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无轨电车
广州无轨电车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一个公交无轨电车系统,由广州巴士集团电车分公司营运,行经市内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白云区及天河区。广州电车在1960年投入运营,是广东省乃至华南唯一的无轨电车系统,是广州市历史最为悠久的交通工具之一。
广州无轨电车 | |
---|---|
概要 | |
所有者 | 广州巴士集团有限公司 |
服務區域 | ![]() |
14条(日班路线13条,夜班路线1条) | |
網站 | www |
開始 | 1960年9月27日 |
單位 | 广州巴士集团有限公司电车分公司 |
車队 | 宇通ZK5120A1 81辆 福田BJ5120A(14款) 46辆 宇通ZK5125A 1辆 福田BJ5120A(17款) 38辆 宇通ZK5125D 36辆 福田BJ5120A(20款第一批) 41辆 福田BJ5120A(20款第二批) 40辆 |
技术 |
.jpg.webp)
历史
广州的电车计划最早始于1912年或1915年[1],不过由于时局不稳加上经济困难,直到1960年广州都没有电车营运。[2][3][4]
民国“电车梦”

1912年9月或1915年,广州计划开办电车,但由于社会动荡,开办电车的计划未能实现[1][4]。1919年,广州政府重提开办电车,并在报刊刊登广告招商承办电车。美洲侨商伍藉磐等人愿意承办,其与政府签订合同并出资给广州市政府,用于城市建设工程等费用,并筹集侨资成立广州电车公司(后改称广东电车有限公司)。电车公司在广九车站附近办公,还负责铺设电车路线的宽路基及购进电车。1921年1月4日,广州街上试营运使用汽车改装而成的第一辆无轨电车,这辆电车的行车路线分成两段,其宣传作用大于实际,这种“无轨电车”随后被政府禁止。同年电车公司还营运了用铁轮货车改装而成的几十辆四轮车Leus(又名加拿大汽车),该车车况较差,又不时发生车祸。1923年5月,市政府下令电车公司停业,其后车辆被军队征用,车身机件遭到损坏。[2][3]
有轨电车的建设进度一直不佳,建设的马路只适合行驶汽车,不适合行驶有轨电车。有轨电车无法通车,电车公司在1927年请求重开无轨电车,但被市政厅拒绝。1931年,电车公司因资金问题而解体。1936年或1937年,担任广州特别市长兼省财政厅长的曾养甫决定重新建设无轨电车,并成立广州市无轨电车筹备委员会招商筹建无轨电车。当时预计分三期完成,第一期有四条路线,行驶25公里。由于招商无人响应,1937年市政府借款400万港元建设无轨电车,并打算把原本仅在市区内行走的路线扩展到郊外。原计划在1938年1月购买车辆一批,选择其中一条郊外路线行走,至4月有70辆电车在各条路线投入服务。市政府这一电车计划,因日本人入侵广州而中断。1938年10月,广州沦陷,无轨电车筹委会当时购买的财产大部分在英国、香港,部分遗落在广州、广宁等处。[2][3]
筹备和通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8月24日,广州市人民政府进行无轨电车建设筹备工作[6]。并在1956年11月成立无轨电车筹备委员会[2],由广州市交通运输管理局负责实施。在1958年到1959年,筹委会派技术人员和工人去北京电车公司学习[7]。广州市无轨电车筹建处在1959年2月成立,确定并自行设计从农林下路至解放北路越秀公园全长约5.3公里的1路电车营运路线[4]。1960年6月15日,1路电车首期触线网基建工程动工,在中山五路96號门前竖立第一条电车电杆。触线网工程先行架设由大东门沿中山四、五路转解放北路至越秀公园正门的首段触线网,并在同年9月26日竣工。1960年8月,筹建处在中山五路桂香街27、31号附近空地建设临时整流站。同年9月28日试机供无轨电车运行成功。[3]
在经过9年的筹备后,无轨电车于1960年9月27日开始试运行[8]。1960年9月30日,广州第一条无轨电车路线——1路电车正式通车[2][4][5][9],往返中山四路大东门和解放北路越秀公园。当天上午,在解放北路广州体育馆门前,举行了广州无轨电车通车剪彩仪式,首批10部无轨电车投入营运[10]。1960年11月13日,由大东门延伸至农林下路站场的触线网工程启用。1路电车向东延伸,延伸后往返农林下路和解放北路越秀公园[10]。[3]
2-7路电车开办
