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毅
生平
早期
1912年出生于河北蓟县的一个中农家庭[2]。1931年高小毕业,考入保定第二师范[2]。保定二师是河北学潮最激烈的地方,张士毅接受了共产党的民主革命思想,成为学校革命的骨干之一,被学校以“赤化分子”罪名开除[1]。随后入读通州第十师范学校,因进行反帝反封建宣传,再次被开除[2]。1935年,受中国共产党帮助进入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学习,随后参加北平大学生一二·九运动,张是运动的骨干分子[3]。
抗日救亡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张士毅回到家乡继续进行革命活动,1937年冬成立蓟县第七区抗日救国会[2]。1938年7月,根据上级指示,张士毅等人发动冀东抗日暴动,成立冀东抗日联军。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开辟永定河以北地区的工作[3]。1939年,担任房涞涿(房山、涞水、涿县)抗日联合县武装部主任[2]。1942年初受共产党指派进入华北抗日联合大学法政学院社会科学系学习,兼任社科系党总支书记、学生总会主席[2]。1943年8月重返冀东,任迁卢抚昌(迁安、卢龙、抚宁、昌黎)抗日联合县第一任县长[3]。1945年,调任滦东地委敌区工作部部长,为八路军提供物资[3]。
抗战胜利后
抗日战争胜利后随军出关执行接收工作,9月初随共产党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员李运昌进入锦州。9月8日,李运昌成立中共辽西地委和辽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张士毅任专员兼锦州市市长[2],同时兼任辽西工人教育团和辽西军政学校校长[3]。张士毅在任内宣传了共产党的方针政策,随后开展反奸反特运动稳定社会秩序[2]。1945年10月16日,将锦州市长职务移交给计明达,张士毅继续担任辽西专员[2]。
1945年11月16日,国民党军队占领山海关,共产党军政机关于11月25日撤离锦州,向赤峰、承德转移[2]。1946年春,根据上级指令,到绥中、建昌、凌源一带开展游击,并发动民众进行土地革命[3]。1947年4月20日,张士毅在朝阳县松树嘴子村开展征粮工作时,受到国民党军队包围袭击,在战斗中身亡,得年35岁[3]。
纪念
1949年11月25日,辽西省委为张士毅举行了追悼大会[4]。张士毅的爱人陈健将遗骨从松树嘴子运回锦州,安葬在锦州烈士陵园[4]。墓碑上写道:
士毅同志从青年时代就走向了革命道路,为工人阶级、为劳苦大众、为中国民族的伟大解放事业英勇奋斗,并最终坚贞不屈,流尽了他最后一滴血!他这种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崇高气节,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