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刺

峨嵋刺是一种传统中国武术器械,属于双器械[1]

概述

峨嵋刺一般为铁制,长约30厘米[1]。它们是一对用来防身的有着锋利尖端的金属棒,通常会安装上一个让手指插入的环[2],以便能够旋转并精巧地操纵。

据说峨嵋刺是由峨嵋山的道长所创,被当成一种武术器械一直到今天,但此说缺乏文献根据[2]。另一说是由古代水战用的兵器峨嵋针演变而成。[1][2]

峨嵋刺与判官笔相似[2],使用了张开手掌的技术。

使用这种武器的总体思想是用旋转刀身来迷惑对手从而分散其注意力,以便能靠得足够近来刺伤他。也可能先隐匿起来然后发起突然袭击。

古典文化

侠义小说《三侠五义》中,五鼠之一的「翻江鼠」蒋平擅长的兵器名为「分水峨嵋刺」。[2]

流行文化

在一些现代流行文化作品中,亦有角色以峨嵋刺为武器。

参考文献

  1. 陈秀龙. . 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编撰委员会 (编). .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 1998: 164. ISBN 7-5000-6087-4 (中文(中国大陆)).
  2. 司马麤. . 香港01. 2018-08-01 [2023-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8) (中文(香港)).
  3. 张国基. . 香港01. 2021-12-31 [2023-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8) (中文(香港)).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