1960年12月至1961年9月架设从中山路与解放路交汇处起至西堤二马路文化公园的触线网。1961年,广州电车不仅第一次实现供电系统无极接地同发,并且在同年9月29日开办往返农林下路和西堤二马路文化公园的2路电车[9]。广州市电车公司在1962年4月1日成立。1963年9月5日开办往返西堤二马路文化公园和解放北路越秀公园的3路电车。1964年8月把中山路与解放路交汇处的触线网上的直行单弯改为直行双弯,并开始架设从中山路与人民路交汇处起至南岸路电车保养场的触线网,该路段线网于1965年6月建成。后利用该段线网于1966年4月29日开办往返中山四路大东门和中山八路珠江大桥东桥脚的4路电车。[3][10]
到1970年1月29日,广州电车不止第一次实现了无轨电车系统从电阻调速到可控矽调速控制[4]。四年后,广州市电车公司和广州客车厂一同进行电车改装,最终生产了GZK643型电车。1978年10月16日,4路电车从中山五路折向南行,经广州起义路、大南路、文明路、越秀南路、白云路、沿江东路至大沙头电车总站,往返沿江东路大沙头和中山八路珠江大桥东桥脚。
1982年到1985年,广州的无轨电车又发展到一个新阶段。1982年1月22日开通了5路电车(白云路⇄中山七路高基)。不过该路线因为和4路电车重叠线路过多,再因为人民路高架施工,最后在1987年4月6日停运,直到1998年11月才重新开通。随后又于1984年8月14日及1985年12月28日开通了7路电车(农林下路⇄中山七路高基)和6路电车(大东门⇄南方大厦)。1984年7月3日,1路电车从中山三路折向南行,经东川路、白云路至沿江东路,往返解放北路越秀公园和沿江东路大沙头。1986年4月7日,西堤二马路文化公园总站往南迁至新基路电车总站,南迁后2路电车及6路电车皆往返农林下路和新基路,3路电车则往返新基路和解放北路越秀公园。同年12月28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更改电车路线编号,1、2、3、4、5、6、7路电车分别改称101、102、103、104、105、106、107路电车[11]。1987年,第一次在人民路高架桥底用预制构件的方法设计了无杆线网[4],同年10月1日,中山八路电车总站投入使用,104路电车总站移至该站场,往返沿江东路大沙头和中山八路电车总站。1989年12月20日,101辅线和103辅线停办,101路和103路电车向北延伸至机场路电车总站。延伸后101路电车往返机场路和沿江东路大沙头,103路电车往返新基路和机场路。[3]

.jpg.webp)
1994年,开通了第一部空调电车线路(128路)[12]。1996年,广州电车开始拥有第一个兼顾通信和监控功能的变电站。1997年,实现使用辅助电源的无轨电车(SK5105GP型)。而128路电车开通不久,由于广州地铁1号线施工,最终该路线被迫停运取消[12]。
电车存废之争

1993年至1997年,由于地铁广州地铁1号线施工,导致中山二路到中山七路一带交通严重瘫痪,甚至影响到当时的101、102、104和107路电车的运行,电车要绕行东风路[11],甚至出现了「地铁之后,是否需要电车?」的说法[13]。但广州市政府继续支持无轨电车的发展,1997年底广州地铁1号线中山路路段施工结束之后,101、102、104和107路电车恢复之前的路线[11][13]。
延长电车路线
1985年到1998年,电车线路除了北边的总站迁移到目前的机场路同广园中路的交界西南侧三元里村旁的机场路电车总站,文化公园总站搬迁到新基路,珠江大桥脚总站搬迁到现在的中山八路汽车客运站对面,以及大沙头电车总站搬迁至海印桥底之外,并没有其他变化。但到1999年,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新一期广州发展规划从而带动了广州电车的发展。首先于1998年11月重开了之前停驶的5路电车(105,中山八路⇄机场路),然后于1999年8月3日开通第8条电车路线——108(东山⇄机场路)[11]。2000年12月28日,第9条(109,中山八路⇄永福路)、第10条(110,解放南⇄永福路)电车路线开通[11];2001年11月8日,为迎接九运会开幕,广州开通第11条电车路线(111,沙河⇄黃石路口),同时将108路电车的北边总站延伸到目前的黄石路口,改变了之前电车的北端总站在机场路的历史[11]。106路电车的东侧总站也东移到锦城花园(东风东)[11]。110路电车亦都延长南端总站至文化公园。

2002年,广州电车第一次使用路灯杆与电车电线杆二合一的方式架设,不但在中山路,而且在目前的康王路和三元里大道都采用了这样的布线方式[9]。2003年1月23日,广州电车第一次在人民桥、解放桥和江湾大桥架设线路。由于112、113、114路电车通车,广州电车第一次横跨珠江,进入海珠区。[9][11][13][14][15]。2004年底,广州109、110、111路线因为广园东路同恒福路交界立交桥施工的原因缩短到恒福路总站,直到2005年秋才恢复返到目前的天平架总站。
