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链
岛链(英语:)是由美国前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在1951年冷战时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特定概念,它既有地理上的含义,又有政治与军事上的内容,其用途是围堵以及对苏联、中国大陆等共产主义国家形成围堵,为西太平洋一系列岛屿的统称。
地理位置
东亚岛弧在地理上是地球上绵延最长的一串火山岛屿,自北而南包括下列岛屿:[1]
形成原因是因为欧亚板块及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所致。[1]由于位处两块板块之间,因此东亚岛弧也是全球主要的地震带之一,分布了许多火山与火山群。[2]
第一岛链

战略价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期间,美军将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曾将位于第一岛链中点的台湾誉为「不沉的航空母舰」[4],同时毛泽东发动了针对台湾的一连串作战但铩羽而归。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初期试图突破美军在第一岛链上的包围网,但由于美国第七舰队和台湾方面所占据的军事优势,中华人民共和国籍船长达三十年无法在大陆南北港口间通行。196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以绕行太平洋的方式,打通南北航线。1979年,才在台湾海峡复航。
冷战期间,美国的艾森豪总统于朝鲜战争后,与台湾签订《中美共同防御条约》(现已中止)正式将台湾纳入第一岛链中,美国为阻止共产党势力扩张,而在亚洲东部岛屿协助创建反共的政权,同时提供军力以及其他各种形式上的援助,包含美军的直接进驻。
台湾与菲律宾的国防在第一岛链上最为脆弱(台湾没有正式的国际地位,菲律宾军事力量较弱),加上一连串的政治经济外交因素,近20年来国防疲弱不振,加上其他东南亚地区经济依赖中国越来越深,使得中国方面得以找到突破口渗透,引来美国、日韩澳等国顾忌,因此中美两国在第一岛链上仍维持着「恐怖平衡」的状态。
日本
1874年,日本于出征台湾之前,聘用李仙得为外交顾问,参与制定征服台湾的计划,他向日本政府进言:「除非将北自『桦太岛』、南至『台湾』的一连串列岛加以占有,把『中国大陆』以半月形势包围,再以『朝鲜』与『满州』兼持立足点,否则不足以保障帝国之安全、制御东亚」。这个说法被可说是岛链策略的前身。
日本内阁批准的防卫白皮书强调「中国海军威胁」。在日本有关中国海军活动频繁的报导中,不少都提到了太平洋「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中国海军的动向也往往与突破岛链联系起来。
香港《亚洲周刊》2009年7月发表文章称,日本通过在与那国岛驻军的方式将军力向中国推进500公里,不但强化了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完善了对中国军事围堵的第一岛链,而且也为在与中国可能的冲突中「先发制人」做好了准备。[5]
对于日本警惕中国突破「第一岛链」,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孟祥青教授2009年7月19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日本对中国走向海洋确有不适感,因为日本是传统岛国,狭隘的岛民心态在这种不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6]
日本问题专家高洪认为,所谓岛链是美日同盟体制下围堵中国的一种战略谋划,第一岛链就是希望阻止中国走向深水。这是一种传统安全下的考虑,在和平时期中国可以按照国际惯例、海洋法公约中的相关规定“无害通过”。[6]但是在战时中国是否可以突破第一岛链,尚待证实。[3]
太平洋锁链
198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改革开放,1990年代壮大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由大陆逐步走向海洋,中国的海岸线绵长,共12300英里,拥有约7100多个岛屿,潜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战略亦极为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权论急于迈向太平洋,势必与美、日两国发生严重冲突,而台湾的地理位置又被赋予新的战略价值,美国官员又开始倡导新世纪的「围堵中国政策」。
西太平洋是美国目前在亚洲战略部署的重点,而它所要围困的主要目标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其次为俄罗斯、朝鲜,这条锁链是以太平洋上的第一岛链为基础,东起靠近北极的阿留申群岛,日本四岛,韩国是这条锁链的中心,而台湾和关岛则是中轴,其一直延伸至东南亚中南半岛的新加坡、菲律宾群岛以及印度尼西亚等。[7]
参考文献
- 陈晓丹. . 青苹果数据中心. 26 November 2013: 449. GGKEY:GKCA9XDTD85.
- . 中华百科全书. [2015-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 Zhiguo Kong. . Springer. 2016-10-25: 53. ISBN 978-981-10-1786-5.
- . 《外交家》杂志. 2011-03-08 [2017-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9).(英文)
- 毛峰. . 《亚洲周刊》. Vol. 第23卷 no. 28期. 2009年7月19日 [2017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月16日). 文章摘要如下:日本防卫省表示,日本将向处于最西端的与那国岛派驻一支陆军部队,以加强对被喻为日本西南边防“重镇”及其钓鱼岛等西南岛屿的保卫。这项派兵 屯守计划,作为“国家西南防御部署的重要一环”,将被列入未来五年的“新防卫计划大纲”。据日本军方消息人士透露,首批派驻部队隶属于驻守在冲绳那霸的陆 上自卫队第一混合旅团,规模不是很大,官兵人数大概有50人左右。作为一支离岛特殊连队主要分为雷达侦察和音声监听两个班,其主要职责是加强对尖阁诸岛及 其附近海域的监视与情报收集。而选择驻军与那国岛,除了它与钓鱼岛近,只有约170公里外,还有岛内具有跑道长2000米的机场,遇到“钓鱼岛有事”等紧 急情况,可以迅速空运支持军力和随时起降被称为“潜艇杀手”的新锐P3C反潜攻击机。另外,与那国岛正在扩建的港口将来也能停靠军舰等,而邻近的先岛群岛 业已完成了补给基地建设。因此,与那国岛事实上将成为日本进一步控制钓鱼岛,应对西南岛屿有事的第一前哨阵地,也意味着日本在军事战略南移中,进一步强化了从九州岛岛南线至琉球群岛西南线的第一岛链的驻军布防。
- . 中评社. 2009年7月20日 [2017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月16日).
孟祥青教授认为,「日本民众认为日本历史上是海洋国家,而中国是大陆国家,这种观点本身就是错误,因为中国是陆海兼备的国家——地面上,中国背陆面海;历史上,郑和下西洋,以及2500年前中国渔民远赴南海都证明中国是陆海兼备国家。只是由于封建政权闭关锁国,以及帝国主义长期封锁,所以才造成中国貌似「陆地国家」。中国走向海洋,恢复陆海兼备国家其实是历史必然。」
- 拉长岛链 美拉拢印度围堵中国《苹果日报》2012年04月20日