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原坦

币原坦(,1870年10月12日—1953年6月29日),幼名德治郎(),是一位出身大阪府门真地区的朝鲜历史研究者、教育家与教育官僚,为台北帝国大学首任总长(校长)。

币原坦

生平

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国史学科毕业。曾任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日本文部省视学官、东京帝国大学教授、广岛高等师范学校校长。

1925年7月币原坦接获伊泽多喜男总督之邀聘,投注全力于台湾高等教育之建制,为了设立台北帝国大学而努力,并亲手主持了台北帝国大学的规画筹建,奠定了台湾大学综合学制的基础,于1928年-1937年任台北帝国大学首任总长(校长)。1938年获台北帝国大学名誉教授。1939年叙勋一等授瑞宝章。1942年任兴南炼成院第一任院长,1946年任日本枢密院顾问官。

币原坦博士亦为台北扶轮俱乐部之创始会长,自1931年三月创社至1934年六月卸任止,共担任三年三个月的会长职务,对于扶轮社之制度的创建与稳健成长,贡献卓着,并于任内辅导成立高雄扶轮俱乐部,又于1937年自帝大退休前,促成基隆扶轮俱乐部的成立。

1953年(昭和28年)6月29日病卒于大阪。墓在门真市御堂町的愿得寺,法名从容院释信誓。

家族

币原坦的次女澄江,嫁给农艺化学家古在由直的长子古在由正。天文学家古在由秀是二人所生长子,币原坦之外孙。

币原坦的弟弟是日本外交家、二战日本投降后曾任首相币原喜重郎。1945年11月,币原喜重郎临危受命组阁,命吉田茂续任外务大臣。并在短短的八个月任期中,即完成了战后「新宪法」的制订;并因促使天皇颁布改变日本思想之「人间天皇」宣言诏敕,而闻名于世。翌年5月22日完成使命,宣布辞去首相一职,由吉田茂继任。币原昆仲两人不但深受西洋文明的薰陶,而且都富有传统的仁德胸怀,倍受世人景仰。

喜重郎之妻雅子是三菱财阀的创始人岩崎弥太郎的四女。喜重郎的长子道太郎是日本独协大学的教授。币原、古在、岩崎三家通过权宜婚姻,结成一日本上流社会常见的联姻集团

主要著作

  • 『南岛沿革志论』冨山房、1899年
  • 『日露间之韩国』博文馆、1905年
  • 『韩国政争史』三省堂、1907年
  • 『学校论』同文馆、1909年
  • 『世界小観』宝文馆、1912年
  • 『植民地教育』同文馆、1912年
  • 『満洲観』宝文馆、1916年
  • 『朝鲜教育论』六盟馆、1919年
  • 『朝鲜史话』冨山房、1924年
  • 『世界の変迁を见る』冨山房、1926年
  • 『南方文化の建设へ』冨山房、1938年
  • 『大东亜の成育』东洋経済新报社、1941年
  • 『兴亜の修养』明世堂书店、1941年
  • 『极东文化の交流』関书院、1949年
  • 『文化の建设 币原坦六十年回想记』吉川弘文馆、1953年


教育职务
前任:
首任
台北帝国大学总长
1928年—1937年
继任:
三田定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