新车升级
2007年初,广州市第一批有自己知识产权的电车(珠海广通GT5110DGJ3和广州骏威GZ5110型)正式开始营运。同年6月购进几十部无障碍新型无轨典雅之星I型电车(春田花花)。
2008年初,广州电车引入比较多的无障碍新型无轨典雅之星II型电车(变形金刚)。
2010年,广州电车引入新型无障碍无轨典雅之星III型电车(电鲨)。
2012年7月13日,广州市第一条夜班电车路线(夜78路,中山八路⇄广州火车东站)正式开通,实现里程式跨越。[9][16]。
2013年3月30日,107路电车改变路线,东边总站由东山总站延长至花城广场西总站,广州电车有史以来首次进入天河区珠江新城[17]。
2013年10月8日深夜,最后一部非空调电车D1-288(SWB5105GP-3)在111路电车总站收车之后正式退役,广州巴士全部踏入空调化时代[12][18]。
2014年底,广州电车引入福田电车BJ5120A(电鹰),并逐步报废之前广州骏威客车生产的GZ5101(俗称靓仔电车)。而车内设有有闪灯路线图和广州电车历史图。
线路调整(2016年至今)
2016年11月27日,107路电车的东边总站由花城广场西延长到兴民路(天汇广场)[19],108路电车的北边总站由黄石路延长到南悦花苑[20]。
2018年8月18日,因配合文化公园总站围闭施工,105路电车的南边总站由文化公园截短到黄沙,106路电车的西边总站由文化公园延长到茶滘路。
2019年6月1日,107路电车的东边总站由兴民路(天汇广场)截短到华成路(高德置地广场)。2019年12月21日,111路电车改为黄石路总站环线,不再途经广视宾馆-天平架沿途各站。
2020年9月30日,因应中山八路公交枢纽及十一号线中山八站的建设,以中山八路为总站的电车路线有所调整。其中104路取消停靠中山八路总站,增设中山八路站(西行)①号分站作为中途站,改为以海印桥总站为终点的循环线;109路取消停靠中山八路总站至陈家祠沿途各站,改由文化公园总站发班运作,增设沿康王路的站点[21]。2020年11月28日,103路改为以广钢新城为总站的循环线,从机场路总站缩短至人民北路掉头,从文化公园总站改经海珠区到荔湾区芳村的广钢新城总站(在广钢新城公交站场完工前,临时以鹤洞为总站运作)[22]。
2021年1月16日,因东川路进行地铁施工,112路双向临时取消行经中山二路、东川路及白云路,绕行东华南路、东华北路、中山一路后接回原线,临时增停东华南路站、东山口(东华北路)站、农林东站(西行)[23]。5月30日,107路总站由华成路(高德置地广场)调整到邻近的花城广场西总站。这是自2016年11月27日107路东延后,时隔四年多,此线再次重回花城广场西[24]。
2022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条电车线路曾先后临时截短或停运,途经封控区内路段站点不停车通过。
2023年2月26日,111路電車暂停营运,成為廣州踏入21世紀以來首條被取消的無軌電車路線[25][26]。2024年2月,当局发布公告称拟重组整合102路与103路,并停运102路[27][28]。
车队
從廣州開始營運無軌電車之後一直到現在為止,出現過15個品種的電車,乘坐环境也逐年来不断提升。
- SK644型電阻式單卡電車模型
- GZ662型絞接通道無軌電車模型
- SK-5102GP型無軌電車模型
- 駿威GZ5101型空調無軌電車(金屬漆版)模型
- 駿威GZ5101型空調無軌電車模型
- GTQ5110DGJ3型無軌電車模型
- ZK6120EGQAA型無軌電車模型
现役车队
型号 | 自编号 | 总数 | 上路日期 | 载客量 | 电动机 | 空调 | 低入口巴士 | 轮椅踏板/停放区 | 电动逃生窗 |
---|---|---|---|---|---|---|---|---|---|
宇通ZK5120A1[註 1][註 2] | A274-A354[註 3] | 81 | 2013年11月 | 座 34 站 92 |
南车时代 JD180 100 kW (额定) |
湘华强(A291-A345) 松芝(其余) |
是 | 是 | 否 |
福田BJ5120A(14款)[註 4][註 5] | A355-A400[註 6] | 46 | 2014年11月 | 座 34 站 78 |
南车时代 JD185 100 kW (额定) |
湘华强 BPK08 | 是 | 是 | 否 |
宇通ZK5125A[註 7] | A401 | 1 | 2016年8月 | 座 29 站 99 |
宇通 YTM280-CV4-H 100 kW (额定) |
科林诺 EZDS-06-J | 是 | 是 | 是 |
福田BJ5120A(17款)[註 4] | A402-A439 | 38 | 2017年5月 | 座 33 站 76 |
