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基学院
崇基学院(英语:,简称CC)是香港中文大学九所成员书院之一,也是其中一家创校书院及规模最大的书院。
崇基学院 | |||
---|---|---|---|
![]() 崇基学院院徽 | |||
创办时间 | 1951年 | ||
宗教背景 | 基督教 | ||
院长 | 关美宝教授 | ||
机构级别 | 书院 | ||
隶属 | 香港中文大学 | ||
网站 | www | ||
|
历史
鉴于五十年代初期香港社会对中文高等教育之需要,崇基学院于一九五一年十月由香港基督教教会代表创办,并于一九五五年依照香港政府法例注册成立。
为回应中共建国后大量难民来港,以及香港中文中学毕业生因政局而无法回中国升学的问题,决定在港筹办一所基督教大学,以承继「过去基督教人士在内地办学的精神,继续依照基督教教义来作育这一班青年」。在崇基学院的第一份年报中,首任院长李应林指出,崇基学院正是要「填补」基督教大学在中国遭逢突变而留下来的「真空」。[1]创办之初,仅有学生六十三人,借用港岛圣约翰大礼拜堂及圣保罗男女中学上课。其后再租赁坚道147 号楼房及下亚厘毕道之圣公会霍约瑟纪念堂为校址。此项发展乃得美国之亚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纽约之岭南大学基金委员会与英国伦敦之亚洲基督教大学协会的经济资助。
蒙香港政府在新界马料水拨赠土地一段,面积共计十英亩,并于其地增建火车站(现名为大学站),崇基学院乃于一九五六年迁至环境优美的新界马料水村永久校址。本校更大量购买邻近土地,以为建筑运动场及添加校舍之用。
学院辨识

校徽
崇基院徽由图案和文本组成,图案上方为校名「崇基」二字,下方为校训「止于至善」四字,两者俱为小篆。校徽图案取材自唐代「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之图案。校徽图案取材自一千二百多年前之景教碑,铭记基督教来华传教事业的开始,有数典追源之意。[2]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〇年校徽外框形状为长方形,一九六一年开始校徽外框形状改为盾形,并沿用至今。
院歌
校歌歌词写于1952年。歌词内容宣述创校的时代使命,并勉励学子志学勤修,本着基督的精神与校训「止于至善」的精神,融合中西学术,以发扬文化、匡时救世为己任。校歌的曲调来自十九世纪的一首美国民谣《Annie Lisle》。[3](试听「崇基学院校歌」可参阅此处(页面存档备份,存于)。[4])
- 崇基学院校歌 (H. S. Thompson 曲、谢扶雅词)
南天海嵎,四方人士,同兴此学府。
崇奉基督,励志笃行,修业勤是务。
漫漫长夜,屹立明灯,使命莫辜负。
学成致用,挽救狂澜,灵光照寰宇。
神州学术,源远流长,数典不忘祖。
自由民主,嘉谊友邦,协力相互助。
中西结晶,增益文明,圣教宏其绪。
济济菁英,天降大任,至善勉同赴。
继承13间基督教大学
崇基学院礼拜堂的圣坛两旁悬挂着前中国(1949年前)十三间基督教大学的校徽木刻。这「十三校徽」代表崇基学院之创立乃继承国内十三间基督教大学的办学使命。另外,崇基行政楼侧小广场前亦种植了紫薇十三株(「十三紫薇」)以为象征。[6]
- 之江大学(1845年成立)
- 华中大学(1871年成立)
- 华西协合大学(1910年成立,香港中文大学第二任校长马临的母校)
- 上海圣约翰大学(1879年成立)
- 岭南大学(1888年成立)
- 金陵大学(1888年成立,香港中文大学首任校长李卓敏的母校)
- 东吴大学 (苏州)(1900年成立)
- 齐鲁大学(1904年成立)
- 沪江大学(1906年成立)
- 华南女子文理学院(1908年成立)
- 金陵女子大学(1913年成立)
- 福建协和大学(1915年成立)
- 燕京大学(1919年成立)
溯自1950年的中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所有中国国内之基督教大学均经中国政府先后接管,香港各基督教教会代表,认为需要在香港创办一所以中文为主之基督教高等学府,于是在1951年10月创立崇基学院,以继承中国既往基督教大学悠久优良传统的使命,并于1955年依照香港政府法例注册成立。[7][8]
