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愛草
巖愛草,唇形科牛至屬,在希臘文中被稱做Δίκταμο(diktamo, cf. "Dittany"),種名來自兩個希臘字彙,-Dikti(山)以及thamnos(灌木),在克里特島方言中被稱做Έρωντας (erontas,「愛」)。巖愛草是多年生植物,植株大約20-30公分高。這種帶有療癒力以及芳香的植物,只生長在希臘克里特島的山區及峽谷地區。巖愛草廣泛地使用於料理調味以及醫療用途上,除此之外也是花園裡重要的觀賞植物。其莖上及綠色圓葉上覆蓋的灰白色短毛是可供辨認的一大特徵,讓它帶有絨布般的觸感。花朵呈桃紅色,被大片的紫紅色苞葉裹住,在夏秋兩季叢生,替這種植物增添艷麗的色彩。1997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巖愛草列為易危植物物種(Vulnerable)。[1]
巖愛草 | |
---|---|
科学分类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菊类植物 Asterids |
目: | 唇形目 Lamiales |
科: | 唇形科 Lamiaceae |
属: | 牛至属 Origanum |
种: | 巖愛草 O. dictamnus |
二名法 | |
Origanum dictamnus | |
型態
巖愛草,多年生草本植物,灰綠橢圓葉片對生。細小的莖呈弓形彎曲。葉片有絨毛覆蓋,葉片大小約為13–25 毫釐。
花朵呈淡粉紅至淡紫色,層疊的桃紅色苞葉包裹著深紫色花冠,花期於夏季,為穗狀花序。花朵雌雄同體,同時具有雄蕊與雌蕊,以氣味與明亮的顏色吸引蜜蜂授粉。
歷史
在希臘神話中,巖愛草是被獻給月之女神黛安娜的植物。[2]採集巖愛草的作業非常危險,採集者須冒著傷殘甚至是失去生命的風險,攀上克里特島山脈的岩石來尋找巖愛草。這些甘冒危險、富有熱忱的採集者被當地人命名為erondades (尋愛者)。
巖愛草的價格相當高;於夏季的花期採收,並且出口作為醫療、香水生產,以及酒品調味等用途(比如苦艾酒、利口酒)。
在古希臘時代,希波克拉底將巖愛草納入處理各種疼痛的處方,並認為巖愛草在處理胃痛以及消化系統問題時非常有用,製成敷劑後能治療傷口,也能減緩經痛。
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在他的作品《動物史》中寫道:「據說每當克里特島的野生山羊被箭矢射傷,牠們會前去尋找巖愛草,因此巖愛草應當具有能將箭矢從牠們身體裡取出的特性。」
希臘學者及哲學家泰奧弗拉斯托斯同意亞里斯多德的說法,認為巖愛草具有療癒力。在他的作品《植物志》中,他紀錄巖愛草為克里特島獨有,並且寫下:「如果山羊在遭射傷時咀嚼巖愛草,就能使牠們擺脫箭矢,據說這件事是真的。」(9.16.1)
其他古希臘學者也提及巖愛草,卻可能是指稱白鮮屬植物。
如今,野生的巖愛草被歐盟列為「稀有」等級並進行保護以避免絕種。人為種植區域集中在鄰近Embaros地區的村莊,以及南伊拉克利翁地區。巖愛草可泡為花草茶,或者添加於天然美容產品之中。
文學
在詩人維吉爾的著作《埃涅阿斯紀》中,維納斯以「克里特島上名為依達(Ida)的寧芙所賜之巖愛草莖稈」,治癒了受傷的埃涅阿斯。這種植物帶有「毛絨絨的葉片以及深紅色的花朵」,當山羊被箭矢射中時會找來吃。
在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說中,作者屢次提及巖愛草。在原著小說以及電影《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上)》,巖愛草以及巖愛草精油可以立刻癒合傷口與撕裂傷。
巫術
在現代巫術中,巖愛草被用來製作愛情靈藥、進行占卜,或與神靈溝通。若把巖愛草點燃,必須小心神靈在煙幕之中現形。
據信一小撮巖愛草也能強化靈魂出竅的能力,能讓意識與靈魂分開。[3]
除此之外,巖愛草也是少數廣為人知的乙太凝劑。在進行煉金術程序時,主要用來提供足夠的乙太,讓召喚儀式喚來靈體得以建構肉身。
參考資料
- Walter, K.S. and Gillett, H.J. (1998) 1997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Plants. IUCN (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Gland, Switzerland and Cambridge, UK.
- Skrubis, Byron. .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Elsevier). 1979, 1: 411–415. doi:10.1016/S0378-8741(79)80006-9.
- Scott Cunningham (2008).Encyclopedia Of Magical Herbs, Dittany of Crete (pp. 103). Woodbury, Minnesota: Llewellyn Publications
- Liolios, C.C.; et al. . Food Chemistry (Elsevier). 2009, 112 (1): 77–83. doi:10.1016/j.foodchem.2008.0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