中车时代 YS450HF185 100 kW (额定) |
冷王 E-1200 | 是 | 是 | 否 |
宇通ZK5125D(E12) | A440-A475 | 36 | 2019年5月 | 座 23 站 82 |
宇通 TZ400XSYTB31 120 kW (额定) |
科林诺 EZDS-06-J | 是 | 是 | 是 |
福田BJ5120A(20款)[註 8] | A476-A556 | 81 | 2020年12月 | 座 33 站 76 |
福田 FTTB135A 135 kW (额定) |
松芝 LMD-VI-BCDD | 是 | 是 | 否 |
退役车队
型号 | 自编号 | 总数 | 上路日期 | 载客量 | 电动机 | 空调 | 低入口巴士 | 轮椅踏板/停放区 | 推拉窗 |
---|---|---|---|---|---|---|---|---|---|
广通GTQ5110DGJ3[註 9] | A083-A103[註 10] | 21 | 2007年6月 | 座 36 站 70 |
南车时代 JD149 80 kW (额定) |
湘华强 | 是 | 是 | 否 |
骏威GZ5110[註 11] | A134-A163[註 12] | 30 | 2007年10月 | 暂时不明 | 交流车:南车时代 JD149,80kW (额定) 直流车:上海电机厂 ZQ-60,60kW (额定) |
松芝 CPP-VI-D (A134-A143) 冷王 CITI RT特制版 (A144-A163) |
是 | 是 | 否 |
宇通ZK6120EGQAA[註 1][註 13] | A164-A198[註 14] | 35 | 2010年7月 | 座 33 站 92 |
南车时代 JD149 80kW (额定) |
湘华强 | 是 | 是 | 否 |
宇通ZK6120BEVG1[註 1][註 15] | E199-E233[註 16] | 35 | 2011年10月 | 座 34 站 92 |
是 | 是 | 否 | ||
宇通ZK6120BEVG2[註 1] | E234-E248 | 15 | 2012年11月 | 是 | 是 | 否 | |||
宇通ZK5120A[註 1] | A249-A273 | 25 | 2012年11月 | 是 | 是 | 否 |
SK644、SK663型電阻式單卡電車于1960年9月30號上线,至1979年底退役。该款电车使用解放牌CA-10B汽車底盤用的60kW電動機作為動力,并通过電阻式調速,控制級數有11級。其中,SK644型是單卡無軌電車,而SK663型是鐵接通道無軌電車。這兩款電車,車型较舊,运行途中消耗电量较大;在打着火、加速的時候常常都很難操作。
GZ660、GZ661、GZ662型絞接通道電車于1974年上线,至1989年退役。该款电车使用解放牌載重汽車的底盤,前後配有大弧度的擋風玻璃。当时,中國內地的工業技術比較落後,没有條件制造新車,导致客流量經常超過營運能力。后来,制造客车的團隊通过技術改革,成功将卡車的車廂改成絞接型通道車來提升營運能力。因此,这几款车型也被称为「細改大」。
SK561G型电车是上海客车厂於1970年代设计制造的无轨电车。
SK-5102GP型電車于1990年代上线,至2009年退役。该款电车使用当时國際比較興用的方形設計,車型较为美观、貼體,也是中國內地第一批有輔助電源的商業化無軌電車。
駿威GZ5101型空調(金屬漆版)電車一共有两款,雖然車身都使用了金屬漆,但其他配置有所不同:第一款于從2003年上线,只使用了IGBT的驱动控制技术;而第二款于2004年上线,在第一款的基础上添加了高性能的空調技術,配置也有所优化。[29]该车型于2015年退役。
GTQ5110DGJ3型電車于2007年上线,這款電車是中國內地第一部無障礙觀光無軌電車。由於它的樣子比較美观,加上車身的圖案中花比較多,所以被廣州市民稱作「春田花花」。這款車引入了交流變頻技術,在優化了空調和變頻系統的同時,也提高了整部車的技術性能。
宇通增程式ZK6120EGQAA型電車于2010年上线运行,通過用鋰電池系統等新能源的先進技術,充分將純電動車同無機電車的優勢加在一起來實現它的電動運行。這些車被稱作「電鯊」。
路线
现时广州无轨电车路线票价与市内大部分巴士路线一致,全线空调车,即日班路线2元,不设分段收费,夜78路电车票价为3元。
现存路线
自1960年9月30日开通1路电车后,广州先后开办多条电车路线[3],截止2023年2月,广州无轨电车现有日班路线13条、夜班路线1条,分别如下:
编号 | 线路及运营时间 | 收费 | 备注 | |||
---|---|---|---|---|---|---|
101 | 海印桥 6:00–22:30 | ⇆ | 机场路 6:00–22:30 | 1元 | 使用无轨电车运营 | |
