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匿语

布匿语,又称迦太基语腓尼基布匿语,是一种在古迦太基使用的语言,现已灭绝。在语言学上,布匿语与腓尼基语同属于闪米语族迦南诸语

布匿语
区域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利比亚马尔他
语言灭亡1世纪
语系
亚非语系
  • 闪米特语族
    • 中闪米特语支
      • 西北闪米特诸语
        • 迦南诸语
          • 布匿语
早期形式
腓尼基语
  • 布匿语
文本腓尼基字母
语言代码
ISO 639-3xpu
语言学家列表xpu

历史

约前800年左右,腓尼基人迁到北非创建古迦太基之后,腓尼基语与当地柏柏尔语融合,发展成布匿语。古迦太基强大后,一度流行于北非地中海诸岛屿。前146年,古迦太基被古罗马攻灭之后,布匿语的使用开始式微,并于大约公元600年左右消亡。

字母

与腓尼基语一样,布匿语也使用腓尼基字母拼写。不过,与腓尼基语不同的是,布匿语只有20个字母:

布匿语字母表[1]
字母名称转写音位脚注

𐤀
Alp
后为Alf
ʾ/ʔ/有时也用于标示元音

𐤁
Betb/b/

𐤂
Gamlg/g/

𐤃
Deltd/d/

𐤄
Heh/h/在罗马人的影响下往往被忽略,在但在特定的迦太基词汇中仍然被使用

𐤅
Waw
后为Wow
w/w/有时也被用作标示元音"u"

𐤆
Zenz/z/在少部份名字中发作"sd",例如"Hasdrubal"读作"/ʕazrubaʕl/","heze"读作"esde"(意思是“这个”,用于一些布匿语方言),但大部份文献写作简单的"s",例如"zut"写作"syt"("这个",晚期布匿语)

𐤇
Het/ħ/其后很少跟"a, e, i, o, u"这些元音。在晚期布匿语中,Het发音被弱化,在碑文中常常被Alf代替

𐤈
Tet/tˤ/

𐤉
Yody/j/有时也用于标示元音"i",但往往在外国人名中

𐤊
Kap
后为Kof
k/k/在拉丁语转写中,词末的Kof常常被擦音去口音化为[χ];在转写中,使用"h"而不是常用的"ch"

𐤋
Lamdal/l/

𐤌
Memm/m/

𐤍
Nunn/n/

𐤎
Semkas/s/

𐤏
Eyn
后为En
ʿ/ʕ/在晚期布匿语中,往往用于元音"a"和"o",多用于外国的拉丁人名

𐤐
Pey
后为Fey
p
后为f
/p/
后为/f/
在晚期布匿语和晚期腓尼基语中,"p"被擦音化为"f"(前3世纪)

𐤑
Sade/ṣ/拉丁文献写作"st",有时写作"ts",但如赫梯吕底亚伊特拉斯坎文献一样,在拉丁文和古希腊文文献中往往代表"s"

𐤒
Qop
后为Quf
q/kˤ/

𐤓
Rosh
后为Rush
r/r/

𐤔
Shinš/ʃ/

𐤕
Tawt/t/

脚注

  1. 1976: A Grammar of Phoenician and Punic. Munich: Beck. ISBN 3-406-00724-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