屿南道
屿南道[1](英语:)位于香港大屿山南部,是大屿山第一条主要道路,旧称「大屿山公路」。
![]() ![]() | |
---|---|
![]() 塘福一段 | |
原名 | 大屿山公路 |
道路长度 | 14.5(9.0英里) |
车速限制 | 30-70公里每小时 |
2(双线双程不分隔) | |
地点 | 香港离岛区大屿山 |
起点 | 梅窝(银矿湾) |
终点 | 石壁水塘路、羗山道交界 |
建造 | |
动工日期 | 1950年代 |
通车 | 1957年-1963年分阶段 |
当年修建此路的原因,主要是兴建石壁水塘,方便从陆路运送建筑工人和物料。屿南道由梅窝(银矿湾)开始,经过贝澳、长沙、塘福、水口,到石壁水塘大坝的东端为止。平均车速限制每小时50公里,但在某些路段车速限制只有每小时30公里(如贝澳及塘福村内一小段),或每小时70公里(长沙大桥至塘福泳滩一段),全路段不设交通灯号管制。
屿南道于长沙石湾与贯通大屿山南北的东涌道交汇,于石壁水塘大坝连接石壁水塘路及羗山道,形成大屿山南部主要来往东西两边的道路。
简介
屿南道是在1950年代兴建石壁水塘时所修建,是一条来往东涌、大澳和梅窝的主要道路,首段由梅窝至长沙段于1957年通车。其后各路段不断延长,至1963年竣工。
由于是1960年代设计,起初所有路段皆是单线双程行车。现时全线为双线双程不分隔车路,部份弯角及村落路段亦已进行改善路面工程,路面安全系数已得以提升。
屿南道部份路段受地势所限,斜度仍达1:8(梅窝码头至圆桌村)至1:10(南山至贝澳、贝澳至石湾)不等。
由于大屿山南部路面状况不适宜容纳太多车辆,以及平衡大屿山生态环境,因此屿南道全段属封闭道路。与东涌道及其他屿南道路一样,没有许可证的外来车辆一律禁止驶入并可被检控,一般市民必须使用公共交通(即新大屿山巴士或大屿山的士)前往该区。
屿南道原本与东涌道在长沙聚落以西近下长沙泳滩交汇,2009年2月6日东涌道改善工程完成后改为在长沙聚落以东䃟石湾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梁绍荣度假村旁交汇。
由于屿南道附近不时有牛只经过,过去也曾发生多次车辆撞到牛只意外[2],因此运输署在沿路设立香港少有的「前面有牛只」交通标志,警告驾驶人士。
图片
- 屿南道位于梅窝的东端,亦是凤凰径第一段的起点
参考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