102 | 东山 6:00–22:30 | ⇆ | 文化公园(粤海关博物馆) 6:00–22:30 | 1元 | 使用无轨电车运营 自2024年5月4日起调整为:广钢新城(崇文二路)⇆东山 | |
103 | 鹤洞 6:00–22:30 | ↺ | 人民北路 | 2元 | 使用无轨电车运营 自2024年5月4日起暂停营运 | |
104 | 海印桥 5:45–22:30 | ↺ | 中山八路 | 2元 | 使用无轨电车运营 | |
105 | 黄沙 6:00–22:30 | ⇆ | 棠安路 6:00–22:30 | 2元 | 使用无轨电车运营 | |
106 | 锦城花园(东风东) 6:00–22:30 | ⇆ | 茶滘路 6:00–22:30 | 2元 | 使用无轨电车运营 | |
107 | 花城广场西 6:00–22:20 | ⇆ | 中山八路 6:00–22:20 | 2元 | 使用双层巴士或无轨电车运营 | |
108 | 东山 6:00–23:00 | ⇆ | 南悦花苑 6:00–22:30 | 2元 | 使用无轨电车运营 | |
109 | 文化公园(粤海关博物馆) 6:00–22:00 | ↺ | 横枝岗路口(广医肿瘤医院) | 2元 | 经康王路、人民北路 使用无轨电车运营 | |
110 | 天平架 6:00–22:30 | ⇆ | 文化公园(粤海关博物馆) 6:00–22:30 | 2元 | 经人民南路、解放中路 使用无轨电车运营 | |
112 | 南田路 6:00–22:30 | ⇆ | 天平架 6:00–22:00 | 2元 | 使用无轨电车运营 | |
113 | 南田路 6:00–22:30 | ⇆ | 棠安路 6:00–22:30 | 2元 | 使用无轨电车运营 | |
114 | 南田路 6:00–22:30 | ⇆ | 罗冲围(松南路) 6:00–22:30 | 1元 | 使用无轨电车运营 | |
夜78 | 广州火车东站 22:30–1:30 | ⇆ | 中山八路 22:30–1:00 | 3元 | 107路附属线路,使用无轨电车运营 |
其中112、113、114为首批过珠江的路线,分别途经江湾大桥、解放大桥与人民桥过江,亦曾是首批使用空调车营运的电车路线;[30]106为第二批过珠江的路線,途经珠江隧道;夜78路为广州首条以无轨电车运行的夜班公交线路。103路鹤洞总站至洪德路站/革新路口站、105路黄沙总站至黄沙大道(广医口腔医院)站、106路六二三路站至茶滘路總站、107路花城广场西總站至杨箕村站、108路新市墟站/黃石路口站至南悦花苑總站、109路康王南路站至文化公园总站与夜78路广州火车东站總站至杨箕村站之间并无架设线网,因此车辆需要使用辅源及电车增程技術行驶。
114路电车曾于2004年因增埗桥拆除重建工程之影响,西端从罗冲围总站缩短至和平新村达一年之久,目前和平新村站的调头车道上仍可见到当年临时调头供电线网的部分器件。此外西场电器城站也曾在增埗桥工程前加装了部分调头线网器件,但未曾启用过。该路线每逢春节荔湾路迎春花市期间,受荔湾路封闭影响,需改走康王北路,经由临时的线网转入东风西路。2014年,因荔湾路封闭进行广州地铁8号线北延段施工,105路、114路电车也同样采取了这样的绕行路线。
整流站
1990年末,广州共有无轨电车整流站5座,电车输变电设备的用电调度,由电车公司与各有关用电部门协调,以保障电车的正常营运。1960年8月,广州市无轨电车筹建处在中山五路桂香街27、31号附近空地建设临时整流站。同年9月28日试机供无轨电车运行成功。1962年,整流站系统的中心整流站——桂香街整流站(1站)竣工,临时整流站移入其中。电车公司自行设计和安装的广州第一座硅整流站(2站),1971年11月于农林下路电车站场投入使用。1972年4月,位于大德路30号的大德整流站(3站)建成。位于白云路3号的大沙头整流站(4站)和中山八路整流站(5站)分别在1982年1月和1986年1月建成投入使用。[3]
馈电网和触线网
1960年6月15日,1路电车首期触线网基建工程动工,在中山五路96號门前竖立第一条电车电杆。触线网工程先行架设由大东门沿中山四、五路转解放北路至越秀公园正门的首段触线网,并在同年9月26日竣工。由大东门延伸至农林下路站场的触线网工程,于同年11月13日启用。从中山路与解放路交汇处起至西堤二马路文化公园的触线网在1960年12月至1961年9月架设。中山路与解放路交汇处的触线网上的直行单弯在1964年8月改为直行双弯,同时开始架设从中山路与人民路交汇处起至南岸路电车保养场的触线网,在1965年6月建成。由广州起义路与中山路交汇处至沿江东路大沙头的触线网自1976年底开始架设,1978年10月投入使用,4路电车调整为从中山八路至大沙头。1978年和1984年1月,分别架设连接人民路和起义路的大德路联络触线网和连接中山路和广九大马路的东川路联络触线。从越秀公园至机场路的触线网在1988年9月开始架设,1989年9月竣工。[3]