校园发展史
崇基学院创办之初,仅有学生63人,借用圣约翰座堂及圣保罗男女中学上课。其后乃租赁坚道147号房舍及下亚厘毕道之圣公会霍约瑟纪念堂(2007年命名为明华神学院莫庆尧楼)为校址。此项发展乃得美国之「亚洲区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纽约之「岭南大学基金委员会」(今称岭南基金会)与英国伦敦之「亚洲基督教大学协会」之经济资助,而告达成者,香港各界人士及教会之经济支持,亦有增无已。[8]
1955年春,香港政府在新界马料水拨赠七幅土地,面积共计10英亩,并于其增建火车站(现名为大学站)。
1955年4月,凌道扬校长向政府申请租贷在毗连崇基新校址七幅土地间的30英亩地为造林之用。港督葛量洪以凌校长为著名农林学家(凌校长是中国植树节的发起人,曾帮助孙中山先生拟定《建国方略》中的林政计划),反建议将300英亩土地租予崇基,划作崇基的植林区,让学院和同学开垦荒山造林。这300英亩的土地大约相当于现在中文大学的地契范围。凌校长曾雇人于山顶,以白色石块砌成「崇基」两个大字,所以中大的山头一度被称呼为「崇基山」。[9][10]
1955年9月,崇基向马料水村民买入咸田、荒坝与水田,用以兴建运动场。[9]
1956年11月,崇基学院的两座教学楼、图书馆、礼堂兼膳堂、及临时学生宿舍落成,崇基正式搬迁至马料水谷永久校址。[10]
1957年,崇基学院购买邻近马料水村的土地以扩展,并于粉岭龙跃头与军地之间购入双倍原有农地面积之土地,兴建马料水新村以安置原来马料水村村民。马料水新村于1962年落成。[8][7][10]
1963年尾,崇基学院交出崇基山农植垦林区给新成立的香港中文大学发展。翌年展开爆破工程,至于1969年完成,崇基山的高度由170米削减至140米,并平整出4个平台:新亚书院、联合书院、百万大道,以及士林路一带教职员宿舍。
1970年,崇基获庞万伦牧师赠小道风山土地(位于沙田道风山路和铜锣湾山路之间),并拟与嘉年地产合作,将小道风山发展成退休教职员宿舍及私人住宅(而补地价交易在1982年完成);但后来嘉年倒闭,地盘发展权由新鸿基地产购入(同时修订发展条款,崇基不会获任何住宅单位),发展成晓翠山庄,于1994年发售,1977年大学集权后最后一块由崇基持有的土地终告易手,但崇基亦因而得到一笔为数不少的院务资金,在加建学生福利设施时所需捐助较其他书院少。
成立香港中文大学
1957年,崇基学院、新亚书院、联合书院组成中文专上学生协会,目的在促进中文高等教育之发展及获得政府之承认为专上学院。1959年,香港政府批准《专上学院条例》。崇基学院乃立即申请注册,于1963年初经政府批准。
1962年,香港政府任命一委员会,负责对成立一所中文大学提供建议。1963年4月,委员会发表报告书,并建议在香港设立一所联合型大学,以崇基、新亚、联合三间学院为基本成员。1963年6月24日港督委派新大学临时校董会,关祖尧议员担任主席,协助政府实施委员会之建议。
1963年10月17日,香港中文大学成立,崇基成为三成员学院之一。1963年尾,崇基交出崇基山植林区予大学本部作发展之用。
首届学位考试于1964年春举行。 大学首毕业生,于1964年10月分别授予学位及文凭。硕士学位于1967年10月颁授。[7]
行政架构
- 校董会 [11]
|
|
|
历任校长及院长
学院与学系
崇基学院共分61学系,提供约54项主修课程及46项副修课程。学生必须分属香港中文大学八个学术学院中,包括:文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医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及法律学院。崇基学院是香港中文大学唯一提供神学以及音乐这两个科目的书院。
崇基学院神学院
校牧室
崇基学校的校牧室是香港中文大学九所成员书院中独有的。宪章上列明校牧的职责是:负责主领校内之宗教活动;协助关顾学生的福利、群体性和社会性的生活;运行校董会指定的其他工作。[12]
校牧室主要工作包括:[13]
- 礼拜堂:管辖崇基学院礼拜堂。
- 学院周会:上课期间逢星期五之第四节及第五节于崇基礼拜堂举行学院周会。
- 信仰辅导:向大学同学及同事提供信仰辅导。
- 主日崇拜:逢主日举行主日崇拜,崇基倣效英国牛津与剑桥大学礼拜堂的传统,设立「大学讲章」(University Sermon),将学术与讲道熔于一炉。[12]
