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手龙属
巨手龙(属名:Magnamanus)是一属植食性禽龙类恐龙,生存于早白垩世期间的西班牙戈马约组,属下仅含单一物种索里亚巨手龙(Magnamanus soriaensis)。[1]
巨手龙属 化石时期:早白垩世, ~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鸟臀目 Ornithischia |
亚目: | †鸟脚亚目 Ornithopoda |
演化支: | †禽龍類 Iguanodontia |
演化支: | †橡树龙形态类 Dryomorpha |
演化支: | †直拇指龍類 Ankylopollexia |
演化支: | †硬棘龍類 Styracosterna |
属: | †巨手龙属 Magnamanus Vidarte et al., 2016 |
模式種 | |
†索里亚巨手龙 Magnamanus soriaensis Vidarte et al., 2016 |
描述
巨手龙是种大型鸟脚类估计身长处在9到10米之间,体重超过3吨,接近贝尼萨特禽龙的尺寸。手部宽阔、生有五指、姆指长有突出的指爪,类似其它原始禽龙类成员。[1]
描述者发表了该分类单元的九个鉴别特征,且皆为自衍征。齿骨构成下颌前喙突的一部分,导致最靠后的齿骨齿位于突出的斜坡上而非齿骨基部。肩部的长度是上部宽度的六倍、最小宽度的七倍。肩部的肩峰前突面向后突另一侧。肱骨上边缘内角和外底部的关节球不在同一平面内,后者与桡骨相接,且向外突出部分位于尺骨内角水平面上方。尺骨呈槌形,下端宽于上端。桡骨末端呈棍状。手腕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由桡骨及中间骨骼融合而成,第二部分由腕尺骨融合而成,第三部分经鉴定为第五块腕骨。指式为1-3-3-2- (3/4)。手腕宽度是手部长度的70%。耻骨前突(processus praepubicus)笔直,末端或沟槽不加宽、基部未闭合,位于基部的闭孔突内侧一半被平坦骨板覆盖。[1]
发现与命名
21世纪初,卡罗琳娜·富恩斯(Carolina Fuentes)和曼纽尔·梅杰德(Manuel Meijide)带领孩子们在索里亚以西5千米戈马约沼泽佐拉沃1号地(Zorralbo I site)实施挖掘,并于2000至2004年间挖出一具真鸟脚类骨骼,这也是西班牙发现的最完整早白垩世恐龙骨骼之一。[1]
2016年,模式种索里亚巨手龙(Magnamanus soriaensis)由卡罗琳娜·富恩斯·维达特(Carolina Fuentes Vidarte)、曼纽尔·卡尔沃·梅杰德(Manuel Calvo Meijide)、费德里科·梅杰德·富恩斯(Federico Meijide Fuentes)、曼纽尔·富恩斯·梅杰德(Manuel Fuentes Meijide)等人命名并描述。属名取自拉丁语magnus(巨大的)和manus(手),指该动物的手部巨大尺寸。种名取自化石发现地索里亚。[1]
化石发现于约1.3亿年前豪特里维阶至巴列姆阶的戈马约组,分别编号为MNS 2000/132、2001/122、2002/95、2003/69及2004/54。标本由含有颅骨和下颌的部分骨骼组成,保存下来的部位包括:部分上颌骨、一块前颌骨、一块左齿骨、一块右上隅骨、一块舌器、牙槽嵴的脱落边缘、六十颗脱落的上颌齿、三十六颗脱落的下颌齿、一个前寰椎、一个颈椎椎体、一根颈肋、四节背椎、三十六块骶骨、三十二节尾椎、六根肋骨、三个完整的人字骨、人字骨碎片、骨化肌腱、右肩胛骨、两个乌喙骨、两个肱骨、右手桡骨、左尺骨、右手姆指、右手、一块左髂骨、两个耻骨前突、一块右股骨、部分右胫骨以及右腿第二、第四节跖骨。骨骼业已脱节并分散在8平方米的区域内。这些化石被认为属于一只老年个体并选作正模标本,现为索里亚曼努奇博物馆(Museo Numantino in Soria,缩写:NMS)的收藏的一部分。[1]
分类
巨手龙被归入直姆指龙类中的硬棘龙类,并置于一个相对基干的位置。[1]
参见
- 2016年古生物学研究
参考资料
- Carolina Fuentes Vidarte; Manuel Meijide Calvo; Federico Meijide Fuentes; Manuel Meijide Fuentes. (PDF). Spanish Journal of Palaeontology. 2016, 31 (2): 407–446 [2023-06-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