1990年末,广州无轨电车共有17对直流馈线电缆,直流馈线敷设方式有直埋敷设、电缆坑设和和小量(200米)架空敷设三种,并以电缆坑敷设为主。[3]
总站
注释
- 别名“电鲨”
- 部分车型曾贴牌ZK6120BEVGQAA和ZK5120A
- 该批电车分锂电电车和非锂电电车,A274—A293为锂电电车
- 别名“猫头鹰”
- 部分车型出厂时候铭牌型号为BJ5120A1,为福田汽车广东南海分厂产品
- 首台样车编号为A354,为不与上一批宇通电车其中一台编号混淆,后来改编号为A400
- 上路初期型号为ZK6125BEVG9,后因上牌原因才改为现型号
- 别名“肿瘤鹰”、“七巧鹰”
- 别名“春田花花”,官方别名“典雅之星I型”
- A083为量产试制车
- 别名“变形金刚”,官方别名“典雅之星II型”
- A138为试制车,其中A134-A143为交流制式车辆,A144-A163为直流制式车辆
- 部分车型铭牌改为ZK5120A
- 该批电车分锂电电车和非锂电电车,A168、A187、A195-A198为锂电电车。A168、A188为量产试制车,其中A168使用的红线轮廓后尾灯为之后增购的电鲨车型使用,而量产车使用亮银后尾灯。
- 为方便车辆上牌,部分车型亦改贴牌于ZK6120BEVG2
- 该批车辆原以A199-A233的自编出现,后来在购买BEVG2之后为区别同期购买非锂电的ZK5120A,故统一改为E199-E233
参考资料
- 广州市电车公司荣获“老字号”称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網易汽车 (2012-04-05)
- 民国广州“电车梦” 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03-09. 羊城晚报 (2013年04月27号 B10版)
- 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 广州出版社. 1995-7 [2018-04-23]. ISBN 978780592265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2).
- . [2015-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 古老电车站搬新家告别“露宿”街头 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4-02. 中国广州网
- 印迹:广州电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中國知網
- 广州无轨电车诞生50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中國知網
- 广州电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太平洋电脑网
- 百年电车 广州记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广州市电车公司
- 越秀山脚下广州首辆无轨电车徐徐开出 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4-02. 廣州圖書館
- 广州电车:沧海桑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广州市电车公司
- 广州非空调公交车将“荣休” 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4-02. 羊城晚报 (2013年10月07号 A2版)
- 陈颖雅; 吴敏忠. . 新快报. 2010-05-25: AⅡ06版.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 中国广州发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新浪微博
- . [2015-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6).
- 广州第一条夜班电车线路开通 东站至中山八 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4-02. 新快报 (2012-07-15)