- 团契活动:支持和推动校园基督徒团契活动。
- 午间心灵绿州:学期间每周午间举行圣乐欣赏。
- 周年活动:统筹两项周年宗教活动,即每年十月底举行的校庆感恩节崇拜,及十二月初举行的崇基毕业礼。
- 基督教文化节:由2004年至2015年,崇基学校共举行了六届「基督教文化节」。[14]
历任校牧
自1951年建校之时,崇基学院已有校牧。在香港中文大学九所成员书院中,「校牧」一职是崇基学院所独有的。在宪章上列明校牧之职责是:(一)负责主领校内的宗教活动;(二)协助关顾学生的福利、群体性及社会性的生活;(三)运行校董会指定的其他工作。校牧一职,多年来都由支持学院的宗派教会委派牧者,或由神学院老师兼任,或公开招聘本地牧者担当。[15]
- 张荣岳牧师(1951-1953)(兼任)
- 庞德明牧师(1953-1955)(教学并兼任校牧)
- 芮陶庵博士(1955-1960)(教学并兼任校牧)
- 汤华德牧师(1960-1962)(教学并兼任校牧)
- 蓝仁牧师 (1962-1963)
- 汤华德牧师(1963-1968)(教学并兼任校牧)
- 胡仲扬牧师(1968-1969)(聘请为讲师及校牧)
- 李景雄牧师(1969-1971)(聘请为讲师及校牧)
- 胡仲扬牧师(1971-1976)(聘请为讲师及校牧)
- 李景雄牧师(1977-1978)(聘请为讲师及校牧)
- 邝广杰牧师(1976-1977)(兼任署理校牧)
- 苏以葆牧师(1978-1983)
- 吴天安牧师(1983-1990)
- 周天和牧师(1990-1992)(神学院讲师兼署理校牧)
- 陈剑光牧师(1993-1995)
- 吴荣恩牧师(1995-1996)(崇基神学院教牧中心副主任,兼任校牧)
- 刘子睿博士(1996-2000)(署理校牧)
- 伍渭文牧师(2000-2013)(任期最长的校牧)
- 许开明牧师(2013-2017年7月)
- 林豪恩先生(2017年8月-2018年7月)(原任崇基助理校牧,暂任署理校牧一年)
- 刘国伟先生(2018年8月-2020年7月 )(署理校牧,首位没有博士学位亦未被按立成牧师的「校牧」)
- 高国雄牧师(2020年8月- )
荣誉助理校牧
- 邓瑞强博士(2008- )
学生会会歌
- 崇基学院学生会会歌 (黄友棣曲、王怀冰词)
鞍山苍苍 吐露洋洋
维我崇基 雄立南方
博学笃行 止于至善
发扬文化 真理弥光
四海一家 精诚团结
鸢飞鱼跃 凤翥龙翔
鞍山苍苍 吐露洋洋
源远流长 康乐未央
级社
崇基有成立级社的传统,级社由同年度毕业的同学组成,发挥横面的联系作用,曾筹办的活动包括惜别周会及毕业聚餐等,并出版毕业同学录。 [25] [26]
|
|
|
|
|
|
校园设施
礼拜堂
教学/行政大楼



图书馆
- 牟路思怡图书馆:现有藏书以音乐、宗教、教育、体育学、表演艺术及剧场为主。[27]
- 建筑学图书馆:位于综合教学大楼之三楼及四楼,主要为支持建筑学院师生的教学研究工作而设,为建筑学院师生一星期七天、每天24小时开放。[28]
- 音乐图书馆:位于许让成楼三楼,拥有超过一万件收藏。学生可以使用16套音乐组合和播放器。[29]
运动设施
- 岭南体育馆及运动场
- 康乐室
- 网球场
- 足球场
- 篮球场
餐厅
- 众志堂(学生饭堂)
- 教职员联谊会会所(教职员餐厅)
- 兰苑(曾用作崇基学生会会址,今用作餐厅)
学生宿舍
崇基学院现时共有9间10座学生宿舍,为中大四间2000年前成立书院之冠,可容纳学生1,423人。
- 应林堂(男宿,为中文大学历史最悠久的本科生宿舍;原拟于1993年后拆卸重建,但最终计划取消)
- 华连堂(女宿,于1950年代后期建成的第二座学生宿舍,提供98个女生宿位;原拟于1993年后拆卸重建,但最终计划取消)
- 明华堂(男女宿,于1960年代中期建成)
- 神学楼(男女宿,于1969年落成,并于2000年重修及改建)
- 文林堂(男宿,由美国著名建筑师Leo A Daly设计)
- 何善衡夫人宿舍(男女宿)
- 文质堂(女宿)
- 利树培堂(男女宿,2017年5月至8月间曾进行翻新工程;建造时为崇基旧学生宿舍清拆重建计划之接收宿舍,后来计划取消,但仍按计划于1994年建成;地下一单位曾为胡秀英教授生前最后居所,去世后由大学本部注册及考试组用作存放考试用家具至2017年,后改作宿舍活动室)
