在并州封为武猛从事。汉灵帝组建西园军,并州刺史丁原响应西园军上军校尉蹇硕呼吁,派张杨为蹇硕部下,被蹇硕封为假司马。蹇硕被杀后,张杨归顺何进。何进当权,派张杨募兵千余人在上党讨伐山贼。
讨伐董卓
董卓当权,张杨参与董卓讨伐战,攻上党太守于壶关,无功而还。后留上党,攻略诸县,聚众至数千人(据《常林传》载,受害者是当地大姓[1])。董卓讨伐军起,张杨依附袁绍,不为所用。初平二年(191年),匈奴单于于夫罗欲叛东汉朝廷,袁绍和张杨不从,于夫罗胁持张杨出走。于夫罗初败于袁绍将曲义,后又攻破度辽将军耿祉,放走张杨。
控制河内
于夫罗放走张杨后,张杨被董卓封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兴平二年(195年),董承带汉献帝逃避李傕追击至大阳(今山西平陆西),张杨以粮食朝贡,被封为安国将军、晋阳侯,假节开府。张杨希望汉献帝回洛阳,被诸将拒绝,回到野王(今河南沁阳近域)。建安元年(196年),张杨与董承再次提出希望汉献帝回洛阳,杨奉、李乐拒绝。董承后投奔张杨,张杨命令董承大修洛阳宫。夏天天子要求杨奉等人迎汉献帝到洛阳。秋天汉献帝回洛阳,以粮食相迎。张杨以为自己在大修宫室有功,命名南宫殿为杨安殿。后选择不留在洛阳分享权力,再回到野王。临走前还对诸将说:“天子当与天下共之,幸有公卿大臣。(张)杨当捍外难,何事京都?”[2]不久被拜为大司马。
部下
参考数据
- 《三国志·魏书七·吕布臧洪传》
- 《三国志·魏书八·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 《三国志·魏志十四·董昭传》
- 《三国志·魏志廿三·常林传》
-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二》
-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三》
-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四》
- 《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 (常)林乃避地上党,耕种山阿。当时旱蝗,林独丰收,尽呼比邻,升斗分之。依故河间太守陈延壁。陈、冯二姓,旧族冠冕。张杨利其妇女,贪其资货。林率其宗族,为之策谋。见围六十余日,卒全堡壁。
- 《后汉纪》卷2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