- 107路电车要开到花城广场 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6-02. 南都网 (2013-03-20)
- 巴士迷盼建 巴士博物馆 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4-02. 南都网 (2013-10-10)
- ,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 2016年11月7日 [2016年12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2月20日)
- ,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 2016年11月7日 [2016年12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2月20日)
- . jtj.gz.gov.cn. [2020-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7).
- . jtj.gz.gov.cn. [2020-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31).
- .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 2020-12-31 [2023-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 .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 2021-05-25 [2023-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6).
- 卢梦谦. . 广州日报. 2023-02-22 [202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5).
- 廖雪明. . 广州日报. 2023-02-26 [202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5).
- 严艺文. . 羊城晚报. 2024-02-24 [202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4).
- 苏赞. . 广州日报. 2024-02-25 [202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9).
- 广州电车全新换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金羊网 (2004-08-11)
- . [2018-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3).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3月17日).
- 和讯网. . [2018-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和讯网. . [2018-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金羊网.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21).
- 大洋网.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2016-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3).
参考文献
- 视频: 百年电车 广州记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优酷网
- 【广州】电车为羊城绘出美丽画卷 百度贴吧
- 广州市电车公司 广州日报 A6版 (2010-09-26)
- 五羊城的电车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广州市电车公司
- 广州市电车公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新浪广东 (2010-09-26)
- 电车总站旧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