- 五旬节会楼高座(男女宿,前身为研究院宿舍祖尧堂,1976年3月激活,2001年改作崇基学生宿舍;地下为中大教职员会所,所有人均可在申请会籍后光顾此餐厅)
- 五旬节会楼低座(女宿,前身为研究院宿舍低座,同上)
- 未命名宿舍(工程名称「E计划」,由原教职员宿舍E座重建而成,提供300个宿位,预计2026年落成[30])
此外,崇基学院曾计划在千禧年间兴建一栋新的男女学生宿舍,并由著名建筑师严迅奇设计,原订2001年完工激活,惟最后没有建造,改为将旧研究院宿舍改建成本科生宿舍(五旬节会楼)。
18/19年度宿分通胀事件
根据崇基学院宿委会于2018年5月17日公布的非新生派宿名单[31],下年度宿分持续通胀,本地学生不论男女均需获得36分及以上宿分方可入住宿舍。有同学发现本年度非本地生入宿率竟远超上年,立刻引发连串讨论。有同学统计有关数据,显示下年度派予非本地生的宿位占总宿位数目之56.2%[32],远超本地生。有疑似非本地生于Facebook专页 CC Confession-崇基无秘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挑起战火,引发部分本地生同学强烈不满。 有同学对远居于赤柱、柴湾及屯门等偏远地区仍未能获派宿位大感失望,反而居住于深圳或罗湖的内地学生,仅与香港中文大学相隔五个站,则四年必宿。不少本地生认为宿舍分配制度不完善,并痛斥崇基院方只重视非本地生而漠视本地生同学对宿位的需求,目前为止,崇基院方未有正式回应同学诉求。
- 应林堂
- 华连堂
- 神学楼
- 2017年5月尾-刚搭棚进行翻修的利树培堂夜景
教职员宿舍
教职员宿舍共有4座,分别为:A座、B座、C座及S座。
原教职员宿舍D座及G座已于2018年5月起起永封闭,并于同年11月起拆卸。及后于2022年重建为低座的学生活动中心(龚约翰学生中心)及高座的多功能综合大楼(梁凤仪楼),其中后者设有重置的教职员宿舍设施[33]。而位于大学站A出口对面的教职员宿舍E座已于2023年拆卸,根据重建计划(项目名「E 计划」,Project E),将在原址重建两幢大楼,高座为300个宿位的学生宿舍,低座则用作重置教职员宿舍及增设校友活动中心、空中花园、数码文化多元创意中心等设施,预计2026年底陆续完工[30]。
- 崇基教职员宿舍F座博文苑(图左)及E座 (图右,现已拆卸)
牌楼


崇基学院于1959年在大埔道入口兴建了一座牌楼和一座「至善亭」。崇基牌楼上书「崇基」二字,背面题了校训「止于至善」。牌楼左右楹柱有对联:
崇高惟博爱 本天地立心 无间东西 沟通学术
基础在育才 当海山胜境 有怀胞与 陶铸人群
这对楹联由丘镇英撰,凌道扬题。[34]
2001年,展开扩阔大埔公路入口之工程,由于崇基牌楼的寛度不足,牌楼下的路面只有6米宽,不及法例规定的7.2米,故需拆卸重建。[35] 原来旧牌楼的对联石柱于2003年重新竖立于未圆湖畔的哲径入口处。[36]旧牌楼的校名及校徽组件,则以雕塑形式保留于崇基广场。
在大埔公路崇基学院入口原址,按照原貌拓宽增高重建一座新的崇基牌楼,体积扩大了百份之三十。
校湖


- 未圆湖:湖址原为农田与流水,遥对马鞍山;六十年代末演变为「荷花池」;九十年代中进行美善工程,改建为「未圆湖」。湖取名「未圆」,蕴含「仍未圆满,须继续力求圆满」之意。未圆湖蕴含「二池二桥一径」,二池是指「荷花池」及「养德池」,二桥是指「拱桥」及「曲桥」,一径是指「哲径」。[37]
- 荷花池:以往整个未圆湖都泛称为「荷花池」,现在「荷花池」主要指位于在曲桥两旁种满荷花的水域。
- 养德池:为养鸭池,命名谐声双关,取「临池见duck而思养德」之意。养德之思相对于物化的社会与潮流,有净魂醒心的现实意义。本来有在湖中饲养鸭子,后因禽流感而停止养鸭。
- 拱桥:暗喻人生道路之有起落,安步能通彼岸。
- 曲桥:暗喻人生道路之有曲折,徐行可达彼岸。
- 哲径:未圆湖环湖小径取名「哲径」,提示湖边漫步时可思考人生哲理,思随贤哲之路。入口处保留了旧崇基牌楼的一对楹柱。
- 无忧树:曲桥北端湖畔之圆形小花圃植有佛教圣树「无忧树」,提醒人当以天下忧乐为念。此树象征崇基以基督教为本,同时亦具有包容的精神、开放的态度、求同赏异的襟怀。
- 「止于至善」草坡:在众志堂前的湖边草坡上,用了矮灌木连翘巧植成校训「止于至善」四个大字。
- 狮子亭:全名为九龙中央狮子亭,是一座中国传统的八角亭,红楹绿瓦,由九龙中央狮子会捐建,于1980年6月6日举行揭幕典礼。[38]
雕塑



- 「崇基」二字雕塑 :位于岭南运动场旁边。
