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祖思
生平
崔祖思年轻时就很有志向和气魄,又爱读典籍史书,获州府辟为主簿。泰始三年(467年),北魏军队击败了迎降先前在义嘉之难中叛变的徐兖青冀诸州之的沈攸之及张永大军,辅国将军萧道成时假冠军将军出镇淮阴防备,崔祖思则前去交结道成,当了道成的辅国主簿,并得亲待并参与谋划之事。后历奉朝请、安成王刘准的抚军行参军、员外郎、正员郎及冀州中正等职。萧道成至宋末消灭沈攸之、袁粲等反对他的势力后已完全掌控宋廷朝权,时宋廷正准备封道成为「梁公」,崔祖思却以预言书有言「金刀利刃齐刈之」而请改封齐以应之,道成遂封齐公,祖思任道成的相国从事中郎,后转齐国内史。建元元年(479年),萧道成篡宋建齐,祖思入齐长兼给事黄门侍郎。不久转任宁朔将军、冠军司马,领齐郡太守。同年年末因应北魏有南侵行动而改任冠军将军、军主, 外屯淮上。建元二年(480年)进号征虏将军、军主,后以征虏将军转假节、督青冀二州刺史。祖思在州清廉勤劳,而且谦卑待人,议论也不会触及到敏感时事,遂得萧道成改观器重,但祖思不久就去世了,萧道成还感叹道:「我方欲用祖思,不幸,可惜。」下诏赐三万钱、五十匹布给其家。
逸事
- 崔祖思早年曾与上司青冀二州刺史垣护之到访尧庙,发现庙内也放有苏峻的神像,垣护之就想将苏峻像移出,问祖思意见,祖思则认为苏峻就像尧时四凶那样,认同移去,护之遂下令将境内庙宇杂神都移除[1][2]。
- 萧道成受封齐王后的一次设宴中,作为北来士族的崔祖思看到端上来的菜羹及鱼脍后说:「这种美味应该不论南北都推崇。」出身吴姓士族吴兴沈氏的侍中沈文季闻言即说:「羹脍是吴地食品,不是你所说的那样。」祖思则引《诗经》中「炰鳖脍鲤」一句称这不是吴国人写的诗句作反驳,而沈文季就答:「千里莼羹,怎可能和鲁衞地方拉上关系。」萧道成看得很高兴,也就出言承认作为吴地美食的莼羹正如沈文季所说[3]。
- 宋末萧道成将加九锡,朝廷中人大多支持,但崔祖思此时却像荀彧昔日反对曹操受封魏公一样表示道成不应接受,道成闻言直说:「祖思效法荀令,这绝不是我想希望的。」自此就再没授实际职务给祖思,而加以崇重礼敬。那时萧道成也派垣崇祖探问过垣闳及崔文仲对道成篡位的意向,本身是在宋以军功受封乐乡县侯的垣闳明言自己先后受宋室及萧氏恩,对这事不敢支持但也不敢反对;而垣崇祖及崔文仲都同意当「见几而作」,暗示要顺着其时道成篡位之大势。最终建齐后萧道成将垣闳的宋爵保留不削除,文仲及崇祖都得封侯,祖思就只得加官给事黄门侍郎。
参考数据
- 《南齐书·崔祖思传》
- 《南史·崔祖思传》
- 《南史·崔祖思传》:年十八,为都昌令,随青州刺史垣护之入尧庙,庙有苏侯神偶坐。护之曰:「唐尧圣人而与苏侯神共坐,今欲正之何如?」祖思曰:「使君若清荡此坐,则是尧庙重去四凶。」由是诸杂神并除。
- 《南齐书·崔祖思传》亦有大致一样的记载,惟未曾言祖思任都昌令,所从刺史亦为刘怀珍,然按《南齐书·刘怀珍传》宋世怀珍未曾刺青冀,今从《南史》
- 《南史·崔祖思传》:高帝既为齐王,置酒为乐,羹脍既至,祖思曰:「此味故为南北所推。」侍中沈文季曰:「羹脍吴食,非祖思所解。」祖思曰:「炰鳖鲙鲤,似非句吴之诗。」文季曰:「千里莼羹,岂关鲁、衞。」帝甚悦,曰:「莼羹故应还沈。」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