- 「五十飞翔」雕塑:位于崇基行政楼广场草坡之上。为纪念崇基建校50周年设立,由崇基的英文简称“CC”构成,造型像飞鸟飞翔,寓意学院继续飞向新的高点。
- 「」字雕塑:位于牟路思怡图书馆旁草地。为纪念崇基建校55周年设立。雕塑「」意味深长,它由三个独立的「人」形雕塑组成,分而显「人」,合而见「(众)」。一方面喻意各个崇基人皆能独当一面,有杰出之成就,另一方面又代表崇基一家亲,各人融洽和谐的意思。[39]
- 「六十智源」雕塑:位于牟路思怡图书馆西侧草坪。为纪念崇基建校60周年设立。旅美艺术家利汉桢教授以涓涓流水穿过六层山石、循环运转、永不停息的概念而设计的巨型雕塑。[40]
其它地标
- 至善亭:位于大埔道入口崇基牌楼旁的巴士候车亭,兴建于1959年,与已拆的旧崇基牌楼一同落成。
- 崇基校友园:位于礼拜堂侧,中大校友径以此为山下之起点,沿途种有多种中药植物,为中大中药园之一部份。
- 凌道扬园:位于崇基校友园内,乃纪念崇基学院第二任院长马料水垦殖者凌道扬博士。此园为其后人所捐建。
- 崇基广场:位于文质堂宿舍外「何草」东端之小型露天舞台,建于2007年,供崇基学生举办文娱、康乐及论坛等活动。台上「崇基」二字及校徽来自崇基大门的旧牌楼。
- 晖社台及「劳动光荣」碑:晖社台是1974年的级社(晖社)在众志堂外兴建的露天剧场,作为送赠崇基学院的毕业礼物,当年的崇基学生会送了一块刻上「劳动光荣」的石碑,以赞扬「晖社」的工作,同时亦表扬劳动阶级对社会的贡献。[51]
- 十三紫薇:学院于2001年在崇基行政楼侧小广场前种植紫薇十三株以为象征,铭记崇基之创立乃继承国内十三间基督教大学的办学使命。[52]
其它设施

- 邓雁玲科学普及教育中心:位于牟路思怡图书馆顶层。中心包括两座小型太阳及行星观测台,提供观日及观星活动;设有一间小型科学博物馆,定期举行科学专题展览及介绍一些科学展品。
- 崇基学院校史文件馆:位于牟路思怡图书馆二楼西翼,馆内分设展览厅和文件保存室。文件馆收藏历年崇基珍贵物品及文献,并举行不同主题的展览。自2014年10月31日开始,该馆设置「培芳植翠道悠扬——崇基校园植树回顾展」,一直至今。
- 谢昭杰室:位于牟路思怡图书馆侧的演讲室
- 宣仁通识教育资源中心:位于牟路思怡图书馆旁,前称综合基本教育数据中心。中心保存之数据报括过去年度崇基通识科目「专题讨论」之学生报告、有关大学教育之论着及报告、大学生活、科际集成、东西方文化、各学科之概观及其他适合通识教育采用的文本数据。另外亦设悠闲读书角,置有大学生读物、兴趣书籍,供同学阅览。
- 云心阁:位于崇基学院行政楼内
- 校友室:位于崇基学院行政楼内,为崇基校友提供聚会和休憩地方
- 庞万伦学生中心:位于众志堂侧,是中大校园内最具规模的学生活动中心。中心设施包括:礼堂、健身室、钢琴室、音乐室、活动室、会议室、演辩室、乐队室及桌球室等。
- 龚约翰学生中心(低座)及梁凤仪楼(高座):合称「崇基学生发展综合大楼」,2022年由原教职员宿舍D座及G座重建而成[53]。整个项目包括约12,800平方呎学生活动空间;当中龚约翰学生中心设有音乐室、活动室、学生会室、会议室及茶饮店等;梁凤仪楼基座则设有可容纳110名观众的李福和朱美琳剧院、健身中心和瑜伽天地,楼上为重置的教职员宿舍。高低座之间建有天桥,前后贯通山下的庞万伦学生中心及蒙民伟工程学大楼连接本部。
- 六艺堂:走读生舍堂,位于庞万伦学生中心3楼。内有不同电脑设备、康乐设施及储物柜等供走读生使用。
- 李冠春堂:位于信和楼3楼的演讲厅
- 利希慎音乐厅:位于利黄瑶璧楼,拥有269座位,由严迅奇负责室内设计,为全亚洲音响效果最佳的音乐厅。音乐厅内设有一座音色与外形极优美的管风琴,由建造风琴逾百年历史的加勒斯 (Klais) 家族的第四代 ─ 菲立‧加勒斯先生 (Mr Philipp Klais) 建造。
- 信息技术服务处用户区:位于伍何曼原楼6楼
- 广泰园:位于岭南运动场旁边的烧烤场
交通
中文大学校巴:
港铁大学站/大学站广场站(路线1A,1B,N,H)(路线2;6A,6B,7(教学日);8(非教学日))
康本国际学术园站(路线3,4)
崇基教学楼站(路线5,6A,6B,7(教学日);8(非教学日));
注释
- 在香港中文大学之九所成员书院之中,只有崇基学院是以「学院」为名,其余八所都以「书院」为名。另外,在中文大学称作「学院」的单位,可以是「书院(英语:)」(只有崇基学院),也可以是「学术学院(英语:)」(例如:医学院,英语:),亦可以是「专业学院(英语:)」(例如:药剂学院,英语:)。
参考文献
- 邢福增. (PDF). 2018年5月.
- . [2018-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 . [2018-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5).
- . [2018-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6).
- 罗颖珊:寻找基督教大学精神──由崇基礼堂十三校徽说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时代论坛 2016-01-30
- 崇基学院. . 香港. : 13–14 [2018-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 . [2018-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 (PDF).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4-16).
- . [2018-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 . [2018-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 . [2018-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 . [2018-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 . [2018-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30).
- . [2018-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 . [2018-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8).
- . 时代论坛. 2017-08-25 [2018-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0).
- . [2018-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 . [2018-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 . 苹果日报. 2007-12-28 [2021-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1).
- . ol.mingpao.com. 2007-12-28 [201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中文(香港)).
- . cyxxg.com. 2008-05-22 [201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3) (中文(简体)).
- . 苹果日报. 2021-03-05 [2021-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1).
- . [2018-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4).
- . [2018-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2).
- (PDF). [2018-01-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17).
- . [2018-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 . [2018-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 . [2018-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5).
- 崇基学院拓展及校友事务处.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8).
- (PDF). [2018-05-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2-24).
- . [2018-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3).
- . [2018-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0).
- . [2018-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 吐露港畔:崇基牌楼,再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文汇报, 2001-05-11
- . [2018-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 . [2018-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 狮子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中大百宝箱面书
-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崇基学院55周年校庆>
- 「六十智源」雕塑揭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崇基校友, 2011年12月号
- 中大崇基学院六十五周年志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中文新闻稿, 2016-11-06
- 中大劳思光铜像揭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苹果日报, 2017-05-26
- 陈嘉铭:从对峙到凋零-记民主女神像事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中大五十年
- 新民主女神,中大新地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苹果日报, 2010-06-06
- . 立场新闻. 2021-12-24 [2021-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4).
- 凌逸德. . 香港01. 2021-12-24 [2021-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4).
- . 端传媒. 2021-12-24 [2021-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4).
- . RTHK新闻. 2021-12-24 [2021-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5).
- 白影. . 2021-12-24 [2021-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4).
- . 自由亚洲电台. 2021-12-27 [2021-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7).
- 中大群像聚首一代一故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大学线月刊, 2010年11月
- .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2).
- . [2018-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